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林志欽擔任與談人。這堂課聚焦於人間佛教,探討天台智顗大師與佛光星雲大師古今兩大師如何承續佛陀關懷人間的教化,如何暢通佛陀度化一切眾生的本懷,以真正開展人人皆可如佛一般悟道覺證,身心自在、煩惱寂滅。 尤惠貞教授說明「佛陀本懷」是重視人世間真實生命的身心安頓、離苦得樂,終極目標是令一切眾生究竟了脫生死的束縛,這就是佛陀的本懷。而大乘佛教特重慈悲度化的菩薩道,更具體地展現自行化他的社會關懷精神與如實體證的實踐工夫,這就是藉由慈悲度化以暢通佛陀本懷。而「佛陀本懷」在天台智顗大師所開展的天台教觀,以及佛光星雲大師推行的人間佛教中,皆屬具代表性的核心概念。智顗大師與星雲大師.....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懷當代佛教與現代性議題的學者。 另外,漢傳佛教界較為少人專研的領域,如女性議題與佛教管理學議題,本次特邀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李玉珍教授。她對佛教女神信仰和台灣佛教女性修道者研究,已累積多年田調經驗與成果,將於本次會議中發表觀察到的台灣佛教現象。身兼大會發起人的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本身為彌陀淨土思想的追隨者與研究者,近年著力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思想研究,已經開設多年課程,取得不少企業家回響。 面對21世紀的科技發展,佛教應當如何運用數據資料庫,建立更快速的弘法效應。本次亦邀請長期致力於台灣佛教圖書館編目管理的香光尼眾佛教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釋祖道 Ma Hla Kyu 研究領域 緬甸佛教文化、南傳佛教止觀禪修理論 申請計劃 緬甸禪修中心的興起與發展 重要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 博士論文 緬甸孟族佛教文化變遷研究——以孟文碑銘與出土文物為中心 主要經歷 1. 國立成功大學外語中心兼任講師(2019/8-2021/7) 2.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21/11/1-2023/10/31) 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3年佛光山人.....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量的互動關係,以應對AI的挑戰。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姜美如同學做了題為《“佛光雲宇宙”的技術建構與情感認同研究》的發表。她指出,“佛光雲宇宙”以其虛擬實境交互方面的突出表現,打造了3D虛擬佛光山道場,不僅在技術上有領先優勢,在未來亦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人間佛教需要在科技弘法的基礎上,堅守佛教的超人間性,加強對“佛光雲宇宙”的監管,推進“佛光雲宇宙”的未來發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發展成“不分你我”,並將護法的重心放在弘法上,提出了引導僧、信二眾共同護法的系列觀點。大師的護法.....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堂課」,11月1日播出的第九堂課「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從理論與踐行這兩部分,解析人間佛教正是當代文明困境的一帖良方妙藥。這場線上講座由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翟本瑞教授主講,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段玉明擔任主持及與談人。 翟本瑞教授從韋伯所著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二書談起,韋伯比較了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儒教、道教、佛教等世界宗教,提出「只有基督新教能夠自發地展開現實世界的合理化,包括現代資本的開展、民主、法治、社會組織合理化的發展。」認為佛教「遁世、消極、與社會脫節,不能也無法與現代資本主義相容」。但亞洲四小龍掘起,讓學者重.....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八堂課「人間佛教開啓『生權』時代——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
滿中得以體現。「生權」圓滿的社會,才是一個理想的社會! 唐忠毛教授說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以服務社會,奉獻人群為志職,所以被現代社會所接受,人間佛教以五乘共法的人乘為基礎,先把人做好,進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最終趨向佛道。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dRl4gKlia_M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八堂課「人間佛教開啓『生權』時代——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10月1日線上播出。邀請叢書作者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講席教授李向平主講,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唐忠毛擔任主持人及與談人。講座緊扣「人間佛教與生命權利」為主軸,從.....
2023年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
網絡課程/日本授課 2023年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 ◆企業創始人或董事長 ◆任職企業高階管理人 ◆對中華文化管理有興趣 ◆不限地區、學歷、信仰 課程介紹 面對現代企業所發生的領導力及道德觀念問題,傳統文化應用於當代管理領域的價值逐漸受到關注。為致力於推展中華文化,貫徹「佛法生活化」的自覺管理理念,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於2021年創立「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 星雲大師指出:「現在世界上各大學所開的課程中,以『企業管理』為熱門學科。提到管理,佛教很早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職是,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思想的結合,能夠滿足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各行各業.....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9「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教學十堂課之9「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社會大眾 日 期: 11月1日(三) 晚上 7:30~8:30 主講人: 翟本瑞教授/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教授 主持人: 段玉明教授/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加入 Zoom 會議 https://reurl.cc/2Woq94 會議 ID:852 2740 1773 密碼:123456 YouTube 同步線上播出 :https://www.youtube.com/@hb-talks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九堂課,將邀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教授翟本瑞主講,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師認為傳統並不等於優秀,怎樣繼承優秀的傳統對佛教發展至關重要,從現代化的立場對傳統進行解讀至關重要。夏老師重點對星雲大師的「戒定慧」做了詳細的分析,「戒」即不侵犯,「定」指的是意志集中,「慧」即緣起中道。夏朗誦認為理解大師的思想可以進一步瞭解佛教的核心理論,這對學習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最後,由王雪梅教授從「自我」的角度對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進行分析。王雪梅老師認為佛教個體和現代文明有高度的趨同性,在群體中解讀個體對佛教的發展至關重要,王老師對大師書中的「自我」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並以此為切入點詮釋「回歸佛陀本懷」的意義,深入詮釋了人間佛教「人成即佛成」的內涵,最終揭示出佛教積極的、超越的.....
2024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訪問學人申請辦法
立研究機構之研究型學者來本院進行專題研究,特訂定本辦法。 二、研究範圍 歡迎從不同主題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國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職務二 年以上,或研究機構之專任助理研究員(或等同職務)以上。 (二)訪問學員:國內外大專院校之在學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 四、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