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形式的造像極為豐 富。與漢傳佛教觀音信仰不同的是,藏傳佛教觀音信仰以各種真言、 印契和與之相關的觀想等宗教義理與規範為主體,所以,儘管在觀音 信仰的基本理論上,與漢傳佛教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由於實踐體系 的不同,以致在造像、儀軌及具體修持方法等許多方面都產生了重要 的區別。 除了以上兩種正規佛教的觀音信仰體系之外,在中國漢族地區, 由於受特有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印度大乘佛教觀音信仰以 及中國漢傳佛教觀音信仰中的許多成分被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程度 不同的調整與改造,從而形成了既有別於印度佛教和藏傳佛教觀音信 仰體系,也有別於漢傳佛教觀音信仰體系的中國民間觀音信仰體系。.....
進而保存人間佛教弘法史料,並儲備人間佛教研究師資,茲受理國內外各大學或獨立 研究機構之研究型學者來本院進行專題研究,特訂定本辦法。 二、研究範圍 歡迎從不同主題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國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
4月1日「金剛經的無住觀」線上播出
遺。 李四龍教授專長於中國佛教史、中國佛教哲學,長期關注佛教在世界各地的發展,並有《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學術形象與佛教源流》、《美國佛教──亞洲佛教在西方社會的傳播與轉型》等著作,是一位重視理論與實踐並行的人文學者。 對於《金剛經》的無住觀,要如何才能解行相應,透過二位主講人的對談,將會有精彩的實證體悟分享和學理剖析,精進道業的法緣大眾,屆時敬請準時收看。 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二場,將於4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時間)開播,由佛光山星馬泰印教區總住持、國際佛光會副秘書長覺誠法師,與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李四龍教授主講,並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4月1日線上開講
人間佛教之路」。這堂課將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主講,主持兼與談人為佛光大學專案助理教授簡瑞瑤。 青年時期的星雲大師研究,不僅是研究星雲大師及佛光山教團的重要領域,也是研究現代人間佛教整體理論與實踐的核心課題。闞教授透過田野調查,以第一手的資料,將星雲大師在青年時期在宜蘭的弘法歷程以及創新思惟,運用文字、相片與圖表,清晰地呈現在《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一書中。對於理解佛光山人間佛教「性格」形成,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依時間軸,將星雲大師青年時期弘化的過程分成四大主題:「1939至1949年,大陸時期青年星雲佛教改革思想形成的過程」、「1949至1952年,青年星雲.....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非常豐富,對於人間佛教的發展與研究尤為關注。 這場論壇將探討「《維摩詰經》的思想特點」、「對佛教思想、修行,及佛教發展的影響」、「對《維摩詰經》不二法門的理解、體會」、「星雲大師對《維摩詰經》的體現與實踐」等面向。從理論與實務來認識「《維摩經》的不二觀」。敬請關注11月1日晚上7時30分首播「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九堂:「《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myRh6h7fmdM 想瞭解什麼是「不二法門」嗎?您一定不能錯過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11月1日晚上7時30分將開播的第九堂課:「《維摩詰經.....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線上論壇3月1日開播
3月1日起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為您解開疑惑!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線上課程,將於2021年3月起以論壇方式首播,邀請法師及學者、專家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每月1日晚上19:30-20:30播出,課程主軸為當代人心思潮,帶領大眾深入佛法堂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藏經樓是佛光山人間佛教思想的重鎮,所以星雲大師於此設有人間佛教研究院,作為推動21世紀人間佛教思想的中心,繼往開來地為當代佛教留下歷史的見證。 「線上論壇將從學術的視角,帶領大眾深入淺出地認識佛陀的本懷。」妙凡法師指出,議題有人間佛教的修行觀、教義觀、般若觀、佛陀觀、.....
人間佛教的教義觀 4月1日播出
根本原因。 3月1日的第一堂「人間佛教的修行觀」,首播即掀起熱潮,一周內觀眾累計萬餘人次,遍及兩岸三地與歐、美、澳、非。此線上弘法新模式,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以論壇方式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每月1日晚上19:30-20:30進行不同主題的論壇,掀起人間佛教的新旋風,不容錯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藏經樓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所在地,旨在研究、教學、傳播人間佛教思想,此次線上論壇將從學術的視角,帶領大眾深入淺出認識佛陀的本懷。 課程議題依序為探討人間佛教的修行觀、教義觀、般若觀、佛陀觀、菩薩觀、制度觀、建築觀、生死觀、念佛觀、淨土觀,提供社會大眾認識理解人間佛教.....
7月1日「《阿含經》的修行觀」線上播出
佛門最早結集的經典,既是三乘共法,亦是人間共學、共修、共行之法。「阿含」意指:傳承佛陀教法的聖典。北傳的《阿含經》有四部:《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內容包含世界觀、人生觀、修行實踐的方法綱目等。從灑掃應對進退,到孝養父母,到對治貪瞋痴三毒,都包含在《阿含經》的內容中。閱讀《阿含經》,就會感受到佛陀在身邊諄諄教誨,不曾遠離。 主講人慧讓法師,現任佛光山宗務委員、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畢業於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擔任會計師,後來調派美國任職。在佛光山休士頓中美寺遇見佛法,發心做義工,而後毅然而然放下高薪、走入佛門,加入人間佛教弘法者的行列。 另一位主講者陳永革教授,現.....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半個亞洲的觀音信仰,其歷史發展演變、蘊藏的文化結構,並依據《法華經》、《華嚴經》等內容,介紹觀音信仰的各種不同形態。 覺培法師則強調「菩薩道」是一條覺悟有情的修行之路,而人間佛教的菩薩觀,必須在生活中實踐、印證,調伏剛強難化的各種習氣煩惱。就如星雲大師開創佛光山及佛光會,奮鬥一生,將佛教帶入五大洲,正是以菩薩願力,帶來今日佛教國際化之成就,這就是大眾修行菩薩道的楷模。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以線上論壇方式進行,每月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進行異地連線,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讓大眾可以突破疫情的隔離,超越時空同堂共修,以學佛的新模式,為浮躁的社會人心注入正能量。自3月1日開播至今,已先.....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的認識佛陀,才能夠正確的理解佛教。 因此,廣興將依據漢傳佛教的《阿含經》及南傳佛教的《尼柯耶》,分析佛陀在種姓制度、階級森嚴的社會,如何帶領弟子走出一條反對神力,不搞個人崇拜,以及重視平等、自由思惟、實踐佛法的領導風格。此外,也是《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主編的如常法師,將分享在星雲大師指導下,參與佛陀紀念館從規劃、執行到落實運作的歷程,以及暢談在大師身上所體會到的人間佛教的理念與精神。 從3月1日開播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已先後播出「人間佛教的修行觀」、「人間佛教的教義觀」、「人間佛教的般若觀」,觀眾遍及兩岸三地、歐、美、澳、非等地。妙凡法師表示,藏經樓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所在地,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