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邀請慧屏法師、董群教授主講,覺居法師主持。 經典十堂課,人間佛教研究院,法華經,善巧方便 人間社記者 宋滌姬 高雄報導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什麼是「成佛的《法華》」?《法華經》善巧方便的真實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8月1日晚上7:30開播第六堂課:「《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由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主講,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擔任主持人。這堂課程將深入經藏,透析諸佛菩薩的各種善巧方便。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七.....
9月1日穿越古今的「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中國寺廟文化論》等,對寺院文化演變有深入研究,故將藉著對佛光山道場建設的考察,分析人間佛教道場建設未來可能的走向。 慧知法師是佛光山中青代的優秀代表,負責佛光山海內外寺院建築,曾在星雲大師親自指導下建成佛光山藏經樓,深諳佛光山寺院道場空間規劃的理念,對弘法功能具有甚大的影響。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的推出,使大眾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仍可聽經聞法,以正知正見對抗逆境,是疫情時代最佳的心藥方。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此系列課程於youtube及Zoom平台同步播出,期待藉由雲端的平台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帶領社會大眾,從學術的視角到修行的實踐,深入淺出認識佛陀的本懷。歡迎大眾.....
【懷念星雲大師】第四堂課「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6月1日登場
郭朝順擔任主持人。 人間佛教研究院 【懷念星雲大師】第四堂課「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6月1日登場 【懷念星雲大師】第四堂課「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6月1日登場 宋滌姬高雄報導 佛門有「成佛的《法華》」之說。《法華經》是「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的重要經典。從人間佛教的視角,該如何來解讀《法華經》呢?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將於6月1日線上播出第四堂課,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講授「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由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擔任主持人。 永本法師,1983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1991年畢業於佛光山中國.....
《華嚴經》的圓融觀 12月1日線上開講
窺《華嚴經》的佛法富貴,並提供如何在生活中理解與實踐經典的方法。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有《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不同譯本,內容揭示「一真法界」、「圓融無礙」的境界,並指出成佛之道,信、解、行、證的歷程,因此有「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的說法。 主持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推動兩岸、全球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主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論文》等相關內容,以及策劃傳播人間佛教相關論壇、講座。 主講者如常法師是佛陀紀念館館長,也是《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總主編,佛光山南華大學副教授。佛陀紀念館從無到有的建設,都是星雲大師親自帶著他執.....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上海星雲文教館登場
此外,滿蓮法師也藉由早前在香港弘法的故事,勉勵大家與時間競賽。 妙凡法師向大家推薦星雲大師新著《貧僧有話要說》,此書是對人間佛教發展史的記錄,告訴人們如何在五欲六塵中,過淨化昇華解脫的生活,是現代版的成佛之道。他呼籲大家,不錯過每一個因緣,活在當下,轉煩惱為菩提。只要正直、勤勞、廣結善緣,走到哪兒都不用擔心。 程教授則談到要寫好論文,嚴謹的學術態度、國際性的視野及深厚的佛教歷史功底是必不可少的。當論及星雲大師對現代和未來佛教的影響,程教授說大師推動人間佛教方向是正確的,佛教一定要跟現實人生接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要促進佛教人間化,提升佛教的普世價值。 最後3位嘉賓各以3句話作結,滿蓮法師希望大.....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心經》、《八識講話》等,談論空性無住無我的解脫啟發,以及《華嚴經》、《維摩詰經》、《勝鬘經》對於重重法界圓融無礙與不二佛性的精彩發揮,另外,斷惑證真的修行是以《阿含經》為主,但要談到菩薩道的善巧方便及成佛的平等性,則《法華經》、《妙慧童女經》是最能提供論據。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2022年3月起,每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時間)線上播出,首場於3月1日開播,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及百家講壇主講人董平教授,以「六祖壇經的解脫觀」為題對談,聞法殊勝,不容錯過,敬請密切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網站及FB官網。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2022年3月起,每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6《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同步線上播出 :https://www.youtube.com/@user-bj8nl4jj9t 本課程結合「佛教」與「管理」二個學術領域進行探討研究。在佛教經論中所教導的核心教法,通常偏向於解脫與成佛的目標,內容比較高深,雖然能夠指導現實人生,但與現代人的社會生活並不易貼近,必須有深通佛法的過來人加以詮釋與連結,佛法方容易為當代世界所用,這正是人間佛教的一大意義所在。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5《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ps://youtu.be/756w5hLAMOQ 杜保瑞教授認為大乘佛學的般若智,就是整個原始佛教哲學理論精華的總綱領;但是行大乘菩薩道如果沒有慈悲心,沒有救度眾生的願力及行動力,光有般若智也無法成佛。易言之,在菩薩成佛救度眾生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救度眾生,一方面要空掉自己的執念,所以必須以般若智為基礎,因此「般若智」與「菩提心」兩個觀念都是最重要的。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目標在於藉由「一心三觀」之圓滿頓悟觀行,不但要令一切眾生悟入《妙法蓮華經》所宣說之佛之知見,同時更要在人間具體證成《華嚴經》所彰顯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圓融無礙境界,如此即是相應地暢通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佛陀本懷。 星雲大師從生活行儀、社會慈善公益、藝術成就、語言文字、政治關係,乃至與文人的相互往來等面向,具體闡釋佛教東傳中國後所發展出的人間佛教特質。更藉由文化出版、教育辦學、弘法活動、慈善事業與國際弘法等面向,彰顯當代人間佛教多元且豐富的發展,以及所蘊含的社會實踐特性。星雲大師依此以彰顯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是每一個人生命的淨化、昇華。 智顗大師重視觀照自身每一當下的一念心,藉由「一心三觀.....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宇宙觀、人生觀、社會觀三個方面對本書的書名進行了詮釋,接著從弘法觀、教義觀、佛陀觀三個方面強調人間佛教的思想史是繼往開來的過程,最後強調回歸佛陀本懷,就是去繁瑣化和神秘化,從遠離世間到回到人間,把未來成佛回歸到當下覺悟的過程。 同時,妙凡法師也強調佛陀本懷是彰顯佛法的人間性關懷、詮釋佛法積極陽光的面向宣導、展現直下承擔的行動力、重建現代人的精神信仰四個方面。反映在現代弘法上應當朝向「僧眾與信眾共有、行持與慧解並重、傳統與現代融合、佛教與藝文結合」等面向為原則。 接著,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夏德美研究員從中華文化的視野對人間佛教的價值、內涵以及貢獻做出分析。夏老師強調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