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漢魏西晉為初傳期,其顯著特點是觀音菩薩名稱的傳入及 《光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出現,所修法門只是稱念觀音聖號,祈求觀 音保佑,解除現實苦難,尚未形成完整的觀音信仰體系,傳播範圍僅 限於以洛陽、長安為中心的中原個別地區。 第二、東晉南北朝到隋代為興盛期,其主要特點是在《普門品》 之外又翻譯出許多觀音類經典,神力保佑依然是主體的信仰形態,所 修法門雖仍以稱念聖號為主,但造像、禮拜、供養、誦經、念咒等修 持方式也日益流行起來,觀音信仰體系的基本框架業已形成,觀音信 仰已流行於社會的各個階層。 第三、從隋代到宋代為普及期,其顯著特點是大量觀音類經典的 譯傳,闡釋觀音信仰的著述紛紛湧.....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4月1日線上開講
的過程分成四大主題:「1939至1949年,大陸時期青年星雲佛教改革思想形成的過程」、「1949至1952年,青年星雲初到台灣的漂泊與定居,以及徬徨與探索」、「1953至1963年,青年星雲以雷音寺為中心,在宜蘭弘法的十年歷程」、「青年星雲宜蘭十年弘法事業的豐富與創意」。由此推知星雲大師十年宜蘭弘法的成功經驗,是爾後佛光教團走向全球化、國際化、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本書具有四大亮點:「首部考察佛光山開山前青年星雲大師弘法專著」、「珍貴的第一手史料見證青年星雲大師的弘法史」、「精彩呈現青年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改革與創意」、「記載1949以後台灣佛教史發展的重要文獻」。是研究二戰後台灣佛教發展變化的重要.....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佛光山梵唄讚誦團團長、以及各寺院住持等職。永富法師熱心佛教教育,擅長講經說法、戒會儀軌、淨土法門,尤其梵唄唱誦、音聲美好,度眾無數。 另一位與談人龔隽教授,現任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對中國佛教思想史及中國哲學史有很深造詣。龔教授在禪宗思想史、《大乘起信論》研究、佛教哲學等方面的著述非常豐富,對於人間佛教的發展與研究尤為關注。 這場論壇將探討「《維摩詰經》的思想特點」、「對佛教思想、修行,及佛教發展的影響」、「對《維摩詰經》不二法門的理解、體會」、「星雲大師對《維摩詰經》的體現與實踐」等面向。從理論與實務來認識「《維摩經》的不二觀」。敬請關注11月1日晚上7時30分首.....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線上論壇3月1日開播
0:30播出,課程主軸為當代人心思潮,帶領大眾深入佛法堂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藏經樓是佛光山人間佛教思想的重鎮,所以星雲大師於此設有人間佛教研究院,作為推動21世紀人間佛教思想的中心,繼往開來地為當代佛教留下歷史的見證。 「線上論壇將從學術的視角,帶領大眾深入淺出地認識佛陀的本懷。」妙凡法師指出,議題有人間佛教的修行觀、教義觀、般若觀、佛陀觀、菩薩觀、制度觀、建築觀、生死觀、念佛觀、淨土觀;以生活化、大眾化、現代化的方式,提供社會大眾認識理解人間佛教思想。 第一堂課將於3月1日開播,主題為「人間佛教的修行觀」,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及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暨佛光山人.....
10/1線上開講《勝鬘經》的佛性觀
各級學校。 程恭讓教授現為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院長,多年來致力推動兩岸佛教文化交流與人間佛教研究,著作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為中心》等重要學術著作。 「勝鬘經的佛性觀」為「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的第8堂課,此課程透過不同的網路平臺,讓全球各地人士透過同步學習佛教經典的要旨。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10月1日將講說「勝鬘經的佛性觀」,邀請佛光山美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以及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程恭讓教授在網上對談,並由渥太華佛光山住持永固法師主持。.....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圖說:「人間佛教的佛陀觀」,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與香港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廣興教授進行對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持人。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官網 新聞來源: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你想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畫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4堂課「人間佛教的佛陀觀」,將於6月1日晚上19時30分至20時30分播出,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與香港大.....
人間佛教的般若觀 5月1日中英文首播
圖說:「人間佛教的般若觀」邀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對談,由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主持。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官網 人間社 心曇 高雄報導 人間佛教的般若觀 5月1日中英文首播 test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三堂課「人間佛教的般若觀」將於台灣時間5月1日中午11時;美國PDT時間4月30日晚上8時播出,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終身.....
8月1日共同探索人間佛教的制度觀
學教授溫金玉進行對談,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 溫金玉受聘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主要研究範圍為中國佛教倫理及制度,其代表著作為《四分律釋譯》。他將依星雲大師的《僧事百講.道場行事》為中心,從佛陀制戒的理念,探討人間佛教的制度特色。 慧傳法師則將分享佛光山全球近300個道場的管理、運作經驗,以具體事例說明大師「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理念,訂定適合全球化、現代化的制度規章,從而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六和教團。 為了讓在疫情下大眾仍然可以聽經聞法,以佛法的正能量來面對生活,人間佛教研究院今年推出共十課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同步於youtube及Zoo.....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人間佛教思想第九堂課 9月1日線上播出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人間佛教思想第九堂課 9月1日線上播出 宋滌姬高雄報導 您想知道星雲大師的人格特質與其所樹立的典範價值嗎?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所著《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以專書探討這個議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將於9月1日線上播出的第七堂課,邀請陳劍鍠教授教授主講這本書的研究成果,顧偉康教授擔任論壇的主持及與談人。 《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共分十章,從「序說」開始,闡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性格與建立人間.....
【懷念星雲大師】第四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7月1日登場
研究院主辦,杜保瑞教授主講的「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杜保瑞教授是臺灣大學哲學博士,曾於台灣大學哲學系、華梵大學哲學系等校任教,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並擔任人文學院國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兼任上海抱樸講堂主講教授。主要研究先秦儒學、道家哲學、禪宗哲學、宋明儒學、當代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方法論等,著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爭——老子的智慧》、《陽明哲學與陽明文選》等近20本專書。 《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一書共十章,分別就星雲大師《往事百語》、《佛光菜根譚》、《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迷悟之間》、《八大人覺經十講》五部書作研究。提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