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推論出智顗大師本懷即是佛陀本懷、星雲大師本懷即是佛陀本懷! 主持人林志欽教授分享兩位大師的教化不僅個人身心受用,也陶冶了社會大眾,不只世間層面,還有出世間。如同星雲大師勉勵大眾當菩薩,又如智顗大師勉勵信眾當下觀照身心,領略空假中三觀,兩位大師的目標都是讓大眾走向解脫,實踐菩薩行,最後成佛,這與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脈絡一致。當我們在效法及緬懷佛陀、智顗大師、星雲大師時,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並與大眾一起共勉。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QL8fImVivtc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壓軸的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佛教禪修理論,並關懷當代佛教與現代性議題的學者。 另外,漢傳佛教界較為少人專研的領域,如女性議題與佛教管理學議題,本次特邀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李玉珍教授。她對佛教女神信仰和台灣佛教女性修道者研究,已累積多年田調經驗與成果,將於本次會議中發表觀察到的台灣佛教現象。身兼大會發起人的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本身為彌陀淨土思想的追隨者與研究者,近年著力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思想研究,已經開設多年課程,取得不少企業家回響。 面對21世紀的科技發展,佛教應當如何運用數據資料庫,建立更快速的弘法效應。本次亦邀請長期致力於台灣佛教圖書館編目管理的香光尼眾佛.....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發展成“不分你我”,並將護法的重心放在弘法上,提出了引導僧、信二眾共同護法的系列觀點。大師的護法思想體現了其注重僧俗平等和與時俱進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其思想的現代性和人間性。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鄧葶愉發表題為《戰後人間佛教議題在臺灣的開展(1945-1987)——以《臺灣佛教》為中心》的報告。她以《臺灣佛教》這一雜誌為例,分別從戰後臺灣的佛教改革背景、佛教雜誌概況、人間佛教相關議題及實行概況等方面,總結人間佛教思想在進入臺灣初期的討論及其後來發展的狀況。.....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 主持人段玉明教授總結翟教授把人間佛教放在世界的高度,接受西方社會科學的檢驗。現代很多社會問題,基督新教、資本主義很難解決,但人間佛教可以開出新藥方。不僅是理論,還有踐行部分。在理與行方面都讓人深具信心。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b37t3bhIO_Q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能否禁得起西方理論系統的檢驗呢?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11月1日播出的第九堂課「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從理論與踐行這兩部分,解析人間佛教正是當代文明困境的一帖良方妙藥。這場線上講座由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翟本瑞教授主講,四.....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這就是「自覺式」管理的核心要旨。 妙凡法師分享四點和大家共勉:「不忘初心、不念舊惡、不變隨緣、不請之友」,期勉學員回到初心,放下成見,以真誠的心與人為善,在能力許可的範圍裡,做一個雪中送炭的人,相信家庭、事業、人際關係,都能暢通無阻。」 此次開學典禮也邀請兩名學員代表分享自身經驗,阿康健康科技集團創辦人王李珏董事長表示,星雲大師的「佛教管理思想」是中華文化與佛法的智慧結晶,在當今紛繁雜亂的社會經濟體系及企業管理領域是一股清流,是一盞明燈,是可踐行的方向。自己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定力與精進,無不受益於星雲大師的精神影響與其管理哲學的指引。 福建漳州久依久化工有限公司周曉龍董事,提及星雲大師「四.....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八堂課「人間佛教開啓『生權』時代——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
活出一樣貴的生命尊嚴出來。』」 李教授說明傳統佛教讓人聯想到山林或生死,但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把佛陀的慈悲和人間共情的情懷,都放在社會踐行當中。不僅有佛的智慧,還有踐行方式,在生活中體現出來。對佛教有信仰的人,就會有三世果報的觀念,會對生命畏懼,因為破壞生命環境,會有嚴重的果報,因此懂得尊重生命,具有同體共生的理念,維護一切眾生的生存權利。而受持五戒,就是自由踐行生權的實義。人間佛教的核心就是幫助眾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保護生命不受到損害。星雲大師有關生命智慧、生命權利、生命覺悟的論述,非常精要地點化了人間佛教的要旨,也就是生命智慧是每一位信仰者、實踐者應自己去把握的生命自由,也是生命主體的自.....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懷,就是去繁瑣化和神秘化,從遠離世間到回到人間,把未來成佛回歸到當下覺悟的過程。 同時,妙凡法師也強調佛陀本懷是彰顯佛法的人間性關懷、詮釋佛法積極陽光的面向宣導、展現直下承擔的行動力、重建現代人的精神信仰四個方面。反映在現代弘法上應當朝向「僧眾與信眾共有、行持與慧解並重、傳統與現代融合、佛教與藝文結合」等面向為原則。 接著,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夏德美研究員從中華文化的視野對人間佛教的價值、內涵以及貢獻做出分析。夏老師強調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以隋唐佛學為中國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例說明佛教對文化和社會的影響力。談到佛教中國化應該注重現代化的含義,中國作為佛教的重要傳輸地,不能將佛教和.....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開幕 獎勵青年學子 提倡佛教優秀文化傳統
來自19所高校、30位入圍同學共同出席了此次開幕式。 總計畫主持人李利安教授介紹了會議宗旨,李教授指出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專案的總主題是關注人間佛教,傳承中華文化,參加佛教獎學金專案需要遵守政治的原則、信仰的原則、學術本位的原則。李老師期望大家在參加獎學金的過程中能虛心學習、認真聆聽、提升研究水準,同時也期待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圓滿成功。 鑒真圖書館執行長妙圓法師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強調了星雲大師建設鑒真圖書館的用意,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人間佛教研究。王雪梅教授指出人間佛教青年寫作獎學金不僅僅是一個研究項目,而是一個學術共同體,願大家能收穫友誼、共同進步。夏德美老師對本屆青年學者的新想法和新.....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都如同一扇窗,展現出無限可能。 王雪梅教授認為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學術平臺,讓老師同學們能夠得到學習和啟發的寶貴機會。張文良教授勉勵在場青年學子,面對自己不滿意的學術成果時,不喪失信心,不過度焦慮,要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繼續成長,這才更重要。 李利安教授充分肯定參會學生的學術熱情與專注態度,同時囑託同學在研究過程中既要深入把握佛教思想精髓,更要注重學術研究與時代需求的結合,推動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滿蓮法師鼓勵在座學子當把握當下體悟無常真諦,祝願學子如蓮蓄力待時綻放,期待來日盛會重逢得見智慧花開。 妙凡法師認同嚴師出高徒的重要性,老師們對同學的嚴厲批評實際上蘊含著愛與.....
2025年度(第十屆)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開幕
功的關鍵。 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分享年輕時參與學術會議的故事,並表示理解青年學者在學術生涯初期的躊躇。他鼓勵青年學者積極參加學術活動,注重與會的過程與體驗,鍛煉學術能力,提升學術水準,不斷建立學術自信。 西北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回顧曾為博士生時參加學術會議的場景。她介紹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的發展歷程,並感謝主辦方長期以來為年輕學者搭建的平臺。她表示本年度是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的第十年,意謂「十全十美」的期許,期許本年的獎學金活動能夠圓滿,也希望參會學生的研究都能取得成功。 最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總結,他感謝參會老師的付出,並由故事引出「既來之則安之」的理念,同時鼓勵同學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