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華嚴經》的圓融觀 12月1日線上開講
雲大師如何透過佛陀紀念館建設和傳播,體現人間佛教的精神理念。 另一位主講者邱高興教授,是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院長,吉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以哲學、宗教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佛教哲學為主要研究方向。曾獲浙江省師德師風優秀個人稱號。邱教授將簡介《華嚴經》的思想特點,以及對佛教發展的影響。 敬請關注12月1日晚上7時30分首播「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十堂:「《華嚴經》的圓融觀」,將帶領大眾走入精彩的華嚴世界。和學者及行者一起來收獲佛家的富貴。 人間佛教思想專題: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FrS_cBZ32T8U96.....
「傳承中華文化—2019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開幕
博俊彥積極參與論文發表。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唐忠毛教授、佛光祖庭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等人受邀出席開幕典禮並致詞。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是星雲大師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佛教人才,鼓勵青年學子研究人間佛教所創設,設立至今吸引了海內外眾多學子參與人間佛教的學術研究。同時,活動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和關注,在專業學者和專家的指導下,激發了青年學者學習、研究人間佛教正知正見。 溫金玉教授表示,各位學生從論文開題、寫作、發表,老師們都高度關注,給予指導,始終與學子心心相印,祝福大家的論文能夠成功發表。唐忠毛教授介紹寫作獎學金活動是佛光山人文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特.....
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北京開幕
益基金會秘書長張靜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線上),以及來自海內外高校的31位博碩士研究生共同參與此次學術交流盛會。 程恭讓教授致詞時重申星雲大師設立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的初衷,即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目的,期望今後寫作獎學金的宣傳和研究更加突此一主題。 張文良教授強調,開題報告比答辯更加重要,是學生和老師一起為論文研究設計藍圖的過程,也是影響論文能否成功的關鍵,他希望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大膽發言。 李利安教授認為,人間佛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有機組成部分是獲得社會各界一致認可的,整體發展趨勢是積極向上的。他主張,從事宗教學研究的人,應該關注到人間佛教這一現今佛教發展的潮流,從過去注重.....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對傳統儒家思想中的世俗之孝進行了創新性的吸收與改造,並融入了佛教的思想體系中出世的特點。這一做法既增強了佛教思想的人間性,又提升了儒家思想的深度與廣度,創造了出世和入世相平衡的人間佛教孝親觀,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佛光大藏經華嚴藏、儀志藏編輯知千法師發表題為《星雲大師“待客之道”研究——從“以粥代茶”談起》的報告。她從寺院茶文化談起,認為星雲大師根植傳統待客以茶的同時,創新出以粥待客的文化。粥不僅既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也有強烈的佛教文化情結,更有個人的生命文化體悟,於是以粥代替茶,既有歷史可依的深度,又有題材延伸的廣度,能細膩的傳遞在文化、情感交織下的生命體證與弘法.....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應當朝向「僧眾與信眾共有、行持與慧解並重、傳統與現代融合、佛教與藝文結合」等面向為原則。 接著,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夏德美研究員從中華文化的視野對人間佛教的價值、內涵以及貢獻做出分析。夏老師強調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以隋唐佛學為中國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例說明佛教對文化和社會的影響力。談到佛教中國化應該注重現代化的含義,中國作為佛教的重要傳輸地,不能將佛教和其他外來文化相提並論,佛教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夏老師認為傳統並不等於優秀,怎樣繼承優秀的傳統對佛教發展至關重要,從現代化的立場對傳統進行解讀至關重要。夏老師重點對星雲大師的「戒定慧」做了詳細的分析,「戒」即不侵犯,「.....
主題座談「拭目以待的挑戰與機遇:人間佛教如何面對AI時代的降臨」
發,引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的觀點,指出宗教是“無情世界的感性”,其核心在於對人類情感需求的回應。而佛教尤其是人間佛教,正是基於慈悲與智慧的核心理念,並將“情”的維度提升至終極關懷的高度。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佛教與生俱來的對“情”的重視。張教授認為,東方文化區別於西方理性主義傳統,它強調通過“情”來認識世界、關照生命,這一點在儒釋道各家思想中均有體現。星雲大師曾提出“有情有義”的人間佛教觀,這是對佛教精神內核的生動詮釋。而AI雖可精准複現語言和邏輯,卻無法真正理解和傳遞“情”的價值,因此,人間佛教在AI時代的獨特性依然不可替代。 張文良教授以“緣起學說”進一步闡釋了.....
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探討佛教未來方向
圖說:「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6月1、2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召開。本次會議以「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為主題,安排2場主題演講及3場次研討會。 人間社記者梁韜攝 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主題演講 人間社記者 黃凱 上海報導 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探討佛教未來方向 「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6月1、2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召開。本次會議以「人間佛教與傳統文化」為主題,安排2場主題演講及3場次研討會,由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文學.....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教自印度傳入中國,經過與儒、道兩家的融合發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並對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思維、文學藝術和風俗習慣產生重要的影響。幾個月前,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表《關於實施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體現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本次論壇以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為主題,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價值。 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協會章程中所規定的當代中國佛教的發展方向,改革開放以來,趙樸初等佛教界領袖人物不斷推動人間佛教的發展,至今在大陸已經獲得顯著的成效。人間佛教作為佛教的一種新姿態,繼承傳統佛教的底蘊,並與現代社會接軌,在文化、經濟、社會、政治等各個方面發揮著積極的.....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真圖書館就是為了發揚佛教研究的功能。希望大家能夠充分運用鑒真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在佛學研究上,特別是人間佛教研究的特色。 程恭讓在開幕式致詞,從19世紀以來,在世界秩序發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包括佛教在內的傳統文化被嚴重低估。寫作獎學金活動的主題是「傳承中華文化」,希望學生在論文研究的背後,透過這個活動能夠深入思考,重新評估中華文化、佛教文化的優異價值。 王雪梅期許大家透過這樣的活動增進學業,福慧雙修,做一個傳承中華文化的種子。唐忠毛表示,研究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鼓勵大家經由此學術活動,觀察佛教文化和現代社會之間的流動關係。妙凡法師則希望可以在這書香味濃厚的環境中,創造一個不一樣的開題氛圍,希望大.....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宜興舉行
間的現世情懷。他希望人間佛教能繼續保持其信仰志趣與精神氣象,不斷推進佛教的轉型與發展。 張文良教授首先談及當前主流文化領域“兩個結合”的啟示,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他認為,作為一個佛教研究者,可以結合人間佛教運動的百年史,回溯“兩個結合”的內涵與重大理論意義。其次,張文良教授談及現代詮釋學視野下的佛教文化,並認為在現代詮釋視野下佛教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文化是進入社會的人間佛教。同時,張教授還強調從事佛教研究,一方面要注重古典解釋學的研究,追溯佛教經論的真實內涵,另一方面,要學會當代解釋學的理念和方法,通過對古老佛法的創造性詮釋,推動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