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10/1線上開講《勝鬘經》的佛性觀
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北京出生,為中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士以及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埃德伍玆分校企業管理碩士,擅長青年教育、情緒管理、親子關係及溝通,弘法足跡遍及各級學校。 程恭讓教授現為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院長,多年來致力推動兩岸佛教文化交流與人間佛教研究,著作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為中心》等重要學術著作。 「勝鬘經的佛性觀」為「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的第8堂課,此課程透過不同的網路平臺,讓全球各地人士透過同步學習佛教經典的要旨。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10月1日將講說「勝鬘經的佛性觀」,邀.....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進行對談。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官網 人間社 心曇 高雄報導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五堂課「人間佛教的菩薩觀」,將於7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與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進行對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持人。 著有《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研究》、《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及《慈悲喜捨:佛教菩薩觀》等專著的李利安教授將圍繞中國觀音信仰的體系,剖析涵蓋半個亞洲的觀音信仰,其歷史發展演變、蘊藏的文化結構,並依.....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官網 新聞來源: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你想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畫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4堂課「人間佛教的佛陀觀」,將於6月1日晚上19時30分至20時30分播出,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與香港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廣興教授進行對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持人。 星雲大師在《釋迦牟尼佛傳》裡談到,一個宗教的教主,他的思想、觀念、言行,代表他所傳播的信仰,唯有正確的認識佛陀,才能夠正確的理解佛教。 因此,廣興將依據漢傳佛教的《阿含經》及南傳佛教的《.....
人間佛教的般若觀 5月1日中英文首播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官網 人間社 心曇 高雄報導 人間佛教的般若觀 5月1日中英文首播 test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三堂課「人間佛教的般若觀」將於台灣時間5月1日中午11時;美國PDT時間4月30日晚上8時播出,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對談,依據〈《大般若經》中的菩薩思想〉,探討般若經典中「菩薩」的意義,而妙光法師將從佛光山的實踐面和經驗觀點來提供回應。 本堂課最大特色是,連同擔任主持的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在內,1小時.....
9月1日穿越古今的「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究院提供 人間社 心曇 高雄報導 9月1日穿越古今的「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開創疫情時代弘法新模式,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自今年3月推出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將於9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第七堂課「人間佛教的建築觀」,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與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研究所教授段玉明穿越古今,為大家導賞自佛陀時代至今佛教建築制式及弘法內涵的演變。 段玉明同時是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攻中國古代歷史、宗教歷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寺廟與中國文化》、《中國寺廟文化論》等,對寺院文化.....
8月1日共同探索人間佛教的制度觀
金玉教授進行對談。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 心曇 高雄報導 8月1日共同探索人間佛教的制度觀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六堂課「人間佛教的制度觀」,將於8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金玉進行對談,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 溫金玉受聘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主要研究範圍為中國佛教倫理及制度,其代表著作為《四分律釋譯》。他將依星雲大師的《僧事百講.道場行事》為中心,從佛陀制戒的理念,探討人間佛教的制度特色。 慧傳法師則將.....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人間佛教思想第九堂課 9月1日線上播出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人間佛教思想第九堂課 9月1日線上播出 宋滌姬高雄報導 您想知道星雲大師的人格特質與其所樹立的典範價值嗎?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所著《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以專書探討這個議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將於9月1日線上播出的第七堂課,邀請陳劍鍠教授教授主講這本書的研究成果,顧偉康教授擔任論壇的主持及與談人。.....
【懷念星雲大師】第四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7月1日登場
》、《佛光菜根譚》、《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迷悟之間》、《八大人覺經十講》五部書作研究。提出「大乘菩薩道的根本精神就是般若智與菩提心」、「大師的著作彰顯他事業成就的行動哲學」、「大師的思想能印證佛陀教法的應世智慧」等精闢見解。讓讀者迅速掌握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的特色與重心,以此來反觀覺照,進行自我的生命功課。 這次課程邀請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林素玟教授主持。探討四大問題:「星雲大師《往事百語》中,所蘊含的哲學內涵與意義」、「如何從個人體驗性的述解方式,來探究大師的工夫心法?」、「如何透過對六度加以有序論證,建構大師工夫心法的理論體系?」、「為何獨標般若智與菩提心作為大師工夫心法的探.....
【懷念星雲大師】第四堂課「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6月1日登場
四教儀釋譯》、《天臺小止觀》、《課堂上的摩訶止觀》等專書。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一書,融會古今諸家觀點的精要,探討星雲大師各種弘法事業的實踐,其背後所蘊含的理論教義,顯現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行思想的特色。主要秉持人間佛教的精神來解說《法華經》,分成前後兩篇。闡述:「《法華經》思想教義實踐之研究」、「《法華經》與人間佛教之關聯性」、「《法華經》的成立價值」、「人間佛教菩薩道理論依據」。 本書具有四大亮點:「以現代教義對應傳統經教」、「彰顯佛陀一代時教應世關懷之亙通古今」、「闡述人間佛教菩薩道的理論依據」、「研究與教學並重,思想與實踐合一」。 這堂課程將探討四大問題:「人間佛教思想如何貫穿.....
《華嚴經》的圓融觀 12月1日線上開講
本,內容揭示「一真法界」、「圓融無礙」的境界,並指出成佛之道,信、解、行、證的歷程,因此有「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的說法。 主持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推動兩岸、全球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主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論文》等相關內容,以及策劃傳播人間佛教相關論壇、講座。 主講者如常法師是佛陀紀念館館長,也是《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總主編,佛光山南華大學副教授。佛陀紀念館從無到有的建設,都是星雲大師親自帶著他執行、落實,如常法師將在這場講座中,分享星雲大師如何透過佛陀紀念館建設和傳播,體現人間佛教的精神理念。 另一位主講者邱高興教授,是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