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傳承中華文化—2019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開幕
叮嚀學子,學習研究要努力用心、把握當下,為未來結一份美好善緣。妙士法師期勉大家以弘揚人間真善美為己任,用手中的筆改變世界,讓世界更美好。 開幕式結束後進行第一場論文發表會。6名學生圍繞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星雲大師體育弘法、人間佛教美育研究等方面展開研究論述。指導老師們就論文選題、寫作結構、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悉心點評,並給予學子後續寫作修改建議。 此次論文發表會為期3天,共安排5場論文發表會和1場《星雲大師全集》論壇。主辦方特別在會場準備了一套《星雲大師全集》供學子閱讀,為參與發表會的青年提供深入學習研究人間佛教的機會。 圖說:妙凡法師(左一)介紹《星雲大師全集》。 人間社記者知泉攝 人間佛.....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舉辦社會服務、發展佛教教育、推動國際弘法、建設人間淨土⋯⋯佛光義工從服務中廣結善緣,修福修慧,自度度人,以此來成就圓滿的菩提道果。 翟教授引用學者所說:「星雲大師是佛教的馬丁‧路德、佛教的創意大師、制度建立者。」但星雲大師說:「我並非佛教的改良者,只是將傳統佛教與現代融和,並給予制度化、現代化、國際化。」星雲大師遵循佛陀的本懷,以合理的經濟生活,重視家庭和諧,開創人生的理念,把佛法落實在人間,融入生活,進而開發內心能源的佛法教化,讓佛教普及世界各地,面對現代世界,是能真正解決當前全球困境的大智慧。 主持人段玉明教授總結翟教授把人間佛教放在世界的高度,接受西方社會科學的檢驗。現代很多社會問題,.....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了深入的剖析,並以此為切入點詮釋「回歸佛陀本懷」的意義,深入詮釋了人間佛教「人成即佛成」的內涵,最終揭示出佛教積極的、超越的、自我圓滿的特質。 王老師認為開啟未來重點在於理解現代性,人間佛教謀求觀念與制度兩個層面的現代化轉變,其目的在於使佛教順應現代觀念與現代社會的變遷,尋求佛教自身的現代化生存與發展,而人間佛教可以為解決現代性問題提供一種資源。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發展,其旨在解決傳統和當代的問題,傳統和現代最大的差別,不是物質或者科技的不同,而是自我的認識不同。 主辦單位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也贈與《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與現場每一位貴賓及參會同學,圓滿主題講座。 2024年4月12日晚,.....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程恭讓講述「論星雲大師對佛教的貢獻」,列舉10點:1.有系統地建構人間佛教思想理論。2.佛光山是實踐性成果。3.創建高素質並具規模化的僧團。4.推動信眾發展,建立在家居士弘法的檀講師制度,及國際佛光會組織。5.判教:回到佛陀本懷兼弘佛教又獨樹一格。6.成功地推動佛教近代化轉型。7.大幅度推進佛教國際化。8.推動兩岸和平。9.為台灣佛教探索正確方向的重大發展。10.成為大陸佛教今後改革發展的借鏡。 陳劍鍠談「人間佛教與建設人間淨土」,認為人間佛教與人間淨土的關係,是以「淨土」為弘揚人間佛教的終極關懷,並呼應方立天教授提出的「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禪宗之後的另一大創新」觀點。星雲大師.....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大會召集人華東師範大學李向平教授指出,社會學本質即是一種以佛陀本懷為底色,經由佛教信仰共同體實踐的社會運動,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社會觀念,其社會實踐也回應了有關制度、組織等重要的社會學問題。 人間佛教特別重視制度建設,而制度往往決定了佛教實踐的公共特性與社會功能的表達效能。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指出,佛教的弘法史,就是佛教參與社會、改造社會的過程。實際上,人間佛教弘法的歷程,即是一種社會學意義上的積極實踐。 妙凡法師強調,人間佛教的核心價值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因此旨在抵達「從三好、四給到五和理想」,實現「合理的經濟生活、正義的.....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學和管理當中。賀惠山長期待通過課程學習,掌握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為社會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學員代表廣東阿康健康集團董事長王李玨認為,佛光山團隊是卓越的管理團隊,佛光教團宣導「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宗風,這是佛教慈悲智慧、利他服務的精神表現。王李玨強調,星雲大師以佛陀的智慧,對企業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隨後,課程總監陳劍鍠教授向大家介紹課程詳情,強調理論與實踐合一的自覺式管理是本次課程的核心主旨。典禮最後,在互動問答和全體合影留念中圓滿結束。 圖說: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程教授論文並依據《大寶積經.迦什品》回溯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修行學的理論脈絡。 李向平發表的論文題目為《儀式建設社會,戒律構成公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戒學及其社會修持理論》。他從佛教社會學的角度,對佛教制度和佛教修行的關係進行了討論,認為星雲大師提出「發心與發展」以及「自覺與行佛」,作為人間佛教實踐與修行的法門,作為人間佛教社會建設的基本路徑,其核心就是人間佛教的社會修持理論。 唐忠毛發表的論文為《人間佛教的「菩薩道」修持進階及其社會融入探析——以太虛、法航、星雲三位大師為中心的考察》,通過梳理太虛、法航、星雲三位大師關於人間佛教「菩薩道」的修持方法與次第問題,認為構建法理充分、階次分明、行之有.....
台灣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 開幕研討會隆重舉行
。 星雲大師說,中華文化思想除了受到儒家影響,就是佛教對人生和社會的影響最大了。此次學術研討會探討漢傳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意義非常重大。他分析佛教起源於印度,但是藏傳佛教普及不夠,南傳佛教著重供養制度,日韓佛教仍有欠缺,佛教傳到西方也因爲語言問題而有所不足。佛教傳到中國歷史最悠久,從最初的譯經,到後來的大乘佛教八宗、小乘佛教十幾個流派,漢傳佛教對於各個宗派的融合,可說是功不唐捐,成績斐然。 星雲大師說,佛光山已經由慈惠法師成立一個「人間佛教研究院」,將配合佛光和南華大學共同合作的佛教研究中心,重新評估佛教的價值,還給佛教一個公道。星雲大師表示,佛陀只有一個,他期勉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到國家的支持而獲得全國性的發展,當然我們已經意識到,在人間佛教的推廣方面還有很多事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喜的是,在中國台灣,以星雲大師為代表的高僧大德經過數十年不遺餘力的踐行,人間佛教在理念創新、制度變革、寺院建設、人才培養、組織架構、生活實踐、對外弘法等方面都獲得了重大成就。」 佛光山的人間佛教事業成為一種具有衝擊力和示範性的宗教文化現象,受到全球的關注。尤為可貴的是,星雲大師將佛教與中華文化融為一體,以文化弘揚佛法,以佛法增進文化,使佛教的文化特性得到充分彰顯,從而煥發出佛教的生命力,增強了佛教的適應性,極大促進了佛教價值的發揮。增勤法師表示,2013年歲末,由中國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接著進行了2場共11名學生的開題,內容涉及星雲大師的祈願文創作、情感觀與文學實踐、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形象的塑造、教育理念及教育實踐、講經策略、星雲大師體育弘法等,也有以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為例探討佛教參與社會教育,從藏經版本發展史的路徑切入研究《佛光大藏經》的編撰與星雲大師的編藏思想等多個議題。諸位指導老師從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和文獻輔助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建議。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除了讓青年輪番做開題報告外,還安排專題講座、綜合座談、參訪茶敘等精彩內容,讓參與者可以充分交流學習,培養嚴謹完整的研究方法和鮮明脫俗的思考理路。 圖說:西北大學哲學院教授王雪梅期許大家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