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編藏與佛經翻譯──從一個研究案例說起
離開美國去香港,到了香港中文大學教書,不在中文系,也不在英文系,卻是在翻譯系。在所教各課中,有一門翻譯史。概論之後,我一定專講幾堂佛經翻譯,有兩個人更是我非常佩服而虔心講授的:一是姚秦時的鳩摩羅什,一是初唐的玄奘大師。都是從譯者與譯經的角度切入的。羅什所譯文字典麗,讓我時常想起之前陸機的文賦與之後劉勰的文心雕龍。其華美蘊藉使繁複顯出了層次,穠麗表達了豐實。咀嚼之際,齒頰留香。玄奘大師我最初的認識,自然是來自西遊記。
藏在柿丁裡的愛
中佛協參訪編藏處、佛光山叢林學院勉勵學習大師慈悲帶來祥和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形象的塑造、教育理念及教育實踐、講經策略、星雲大師體育弘法等,也有以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為例探討佛教參與社會教育,從藏經版本發展史的路徑切入研究《佛光大藏經》的編撰與星雲大師的編藏思想等多個議題。諸位指導老師從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和文獻輔助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建議。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除了讓青年輪番做開題報告外,還安排專題講座、綜合座談、參訪茶敘等精彩內容,讓參與者可以充分交流學習,培養嚴謹完整的研究方法和鮮明脫俗的思考理路。 圖說:西北大學哲學院教授王雪梅期許大家做一個傳承中華文化的種子。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傳承中華文化 鑒真圖書館開啟對話 解讀人間佛教.....
佛光山編藏二十年
佛教的藏經自清代集《龍藏》三百餘年來,即乏人重新編纂。近五十年來,由於佛光山開山大師的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推動佛教現代化,使幾乎面臨形同廢紙的古代藏經,猶如枯木逢春,重現生機,因而助長今日人間佛教的弘揚與發展。
人間佛教座談會 認識佛光山
同大師所說:「文字般若,佛光遍照十方界,佛教事業,法水長注心海中」。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則介紹佛光大藏經數位化,他提及,佛光山在人間佛教的旗幟下,為了推動佛教現代化,如何應用現代科技將佛光山編藏處歷經二、三十年來所編輯的《阿含經》等多部經藏,隨著時代潮流走向資訊化與普及化,這是佛光山電子大藏經設立的宗旨與使命,7月佛光大辭典推出APP版本,2014年佛光大辭典新版亦會有電子書。 佛光山以教育起家,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說,辦教育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有,其教育方針以人格及品德養成為主,而僧伽教育亦為佛教培養各種弘法的人才,實踐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運動,讓世界更美好。 慈善院妙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