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10/1線上開講《勝鬘經》的佛性觀
勝鬘夫人為說法者,與維摩居士所說的《維摩經》並為大乘佛教在家佛教的代表作。 此次對談人之一的佛光山美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北京出生,為中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士以及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埃德伍玆分校企業管理碩士,擅長青年教育、情緒管理、親子關係及溝通,弘法足跡遍及各級學校。 程恭讓教授現為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院長,多年來致力推動兩岸佛教文化交流與人間佛教研究,著作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為中心》等重要學術著作。 「勝鬘經的佛性觀」為「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的第8堂課,此課程透過不同的網路平臺,讓全球各地人士透過同步學習佛教經典.....
8月1日共同探索人間佛教的制度觀
教授,主要研究範圍為中國佛教倫理及制度,其代表著作為《四分律釋譯》。他將依星雲大師的《僧事百講.道場行事》為中心,從佛陀制戒的理念,探討人間佛教的制度特色。 慧傳法師則將分享佛光山全球近300個道場的管理、運作經驗,以具體事例說明大師「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理念,訂定適合全球化、現代化的制度規章,從而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六和教團。 為了讓在疫情下大眾仍然可以聽經聞法,以佛法的正能量來面對生活,人間佛教研究院今年推出共十課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同步於youtube及Zoom平台播出,「人間佛教的制度觀」是第六堂課。 妙凡法師表示,期待藉由雲端的平台推動人間佛教的.....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人間佛教思想第九堂課 9月1日線上播出
格與實踐範型》共分十章,從「序說」開始,闡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性格與建立人間淨土」、「念佛修持方法及其體證」、「四聖諦、四弘誓願與人間性、神聖性的思想動向」、「『同體共生』思想與人類福祉」、「佛光山的管理思想」、「文字般若、文藝創作與禪境修持」、「生命教育的禪法修持與靈性發展」、「人間佛教的布教型態及方法」,在「結論」部分,引用星雲大師法語:「人間佛教不只是世俗諦,也是第一義諦。」並說明「證入第一義諦」才是人間佛教的心法與終極目標。 主講及叢書作者陳劍鍠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禪淨修持與靜坐體認》、《禪淨何爭?——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
11月1日人間佛教念佛觀 是心是佛話念佛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從淨土法門的學術理論出發,印證以星雲大師自宜蘭念佛會建立起的念佛弘法模式,為觀眾展示正確、如法的念佛修持。 陳劍鍠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佛教文學碩士班、人間佛教管理文憑課程,同時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對於淨土法門、念佛法門深有研究,以出版及講授與淨土信仰相關的思想研究而享譽學界。滿謙法師則歷任佛光山於澳洲、歐洲等海內外道場的住持,承擔創辦南天大學的任務,是集建寺、安僧、弘法、教育等才能於一身的菩薩行者,以自身的弘法經驗,見證人間佛教的修持成果。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因應疫情時代的特殊需求,而開創的弘法新模式,自今年3月推出第一堂佛法課.....
2023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十堂課12月1日登場
佛教研究院主辦「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壓軸的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將於12月1日線上登場。邀請叢書作者南華大學前學務長尤惠貞教授主講,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林志欽擔任與談人。 主講人尤惠貞教授,東海大學哲學博士。歷任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學生事務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與專長為天台宗的哲學思想與實踐觀行、大乘佛學與心理學的對比與互補、佛教經典詮釋與生命教育、身心療癒與自殺防治等。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一書從多元而寛廣的人間佛教的視角,探討天台智.....
2018佛‧商對話 談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
圖說: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代表星雲大師歡迎大家的到來。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18佛‧商對話 談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 圖說: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分享2006年出任屏東科技大學校長時,很多人問他如何經營學校,他回答:「視為一個企業在經營,校長就如同CEO。」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2018佛‧商對話─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論壇」,12月15日至16日在佛光山雲居樓六樓舉行,聚集全球7個地區、21位學者和企業家發表論文,透過探討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宋滌姬報導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壓軸的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邀請叢書作者南華大學前學務長尤惠貞教授主講,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林志欽擔任與談人。這堂課聚焦於人間佛教,探討天台智顗大師與佛光星雲大師古今兩大師如何承續佛陀關懷人間的教化,如何暢通佛陀度化一切眾生的本懷,以真正開展人人皆可如佛一般悟道覺證,身心自在、煩惱寂滅。 尤惠貞教授說明「佛陀本懷」是重視人世間真實生命的身心安頓、離苦得樂,終極目標是令一切眾生究竟了脫生死的束縛,這就是佛陀的本懷。而大乘佛教特重慈悲度化的菩薩道,更具體地展現自行化他的社會關懷精.....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年度活動「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將於12月15-17日於佛光山登場,今年主題「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將從心理學、管理學等多方面,探討人間佛教如何應用於現代社會。今年是人間佛教座談會舉辦的第十年,學術會議首度結合全球各地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跨界、跨域研討會。參會發表者計有來自美、澳、印、星、德、荷、台等國家地區,44位學者專家發表研究成果。 本次會議邀請出席學者研究領域包含文、史、哲及社會科學等多重面向,皆為長年致力於佛教學術研究的各領域專家。在佛教文獻學領域,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黃夏.....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人間佛教研究院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人間社記者 陳肯 香港報導】 「永續經營」對現代企業有什麼影響?企業又該如何做到「永續經營」?為企業家提供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以期實現企業的「永續經營」,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佛光山法水寺與佛光山本栖寺協辦的第三届「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於10月20日晚舉辦線上開學典禮,匯聚全4個國家地區.....
懷念星雲大師第七堂課「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
佛教任何作務、行持、活動皆須時時觀照自心,藉由種種作務、活動之境緣,作為證入第一義諦的手段。陳教授說:「人間佛教的正行在於『行佛』,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神聖性』在這裡豁顯出來。」 陳教授也對星雲大師管理思想提出精闢見解。他指出星雲大師以「同體共生」的華嚴思想來領導佛光山。星雲大師說:「平日我們參禪念佛、早晚反省、喜捨行善、克己利他,都是為了把心管好,也是為了修滿『心的管理』這門學科的學分呀!」大師又說:「讓自己心裡有別人的存在,有大眾的利益,能夠將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誠意來待人,以謙虛平等來帶人,才算修滿『管理學』的學分。」 主持人顧偉康教授評價說:星雲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