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人間佛教研究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宋滌姬高雄報導 星雲大師畢生推動人間佛教,改變了傳統佛教鬼神化、山林化、寺院化、消極避世的形象,發揮出指導人生、積極入世關懷的宗教功能。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已成為學者研究、關注的議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將在今年展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高峰論壇,從3月起,每個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時間)線上播出。首場論壇將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一書作深入探討。邀請本書作者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院長程恭讓教授主講,西北大學哲.....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具有重大的影響與啟發。 與談人永富法師,現任香港佛光道場住持,同時也是港澳深總住持。在佛光山經歷佛光山叢林學院學部主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佛光山梵唄讚誦團團長、以及各寺院住持等職。永富法師熱心佛教教育,擅長講經說法、戒會儀軌、淨土法門,尤其梵唄唱誦、音聲美好,度眾無數。 另一位與談人龔隽教授,現任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對中國佛教思想史及中國哲學史有很深造詣。龔教授在禪宗思想史、《大乘起信論》研究、佛教哲學等方面的著述非常豐富,對於人間佛教的發展與研究尤為關注。 這場論壇將探討「《維摩詰經》的思想特點」、「對佛教思想、修行,及佛教發展.....
5月1日「般若心經的空有觀」線上播出
經》的思想內容,以及如何運用《心經》來解脫煩惱,讓生活幸福,生死自在安然。 主講人慧知法師,是佛光山優秀中青代的代表,師範大學體育哲學碩士。曾任三好體協擔任秘書長,推動體育弘法;同時也負責佛光山海內外寺院的建築,其中,佛光山藏經樓的建設,由星雲大師的指導,慧知法師執行,以經典的智慧來與實務印證,踐行佛法,對於《心經》有深刻的體悟。 另一位主講人:佛光大學郭朝順教授,專長天台宗哲學、華嚴宗哲學、佛教詮釋學、佛教文化哲學。對於學術研究、教學、辦學都充滿了熱誠,是一位受到同事、學生愛戴的學者。 這兩位解行並重的主講者將從經典理論與實際事例,帶領大眾深入《般若心經》的堂奧,精彩可期,敬請關注「人間佛教.....
6月1日「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線上播出
修行」、「八識與無我的關係」、「星雲大師的無我觀」等面向,破除世間幻象的迷惑,放下人我的虛妄分別,體會空有不二、真空妙有的生命哲理。 主講人佛光山大陸地區都監妙士法師,自小在佛門成長,歷經佛光會社團、寺院住持弘法。在大陸弘法二十餘年,承擔建設佛光祖庭大覺寺的重任,在星雲大師的指導下,將大覺寺建設成鳥語花香的歡喜淨土,供養人間社會。 另一位主講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專長唯識思想、部派佛教、佛學日文、梵文。陳一標教授本來就讀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後來人生大轉彎,專攻哲學、佛學。 兩位主講者將從理論與實際事例,讓大眾理解心識的運作,掌握自己的起心動念,體認生命的無限。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
9月1日穿越古今的「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教授段玉明穿越古今,為大家導賞自佛陀時代至今佛教建築制式及弘法內涵的演變。 段玉明同時是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攻中國古代歷史、宗教歷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寺廟與中國文化》、《中國寺廟文化論》等,對寺院文化演變有深入研究,故將藉著對佛光山道場建設的考察,分析人間佛教道場建設未來可能的走向。 慧知法師是佛光山中青代的優秀代表,負責佛光山海內外寺院建築,曾在星雲大師親自指導下建成佛光山藏經樓,深諳佛光山寺院道場空間規劃的理念,對弘法功能具有甚大的影響。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的推出,使大眾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仍可聽經聞法,以正知正見對抗逆境,是疫情時代最佳的心藥方。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
【論壇預告】 12月1日人間佛教的淨土觀
勒信仰研究》等,對佛教文獻有深入研究,藉由經典的梳理,分析淨土思想的過去與現在意涵。覺居法師也是佛光山台中惠中寺的住持,二十年前,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時,覺居法師全心全意投入賑災的工作,並積極的透過主持寺院舉辦各種文教弘法活動,為人慈悲隨和,此次將以自身的弘法經歷說明如何建設人間淨土。 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模式,「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使大眾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繼續聽經聞法,以正知正見累積正能量,是對抗逆境的最佳心靈藥方。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此系列課程於於youtube及Zoom平台同步播出,期待藉由雲端的平台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帶領社會大眾,從學術的視角到修行的實.....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上海星雲文教館登場
情、真誠和負責的態度,面對此次研究過程。 妙凡法師表示,人間佛教就是正信的佛教,是回到佛陀本懷的信仰,也帶來星雲大師對大家的關心,以對治百法的書法內容,鼓勵大家精進、努力。並提及在佛教史上,只要建一間寺院就是高僧大德;星雲大師則建了近300所寺院,並推動各項文化、教育、慈善、弘法活動,可謂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一人。 10日共有6位學者發表開題報告,南京大學的張文婷從《貧僧有話要說》一書入手,談論星雲大師關於人間佛教的未來展望;Paris-Sorbonne的陳美美,以星雲大師作品《釋迦牟尼佛傳》中的語言文學價值,探討佛教與文學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的吳小安,從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入手.....
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歷,希望大家能夠關心時事,保持平常心、獨立思考、從容應對。 最後,由主辦單位代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辭。法師對大陸的疫情表示了關心。並說道,由於疫情影響了論壇原本要在人間佛教祖庭宜興大覺寺院舉辦的計畫,所以希望大家以後有機會能夠再次歡聚佛光道場。為增進大家對人間佛教的瞭解,妙凡法師還為大家播放了一段影片,介紹了近現代以來人間佛教的發展狀況和星雲大師的重要成就,並感謝大家共同參與本次的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開幕式線上上集體合影留念後圓滿結束。 據悉,此次論壇為期兩天,共安排開幕式、7場論文發表會和1場主題論壇,以及綜合座談暨閉幕式。最後,預祝「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取.....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鑒。認為青年星雲為弘揚人間佛教思想,積極吸收日本佛教文教事業的優長,同時,也在寫作動機中不無回應日本佛教衝擊的心態。 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王倩報告的題目是《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研究——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文章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分析了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她認為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不僅是僧眾修行的道場,更是面向大眾開放的公共場威,其既符合宗教神聖性的要求,又是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空間,是人間佛教理念與寺院空間形態的完美結合,展現了宗教場所空間設計的多元化理念。 佛光祖庭大覺寺職事知聞法師報告的題目是《星雲大師大陸弘法從藍圖到實踐——以佛光祖.....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第三刷出版 促進國際弘法
佛學的人士,透過學習人間佛教辭彙,進一步了解人間佛教思想。 內容豐富:收錄逾5,000筆中英對照人間佛教常用詞彙,有助人間佛教英語譯者和弘法者國際弘法。 詞彙多元:20大類人間佛教詞彙,包含佛教名相、寺院單位、佛光山教團專有名詞、星雲大師一筆字等類別,可運用於不同面向的佛學翻譯、英語佛學課程、講座、文宣等。 檢索簡易:漢語排音、漢字筆畫索引,令漢語使用者無論程度皆能輕鬆運用,快速查找詞彙,加速翻譯效率,協助有志以英語弘法的人士加強佛學英語能力,亦能幫助正在學習中文的讀者查找中文文章及佛學名相的英文對照,同時學習外語和佛法。 數位查詢:隨書附贈數位版詞彙檢索庫,可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隨時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