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6期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6期

出版日期
2023/07/16
出版者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ISSN
2414-7478

「夏日熱浪漫天鋪,蟬鳴高歌入耳隨;綠樹成蔭涼如水,花香襲鼻暖心懷。」希望在這炎炎夏日,閱讀本刊的文章能為您帶來如綠樹、花香般的清涼意,穿透迷霧,打開思想的框架與限制,勇往直前的探索未來。

 

本期論文版「人間論壇」,上海大學程恭讓教授從四個面向,剖析人間佛教的歷史必然性,並論及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13 項卓越貢獻。上海社會科學院業露華教授,從理論的角度論述「人間佛教」,另從實踐的、現實的角度考察「佛教在人間」的發展。


「投稿園地」有3 篇文章。中國礦業大學胡可濤教授以宗密的《華嚴原人論》解讀華嚴宗「人學」思想;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趙文雪,探討大唐王朝扶持的南詔國十一面觀音的信仰概況;銘傳大學講師阮愛惠指出,《佛光山感應錄》跳脫傳統模式化的書寫,開展了現代佛教感應錄的新頁。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書評2 篇,其一,政治大學李玉珍教授評邱永輝《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其二,中興大學林仁昱教授評吳光正《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的早期文學創作》。

 

「專題連載」,【佛陀紀念館10 周年紀念專書】本期刊登博物館篇第2 章,敘述佛館如何建立博物館品牌。「佛教與海洋文明」專欄,黃夏年教授考究與海上絲路佛教可能有關的《十二遊經》的版本及譯者。

 

另外,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Alison Cohn Jameson,對亞利桑那州兩種不同的佛教弘法模式有深入的觀察研究,期作為人間佛教未來在美國其他地區發展的參考。中英文同步刊登。

 

藝文版,透過散文、小說、詩歌、小品以及各種專欄,展現人間佛教千姿萬態有情有義的動人故事,讓讀者得以在文字般若的徐風中,有荷葉田田、花開四季的心靈饗宴。其中「人間佛教專題」,錢超塵居士所寫〈我成為佛光山的親家了〉,說明慧東法師出家前後的父子心聲,令人敬佩。

 

活動報導中,我們恭賀心定和尚獲頒泰國「道德領袖阿育王柱獎」;更喜見巴國最大佛教寺院「巴拉圭佛光山」落成,此乃1992年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應邀到巴拉圭弘法開始,30 年矢志不移、不忘初心的弘法成果;另則〈中佛協參訪編藏處〉,宗性和尚勉勵學習星雲大師如同觀音菩薩的慈悲心,將佛法弘傳到世界各地。三則報導,皆為宗教文化外交寫下歷史新頁。

 

在44、45 期「懷念一代宗師─與星雲大師交會的時光」專題發表之後,由於回響廣大,故自本期開始,藝文版將自千餘篇來稿中,連載擇錄追思文,留下每一位佛光有緣人與大師相逢的美好瞬間。這些回憶,可謂百般回眸,千種情懷,感人至深。例如92歲的路易斯.蘭卡斯特教授,這次作為對大師、對佛光山最後一次的巡禮,不辭路遠辛勞,從西方飛行萬里而來,〈我的老朋友─星雲大師〉一文,情真意切,令人感動。

 

作家張曉風先生〈他所做的那件小事是─〉,見證一段大師與世間人的互動,帶來「一默天下白」的現成公案。劉招明的〈緬懷星雲大師─大心量成就大事業〉陳秋琴的〈憶師恩─佛法生活化〉,賢伉儷細數護法日常事,最是親切。

 

20 餘篇緬懷文選,好似「天花冉冉落講台」,搭配愚溪的〈禮讚剎海丞上僧頌歌〉,或歌或舞,必定帶來豐盛心靈的印記。盛夏溽暑,祈願佛法無量義,帶給讀者清涼一夏。

論文
人間佛教的歷史必然性及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卓越貢獻
程恭讓
上海大學「偉長學者」特聘教授
論文
人間佛教與佛教在人間
業露華
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論文
華嚴宗「人學」思想解讀 ——以宗密《華嚴原人論》為中心
胡可濤
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論文
略論南詔的十一面觀音信仰
趙文雪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
論文
平常心是道──佛光山感應錄的敘事新貌
阮愛惠
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兼任講師
論文
回歸佛陀的故鄉──評邱永輝《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李玉珍
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兼所長
論文
評吳光正《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的早期文學創作》
林仁昱
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論文
佛陀紀念館「博物館品牌」的建立
石文誠
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論文
「佛教與海洋文明」第2篇--《十二遊經》版本及譯者考
黃夏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論文
超越邊界:從區域和民族誌研究預見人間佛教的未來
Alison Cohn Jameson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與宗教系助理教授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