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要從事佛教史及相關宗教文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彌勒信仰研究》及合著《陝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獻》,已主持並完成多個國家級課題。 本次論壇將探討四項人間佛教學的大哉問:「傳統佛教思想史研究與當代人間佛教問題研究的意義關聯何在?」、「星雲大師的思想特質展現了什麼『張力結構?』」、「如何論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合理性、合法性?」、「如何因應人間佛教的發展困境及未來展望?」程恭讓教授將以深入而精譬的見解來解開疑難。 本次論壇具有五項特點「確立星雲大師弘法時間軸」、「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特質取向」、「提出星雲大師十大貢獻主張」、「論析星雲大師為佛教現代化第一人」、「提出星雲大師思想具有.....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線上論壇3月1日開播
開疑惑!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線上課程,將於2021年3月起以論壇方式首播,邀請法師及學者、專家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每月1日晚上19:30-20:30播出,課程主軸為當代人心思潮,帶領大眾深入佛法堂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藏經樓是佛光山人間佛教思想的重鎮,所以星雲大師於此設有人間佛教研究院,作為推動21世紀人間佛教思想的中心,繼往開來地為當代佛教留下歷史的見證。 「線上論壇將從學術的視角,帶領大眾深入淺出地認識佛陀的本懷。」妙凡法師指出,議題有人間佛教的修行觀、教義觀、般若觀、佛陀觀、菩薩觀、制度觀、建築觀、生死觀、念佛觀、淨土觀;以生活化.....
9月1日「《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線上播出
執行長,善於協調溝通人事,也曾擔任宗務堂執行長,協助宗長處理佛光山各項決策,星雲大師讚歎覺容法師理路清晰,是難得的行政人才。 另一位主講者李芝瑩教授,現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對於「人間佛教研究與文化、當代佛教傳記研究及生命教育論述、阿含經與佛教生命觀」有深入研究。長期擔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碩士學分班指導教授,在杏壇勤懇耕耘,充滿教育熱忱。 兩位主講人將從經文與實例,深入淺出,剖析《妙慧童女經》的內容精要與生活中的運用。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9月1日晚上7時30分首播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 「《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影片連結 https://reurl.cc/4.....
【懷念星雲大師】第四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7月1日登場
灣大學哲學博士,曾於台灣大學哲學系、華梵大學哲學系等校任教,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並擔任人文學院國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兼任上海抱樸講堂主講教授。主要研究先秦儒學、道家哲學、禪宗哲學、宋明儒學、當代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方法論等,著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爭——老子的智慧》、《陽明哲學與陽明文選》等近20本專書。 《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一書共十章,分別就星雲大師《往事百語》、《佛光菜根譚》、《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迷悟之間》、《八大人覺經十講》五部書作研究。提出「大乘菩薩道的根本精神就是般若智與菩提心」、「大師的著作彰顯他事業成就的行動哲學」、「大師的.....
【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5月1日登場
德里和菩提伽耶的三個弘法中心及其弘法實踐進行忠實的記錄。還對斯里蘭卡「摩訶菩提會」佛教、印度低種姓的「新乘佛教」和中國佛教回傳做比較研究。對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進程、狀況和問題進行分析,對作為「漢傳佛教當代圓熟後的現象」的「星雲模式」在印度的實踐,進行總結。 這場座談將探討四大議題:朝聖印度和在印度弘法為什麼被視為「回歸佛陀本懷?」星雲大師在印度弘法為什麼被稱為「漢傳佛教當代圓熟後的現象?」星雲大師為什麼「以本土化為印度弘法的目標?」人間佛教的印度弘傳對於「法水長流五大洲」有何特殊意義?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座談將於5月1日晚上7:30,以網路直播方式進行。歡迎大家準時收看。 課程影片:ht.....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代 「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於12月15至17日在佛光山舉行,首日開幕式暨基調講演,來自英、美、澳、印、荷、菲、馬、日、港等近50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探討人間佛教如何與時俱進,因應當代社會的變遷,契合人心的需求,迎接未來時代的挑戰,實體及線上逾500人與會。 開幕式中,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影片裡明白指出,人間佛教的宗要就是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間因緣、心意和樂。人間要以家庭、國家為依靠,三好、四給、五和、六度的人間佛教道理有助於生活合理化,生活仰賴因緣,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在世間不是為痛苦、煩惱而來,而是要感到平安、安全、快樂與喜悅,體會無常才能努力改善自己。最.....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文慧同學主持,西北大學哲學學院王雪梅教授評議,四位同學發表。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張丁報告的題目是《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以“本土化”為核心》,文章從人間佛教與日本的前緣開始,對當代佛光山人間佛教的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與日本佛教界的交流進行整理,她認為本土化的考察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即語言本土化、風俗本土化、習慣本土化、教育本土化,並探討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了佛光山將人間佛教理念融入當地社會的多種方式。 日本龍谷大學文學研究科在讀博士生王若賓報告的題目是《青年星雲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鑒》,文章通過對《星雲大師全集》的爬梳,試探初登臺灣的青年星雲如何看待日本佛教,.....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大師從生活行儀、社會慈善公益、藝術成就、語言文字、政治關係,乃至與文人的相互往來等面向,具體闡釋佛教東傳中國後所發展出的人間佛教特質。更藉由文化出版、教育辦學、弘法活動、慈善事業與國際弘法等面向,彰顯當代人間佛教多元且豐富的發展,以及所蘊含的社會實踐特性。星雲大師依此以彰顯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是每一個人生命的淨化、昇華。 智顗大師重視觀照自身每一當下的一念心,藉由「一心三觀」以如實觀照「一念三千」一切法。星雲大師從謹守身口意而推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理念與行動,實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其中更蘊含了佛教在人間弘化的理論承傳與實踐開展! 智顗大師與星雲大師皆重視人間實踐的悲智願行,並依之以.....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學術研究的各領域專家。在佛教文獻學領域,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黃夏年教授,曾經費時多年收集大陸民國期間的佛教期刊,編纂民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佛教期刊彙編《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及補編》,是當代漢傳佛教學術界重要的文獻史料學專家。另有,大藏經版本學專家,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的萬金川教授,長期致力於漢語系大藏經的比對研究,以及佛經語言學、梵漢藏佛典校勘等。 同時,佛教思想史專家邀請到大陸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主要從事中印宗教思想史,特別是佛教歷史與思想的演變發展。另有,長期鑽研天台哲學、華嚴哲學及詮釋學的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郭朝順教授,近年更創新性與西方心理學結合,將佛教與心理.....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nft: Eine sozialpsychologische Analyse der ritualen Interaktion bei Mobilität in der Moderne. (問路:一個當代儀式性互動的社會心理學分析) 主要經歷 1.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2021/1-2023/7) 2.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2020/7-2021/7) 3.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講師(2020年2-7月)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為獎掖新進佛學研究人才,培育博士後研究人員,並推動人間佛教之研究,於2023年起聘博士後研究人員,進行為期一年之研究計劃。 姓 名 陳登翔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