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5/22 修 一、宗旨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以下簡稱本院)為推動有關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之研究,加強佛教之跨領域對話和創新思維,同時增進宗教與學術上的交流與合作, 進而保存人間佛教弘法史料,並儲備人間佛教研究師資,茲受理國內外各大學或獨立 研究機構之研究型學者來本院進行專題研究,特訂定本辦法。 二、研究範圍 歡迎從不同主題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
4月1日「金剛經的無住觀」線上播出
的啟迪上,或者是人心的撫慰,實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隨,尤其《金剛經》的無住觀,更是能讓修行者通透徹悟,身心放下的關鍵妙義。 覺誠法師是人間佛教的現代富樓那,不怕苦、不怕難的行者。先是在天主教信仰為主的巴西弘法14年,籌建了南美第一大寺巴西如來寺,並推動「如來之子」,如今,在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弘法,每年舉辦的東禪寺過年燈會,參觀人數逾百萬人,而2月20日更曾前往阿富汗進行人道救援,悲心濟眾的心願體現無遺。 李四龍教授專長於中國佛教史、中國佛教哲學,長期關注佛教在世界各地的發展,並有《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學術形象與佛教源流》、《美國佛教──亞洲佛教在西方社會的傳播與轉型》等著作,是一位重視理論與實.....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4月1日線上開講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由闞正宗教授主講,簡瑞瑤教授與談 人間佛教研究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4月1日線上開講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4月1日線上開講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 您想瞭解星雲大師渡海來台的最初十年,是如何「十年磨一劍」規劃佛光.....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展現了什麼『張力結構?』」、「如何論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合理性、合法性?」、「如何因應人間佛教的發展困境及未來展望?」程恭讓教授將以深入而精譬的見解來解開疑難。 本次論壇具有五項特點「確立星雲大師弘法時間軸」、「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特質取向」、「提出星雲大師十大貢獻主張」、「論析星雲大師為佛教現代化第一人」、「提出星雲大師思想具有般若與方便不一不異之內涵」。將於3月1日晚上7:30開播,敬請密切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網站及FB官網。 課程影片:https://youtu.be/qUQ95ObFNko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將在今年展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高峰論壇.....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閩南佛學院等各大佛學院老師。重要著作有《正法眼藏》、《法華經研究》等書。 兩位主講人將從「《法華經》的思想特色」、「善巧方便對修行的啟發」、「如來使和善巧方便之間的關係」、「星雲大師如何體現善巧方便的弘法利生、教育徒眾」等面向,帶領大家深入學習《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8月1日晚上7時30分首播「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六堂課:「《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 什麼是「成佛的《法華》」?《法華經》善巧方便的真實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8月1日晚上7:30開播第六堂課:「《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由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
人間佛教的教義觀 4月1日播出
佛教的開放性和圓融性,正是能夠與世界各地文化相融和,而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的根本原因。 3月1日的第一堂「人間佛教的修行觀」,首播即掀起熱潮,一周內觀眾累計萬餘人次,遍及兩岸三地與歐、美、澳、非。此線上弘法新模式,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以論壇方式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每月1日晚上19:30-20:30進行不同主題的論壇,掀起人間佛教的新旋風,不容錯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藏經樓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所在地,旨在研究、教學、傳播人間佛教思想,此次線上論壇將從學術的視角,帶領大眾深入淺出認識佛陀的本懷。 課程議題依序為探討人間佛教的修行觀、教義觀、般若觀、佛陀觀、菩.....
7月1日「《阿含經》的修行觀」線上播出
讓法師,現任佛光山宗務委員、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畢業於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擔任會計師,後來調派美國任職。在佛光山休士頓中美寺遇見佛法,發心做義工,而後毅然而然放下高薪、走入佛門,加入人間佛教弘法者的行列。 另一位主講者陳永革教授,現任浙江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是著名的佛學專家,著述豐厚,對晚明佛學等領域有非常精專的研究。他的研究出入於儒學和佛學之間,用佛學的方法觀察近現代中國文化的問題,非常具有啟發性。 兩位主講人將從《阿含經》「經文特色及重要的思想理念」、「對佛教思想發展的影響」、「在修行上的啟發」、「星雲大師如何體現「以忍為力」的生命境界」等面向,帶領大家深入學習《阿含經》的內容.....
5月1日「般若心經的空有觀」線上播出
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也是漢譯大乘佛典中流傳最普遍的經典。「般若心經的空有觀」的課程,將從「般若經與《心經》的關係」、「《心經》的主題與結構」、「《心經》的核心思想」、「《心經》的教義思想在修行、弘法的運用」、「星雲大師如何體現空有不二」等面向,探討《心經》的思想內容,以及如何運用《心經》來解脫煩惱,讓生活幸福,生死自在安然。 主講人慧知法師,是佛光山優秀中青代的代表,師範大學體育哲學碩士。曾任三好體協擔任秘書長,推動體育弘法;同時也負責佛光山海內外寺院的建築,其中,佛光山藏經樓的建設,由星雲大師的指導,慧知法師執行,以經典的智慧來與實務印證,踐行佛法,對於《心經》有深刻的體悟。 另一位主.....
6月1日「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線上播出
「八識與無我的關係」、「星雲大師的無我觀」等面向,破除世間幻象的迷惑,放下人我的虛妄分別,體會空有不二、真空妙有的生命哲理。 主講人佛光山大陸地區都監妙士法師,自小在佛門成長,歷經佛光會社團、寺院住持弘法。在大陸弘法二十餘年,承擔建設佛光祖庭大覺寺的重任,在星雲大師的指導下,將大覺寺建設成鳥語花香的歡喜淨土,供養人間社會。 另一位主講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專長唯識思想、部派佛教、佛學日文、梵文。陳一標教授本來就讀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後來人生大轉彎,專攻哲學、佛學。 兩位主講者將從理論與實際事例,讓大眾理解心識的運作,掌握自己的起心動念,體認生命的無限。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6月.....
10/1線上開講《勝鬘經》的佛性觀
乘佛教在家佛教的代表作。 此次對談人之一的佛光山美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北京出生,為中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士以及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埃德伍玆分校企業管理碩士,擅長青年教育、情緒管理、親子關係及溝通,弘法足跡遍及各級學校。 程恭讓教授現為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院長,多年來致力推動兩岸佛教文化交流與人間佛教研究,著作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為中心》等重要學術著作。 「勝鬘經的佛性觀」為「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的第8堂課,此課程透過不同的網路平臺,讓全球各地人士透過同步學習佛教經典的要旨。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的「人間佛教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