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望海明珠 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16、17日中英首播
,貫穿於古代中國至中亞、印度間的經貿商道,但,大家可知海路的絲綢之路是如何興起的,在「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上,你可知又有多少位中國僧人為了求法,是如何走上海線絲路呢? 為讓社會大眾了解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的發展,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舉辦「望海明珠: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7月16日及7月17日,特舉辦中文、英文各一場,在線上透過中外學者對話探討、闡述分享,將為大家解開這海上絲路的謎題。 這一場人類史上的奇異之旅,經歷了二千多年的傳播形成的「大圓環」的絲綢之路,涵蓋了東亞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發展。從「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佛學泰斗柏克萊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上海星雲文教館登場
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讓他們可以安心辦道,不會因現代化而忽略教團應有的規矩。此外,滿蓮法師也藉由早前在香港弘法的故事,勉勵大家與時間競賽。 妙凡法師向大家推薦星雲大師新著《貧僧有話要說》,此書是對人間佛教發展史的記錄,告訴人們如何在五欲六塵中,過淨化昇華解脫的生活,是現代版的成佛之道。他呼籲大家,不錯過每一個因緣,活在當下,轉煩惱為菩提。只要正直、勤勞、廣結善緣,走到哪兒都不用擔心。 程教授則談到要寫好論文,嚴謹的學術態度、國際性的視野及深厚的佛教歷史功底是必不可少的。當論及星雲大師對現代和未來佛教的影響,程教授說大師推動人間佛教方向是正確的,佛教一定要跟現實人生接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要促進佛教.....
2018神明聯誼會學術會議 深入探討神明聯誼會之意涵
行門,進而觀察學者發表論文的解門,契入「解行並重」的佛法宗旨,相信也是學者與實際參與的幹部一次最好的合作,「希望學界、宗教界,乃至社會大眾,都能藉由此次研討會,沉澱、思考、再出發,將人間佛教再落實、再發展。」法師最後與大家分享萬金教堂方修女稱讚神明聯誼會「熱鬧、歡喜又備感溫馨,充滿熱情與溫度」,感謝眾人「從接待到接引」,圓滿每一次任務。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秘書長陳嘉隆以四十幾年前北港媽祖廟申請加入中國佛教會,卻因緣不具足的故事為例,表示希望不分民間信仰與神明,都能共同為佛教發心、努力。提及2017年學者分為A、B團實際參與神明聯誼會,此次發表論文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與感動,.....
2018佛‧商對話 談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
課程。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代表星雲大師歡迎大家的到來。慈惠法師說,人間佛教的管理學是值得研究的領域,從2000多年前,佛陀時代的僧團就已具備很好的管理方法,佛教傳入中國,以及到近代的佛教教團,都發展出適合的管理方法。佛光山在全世界有1000多名出家眾、300多個道場,和各項文化、教育等種種事業,因此很多人好奇星雲大師如何管理佛光教團。星雲大師曾說「規矩要嚴,執行要寬」,這其實很符合人性,因為規矩本應清楚明白,但落實時要考量到人性,更要透過管理,讓大家和諧相處與共事。 「『佛』和『商』對話,極具時代意義。」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分享,企業家注重效率,星雲大師則是以「心」為出發點,管人也要管「心.....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圖說: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在開幕致詞中,說明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設立迄今已有四屆,秉持透過中華文化的視角研究佛教、通過人間佛教的視角來看待佛教發展的基本宗旨。 人間社記者梁韜攝 人間社記者 黃凱 宜興報導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傳承中華文化—2018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開幕式,12月29日下午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共有來自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大學、南開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大學、佛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座談會開示 有心就有進步的佛教
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發表〈我對人間佛教歷史定位的理解〉,則是透過不同的歷史視角,觀察星雲大師定義的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多元的國際視野 探討人間佛教的未來發展 圖說: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魏道儒教授發表〈星雲大師的初心與始終─《我不是「呷教」的和尚》讀後〉,表示使他感觸最深的是大師的「讓佛教靠我」。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增進人類未來福祉 人間佛教潛力無窮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座談會開示 有心就有進步的佛教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1月1日至3日在佛光山展開,主題「人間佛教與未來學」,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
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北京開幕
重要,是學生和老師一起為論文研究設計藍圖的過程,也是影響論文能否成功的關鍵,他希望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大膽發言。 李利安教授認為,人間佛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有機組成部分是獲得社會各界一致認可的,整體發展趨勢是積極向上的。他主張,從事宗教學研究的人,應該關注到人間佛教這一現今佛教發展的潮流,從過去注重佛學義理的研究轉向更加關注鮮活的、生活化的宗教文化研究。 張靜之秘書長指出,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是目前國內所見規模最大、格局最高、獎金最高、講評範圍最寬、組織嚴謹有序的寫作評選活動,祝願大家能高質量完成開題報告。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線上形式衷心感謝組織本次會議的主辦方和協作單位,並.....
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子,鼓勵大家關懷生命應從關心自己開始,保持身心健康,共同度過難關,重新上路。李四龍教授對大家所要發表的論文水準表示肯定。對於當前的疫情,他認為將其置於歷史長河中來看,其實是常見的事情。由於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交通物流的發達,才使得疫情變為世界災難。結合個人的抗疫經歷,希望大家能夠關心時事,保持平常心、獨立思考、從容應對。 最後,由主辦單位代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辭。法師對大陸的疫情表示了關心。並說道,由於疫情影響了論壇原本要在人間佛教祖庭宜興大覺寺院舉辦的計畫,所以希望大家以後有機會能夠再次歡聚佛光道場。為增進大家對人間佛教的瞭解,妙凡法師還為大家播放了一段影片,介紹了近現代以來人.....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希望僧信二眾共同努力推動人間佛教,促進世界和平。佛光山開山50周年時,大師提出未來展望,明確指出佛光山未來50年,要重視文化、教育、學術、藝術、音樂、體育和資訊等七大項目。大家齊聚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發展,正符合大師的心願,持續推動其心念與理念。 寬嚴大和尚表示,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一句「家國為尊」直指人心,人間佛教要表達的莫過於不忘佛教利樂有情、饒益眾生的初心;莫過於擔當「不為己求安樂,為眾生皆幸福」的使命。本著大師的慈心悲願、佛法的光明智慧,同心協力復興中華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前九屆的人間佛教座談會以促進佛教價值觀念、推動佛教文化交流等議題起了很大作用;而.....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學善知識後的具體實踐。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陳心怡發表的題目是《敦煌佛教論義文書寫研究——兼論隋唐時期佛教的人間性實踐》。她在文中提到,當今人間佛教的弘法已形成普及化、國際化趨勢,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質疑的聲音。面向質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因此她通過釋讀 P.2670、P.2871、P.2930、P.2770V、P.2807等寫卷的基礎上,梳理論義文本的書寫方式與特色,結合中古時期敦煌地區的佛教人間化實踐,深人挖掘人間佛教的歷史價值。 張文良老師依次點評同學們的發表,並對論文選題表示了讚賞。針對同學們論文中存在的問題,他建議發表後作更深入研究,努力避免空泛,使文章更加飽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