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6《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Zoom及Youtube線上同步播出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6《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講題: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日 期: 8月1日(二) 晚上 7:30~8:30 主講人: 黃國清教授/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 主持人: 侯坤宏教授/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 加入 Zoom 會議 https://reurl.cc/2Woq94 會議 ID:852 2740 1773 密碼:123456 YouTube 同步線上播出 :https.....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4《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ube 同步線上播出 :https://reurl.cc/1eEj5D 人間佛教是20世紀佛教興起的新氣象,星雲大師所提倡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普遍為人所關注。本論壇試圖從人間佛教的理念,與紀元前後出現的《法華經》,在思想教義上找出其相契之處。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3年度(第八屆)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
/events/00.docx /news-event/downloads/events/01.docx 2023年度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申請書 一、文化背景 人間佛教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全面轉型背景下出現的一種佛教新氣象,已經受到政、教、學、商等各界人士的廣泛支持和關注。中國佛教協會章程將宣導和踐行人間佛教作為該會宗旨之一,學術界也湧現出大量人間佛教的研究成果,中國佛教協會還成立了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每年召開以人間佛教及相關問題為主題的人間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也有多個有關人間佛教研究的課題獲得立項,表明國家對這一學術領域的重視,國際學術界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人間佛教的研究,可.....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她認為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不僅是僧眾修行的道場,更是面向大眾開放的公共場威,其既符合宗教神聖性的要求,又是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空間,是人間佛教理念與寺院空間形態的完美結合,展現了宗教場所空間設計的多元化理念。 佛光祖庭大覺寺職事知聞法師報告的題目是《星雲大師大陸弘法從藍圖到實踐——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中心的考察》,文章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考察中心,從歷史的角度,試圖分析大師早年在大陸的弘法經歷,以及對大陸弘法的藍圖規劃及其具體實踐。認為星雲大師通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動交流,對推動兩岸關係及合作交流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佛光教團在江蘇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對復興中華文化,弘揚.....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悟道覺證,身心自在、煩惱寂滅。 尤惠貞教授說明「佛陀本懷」是重視人世間真實生命的身心安頓、離苦得樂,終極目標是令一切眾生究竟了脫生死的束縛,這就是佛陀的本懷。而大乘佛教特重慈悲度化的菩薩道,更具體地展現自行化他的社會關懷精神與如實體證的實踐工夫,這就是藉由慈悲度化以暢通佛陀本懷。而「佛陀本懷」在天台智顗大師所開展的天台教觀,以及佛光星雲大師推行的人間佛教中,皆屬具代表性的核心概念。智顗大師與星雲大師的佛教詮釋,有其理論承傳之內在脈絡,以其所關懷與宣導者皆為眾生在人間的修證,所弘傳者皆為人間的佛教,也是暢佛本懷的教法。 智顗大師所建構之天台教觀而言,其終極目標在於藉由「一心三觀」之圓滿頓悟觀行,.....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年度活動「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將於12月15-17日於佛光山登場,今年主題「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將從心理學、管理學等多方面,探討人間佛教如何應用於現代社會。今年是人間佛教座談會舉辦的第十年,學術會議首度結合全球各地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跨界、跨域研討會。參會發表者計有來自美、澳、印、星、德、荷、台等國家地區,44位學者專家發表研究成果。 本次會議邀請出席學者研究領域包含文、史、哲及社會科學等多重面向,皆為長年致力於佛教學術研究的各領域專家。在佛教文獻學領域,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黃夏年教授,曾經費時多年收集大陸民國期間的.....
2023年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開幕
總主題是關注人間佛教,傳承中華文化。人間佛教是一個領域不斷拓展、問題不斷深化、方法不斷豐富、觀點不斷創新的學術研究領域,並正在以其巨大的科研生長潛力走進年輕學子的學術視野。所以,我們特別鼓勵青年學子以現代學術方法,選擇具有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相關問題展開符合學術規範的科學研究。 其次,主辦方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佛光祖庭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致辭。妙士法師提到,星雲法師是有著家國情懷的偉大導師,大覺寺是星雲大師家國情懷的展現。大覺寺肩負起了民眾的教育、文化的傳承、慈善的延伸等多個角色,是兩岸交流的橋樑。妙士法師希望此次參加青年學者論壇的同學,可以在大覺寺中安住當下,思考研究星雲大師與人間佛.....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也需妥善處理與各方社會力量的互動關係,以應對AI的挑戰。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姜美如同學做了題為《“佛光雲宇宙”的技術建構與情感認同研究》的發表。她指出,“佛光雲宇宙”以其虛擬實境交互方面的突出表現,打造了3D虛擬佛光山道場,不僅在技術上有領先優勢,在未來亦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人間佛教需要在科技弘法的基礎上,堅守佛教的超人間性,加強對“佛光雲宇宙”的監管,推進“佛光雲宇宙”的未來發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發展成“不分你我”,並將護法的重心放在弘法上,提出了引導僧、信二眾共同護.....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主持及與談人。 翟本瑞教授從韋伯所著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二書談起,韋伯比較了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儒教、道教、佛教等世界宗教,提出「只有基督新教能夠自發地展開現實世界的合理化,包括現代資本的開展、民主、法治、社會組織合理化的發展。」認為佛教「遁世、消極、與社會脫節,不能也無法與現代資本主義相容」。但亞洲四小龍掘起,讓學者重新反思韋伯的學說。 翟教授研究發現不少西方看似合理論的系統,在東亞社卻出現乖隔。西方經濟學說人的欲望無窮,而資源有限,如何讓欲望合理化、最大化,就是經濟學的重點。然而近來聯合國推動淨零碳排,這是因超限利用地球資源所致,又如貧富差距擴大.....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人間佛教研究院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人間社記者 陳肯 香港報導】 「永續經營」對現代企業有什麼影響?企業又該如何做到「永續經營」?為企業家提供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以期實現企業的「永續經營」,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佛光山法水寺與佛光山本栖寺協辦的第三届「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於10月20日晚舉辦線上開學典禮,匯聚全4個國家地區、14個城市,18名企業菁英出席典禮。 開學典禮邀請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佛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