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宋滌姬高雄報導 星雲大師畢生推動人間佛教,改變了傳統佛教鬼神化、山林化、寺院化、消極避世的形象,發揮出指導人生、積極入世關懷的宗教功能。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已成為學者研究、關注的議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將在今年展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高峰論壇,從3月起,每個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時間)線上播出。首場論壇將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一書作深入探討。邀請本書作者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院長程恭讓教授主講,西北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主持。 《星.....
7月1日「《阿含經》的修行觀」線上播出
《阿含經》是佛門最早結集的經典,既是三乘共法,亦是人間共學、共修、共行之法。「阿含」意指:傳承佛陀教法的聖典。北傳的《阿含經》有四部:《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內容包含世界觀、人生觀、修行實踐的方法綱目等。從灑掃應對進退,到孝養父母,到對治貪瞋痴三毒,都包含在《阿含經》的內容中。閱讀《阿含經》,就會感受到佛陀在身邊諄諄教誨,不曾遠離。 主講人慧讓法師,現任佛光山宗務委員、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畢業於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擔任會計師,後來調派美國任職。在佛光山休士頓中美寺遇見佛法,發心做義工,而後毅然而然放下高薪、走入佛門,加入人間佛教弘法者的行列。 另一位主講者陳.....
9月1日「《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線上播出
平等觀」。由佛光山惠中寺監院如瑄法師主持,佛光山歐洲教區總住持覺容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李芝瑩教授主講。 《妙慧童女經》出自《大寶積經》第九十八卷,經文敘述妙慧童女的故事。妙慧八歲時,向佛陀提出十個攸關人生修行的大哉問。佛陀針對每一問,各說四種方法成就。星雲大師說:「這部《妙慧童女經》,我們可以視為:佛為『英雄出少年』的年輕人而說,為女性生起希有勇猛之心而說,為追求富足與安樂的眾生而說,更是為眾生的生權、平等和解脫而說。」 主講者覺容法師,現任佛光山歐洲教區總住持,為人處事不慍不火,條理分明,曾擔任佛光山傳燈會執行長,善於協調溝通人事,也曾擔任宗務堂執行長,協助宗長處理佛光山各項決策,星雲大師讚.....
6月1日「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線上播出
重任,在星雲大師的指導下,將大覺寺建設成鳥語花香的歡喜淨土,供養人間社會。 另一位主講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專長唯識思想、部派佛教、佛學日文、梵文。陳一標教授本來就讀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後來人生大轉彎,專攻哲學、佛學。 兩位主講者將從理論與實際事例,讓大眾理解心識的運作,掌握自己的起心動念,體認生命的無限。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6月1日晚上7:30首播「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四堂:「八識講話的無我觀」。 您想轉識成智嗎?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6月1日晚上7:30開播第四堂課:「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由佛光山大陸地區都監妙士法師、佛光大學.....
3月1日首播「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話》、《阿含經》、《法華經》、《妙慧童女經》、《勝鬘經》、《維摩詰經》、《華嚴經》,透過佛光山法師和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對談,傳達各部經典思想精華的智慧結晶,希望帶領人們以佛法智慧應對變局,順利營造精采人生。系列論壇從3月起每月1日晚上7:30-8:30播出,歡迎上線收看,深入經藏,汲取如海智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在2021年成功推出「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學者與行者的線上論壇之後,佳評如潮,創下全球五大洲近20萬人線上聽經聞法的佳績。2022年將繼續推出以探討佛教經典為主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線上課程。 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10月1日人間佛教生死觀 出生入死好自在
研究生死學的專家,無論是課堂講學或是一般開示,皆能深入淺出地講述面對生死的正確態度,啟發大眾經營永續的生命。曾因罹癌而經歷過瀕死體驗的趙翠慧檀講師,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如何勇敢地面對病痛,依舊熱愛生命的人生態度。兩位講者圍繞「生死」的幽默對談,帶領大眾認識「生命不死」的信念,從而不憂不懼地面對生死,熱愛生活的人生觀。 自3月1日首播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以論壇方式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目前已陸續播出人間佛教的「修行觀」、「教義觀」、「般若觀」、「佛陀觀」、「菩薩觀」、「制度觀」及「建築觀」,於兩岸三地、歐、美、澳、非等地掀起線上學佛的熱潮。觀眾可前往You.....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上海星雲文教館登場
自此與佛光山和星雲大師結緣;滿蓮法師說,其實在佛光山出家是一種福報,親屬的去世,讓她不解生命究竟是什麼。從學佛到出家的11年間,滿蓮法師認識到佛教是生命的教育,因而選擇出家來弘法利生;妙凡法師則認為,人生一定要有信仰,一個好的信仰會成熟和莊嚴我們的生命,正確的信仰不應給人恐懼和害怕,正是佛光山的光明與開闊,促使他出家,學習兼善天下,自利利他。 隨後的論壇中,滿蓮法師分享,隨緣是件很美的事情,凡事積極努力去做,結果隨緣就好。人間佛教在推動的過程中並沒有世俗化,人間佛教是為了淨化社會。佛光山對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讓他們可以安心辦道,不會因現代化而忽略教團應有的規矩。此外,滿蓮法師也藉由早前在香港弘法.....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教幸福指數心理學研究—基於「四給」的考察〉,以人類學的方法調研發現,佛光青年的「四給」認同度與參與度愈高,主觀幸福感愈高,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幸福觀是成立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建設五和人生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北京大學碩士生汪康的〈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選擇將星雲大師講述慈悲的代表篇目〈佛教的慈悲主義〉與隋代高僧淨影慧遠的名作《大乘義章》中關於四無量心的部分進行對比,以顯示前者鮮明的人間佛教特色。西北大學碩士生鄭為〈《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性觀與人間佛教女性觀對比研究〉,以《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為立足點,從女性的生理本質、社會角色、宗教生活等幾方面來探討早期佛教的女.....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雙修,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竭盡構思線上佛法課程,繼2021年「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的推出,獲得世界各地觀眾的熱烈回響,2022年再度規劃「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線上系列課程,透過佛說經教的義理探討,尋找人生的真諦和實踐的方向,也讓大眾的「聞、思、修」慧,不受世界劇變的時空隔離。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依循「思想十堂課」的方式,由佛光山法師和學用專精的學者進行對談,主題分別從「解脫觀」、「無住觀」、「空有觀」、「無我觀」、「修行觀」、「善巧方便觀」、「平等觀」、「佛性觀」、「不二觀」、「圓融觀」的角度展開,以經典為探尋依據,串融世出與世入的觀點,提供給大眾圓滿自在的普世生活價值觀。 綜觀各主題所依.....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tephen Hill以「與無常共生‧通向積極未來的道路」為題,舉出親身經歷與生活實例,述說面對財富不均、社交媒體衍生出的種種問題,並道出愛與同理心的重要,要學會觀無常、勇於面對死亡,以接受與感激面對人生,從人間佛教、禪修中獲得安心、平安,並跨越無常。最後分享大師對無常的教誨,點出因為無常讓人珍惜擁有、珍惜因緣、珍惜關係,因此應該感謝無常。 心保和尚於會前接見國際學者時表示,人間需要佛法,佛法也在人間,佛教講因緣,所以在人世間有了佛法的慈悲與智慧,相信對於世界的未來可以充滿希望,談及大師提倡三好運動,期望「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透過大家好的念頭與想法,世界會愈來愈和諧。 「第十屆人間佛教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