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
聯絡我們 台灣高雄佛光山 報名日期:自即日起報名至2013年12月10日止。 填寫「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觀察員線上報名表,大會統一寄發報到通知單。 報名費免費。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 觀察員報名 海內外學者 地址: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 Email: fgshbi@ecp.fgs.org.tw 電話: 886-7-6561921#1376~1379 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聯合各高校.....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 今佛館開幕
圖說: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今佛館開幕。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人間社記者 陳昱臻 大樹報導 圖說:主辦單位代表之一的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涂險峰。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圖說:大師與鄭阿財教授握手。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圖說: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讚嘆,此次文學會議在佛光山召開,不但是佛光山盛事,也是文學界的盛事。舉辦此文學會議,對佛光山而言是無上光榮。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以.....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星雲大師提出『回歸』,意在針對『偏離』。他要告訴世人,佛教不應該僅僅是香火經懺的佛教,不應該是商業買賣的佛教,當然也不是山林消極的佛教,更不應該是怪力亂神的佛教。星雲大師以他一生對佛教教法的深刻理解與實踐,提醒已發生分歧的佛教必須回歸佛陀本懷。」 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西安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在開幕式發言中對人間佛教及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發展做出的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從近代以來逐漸發展壯大的人間佛教,受到中國政府的認同,更受到佛教界的廣泛歡迎,並寫進中國佛教協會章程,成為當代中國佛教發展的第一方向。近代有太虛大師宣導人間佛教,但阻力重重,沒有成功;改革開放以後有趙樸初居士繼續大力推廣,因為.....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書院主辦,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承辦,自2015年首屆舉行以來,已成功舉辦四屆。該活動旨在闡揚中華文化,積極關懷人間,提升生活文化之理念,鼓勵碩博士生融合儒釋道思想,深入佛教研究及人間佛教研究,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 本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在同行評議遴選、開題報告會複審和論文發表會終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對論文寫作過程的全程跟進,增加了對研究機會和研究初稿的複審環節。開題報告會後,與會學生有一個月的時間修改研究計畫。研究計畫經複審後,方可進行論文寫作。本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的論文發表會將於年底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北京光中文教館執行館長慧.....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以在這書香味濃厚的環境中,創造一個不一樣的開題氛圍,希望大家積極學習,在3天2夜的共修共學中結一場善美的因緣。 開幕式之後緊接著進行了2場共11名學生的開題,內容涉及星雲大師的祈願文創作、情感觀與文學實踐、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形象的塑造、教育理念及教育實踐、講經策略、星雲大師體育弘法等,也有以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為例探討佛教參與社會教育,從藏經版本發展史的路徑切入研究《佛光大藏經》的編撰與星雲大師的編藏思想等多個議題。諸位指導老師從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和文獻輔助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建議。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除了讓青年輪番做開題報告外,還安排專題講座、綜合座談、參訪茶敘等.....
現代社會中的「人間宗教」 學者論壇即將登場
種樣貌。 論壇最後一天,安排一場綜合座談「人間佛教與社會」,禮請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與召集人齊偉先副研究員,與學者一起座談交流。最後,邀請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分享世界神明聯誼會和佛館的宗教交流實踐經驗,為此次論壇畫下圓滿的句點。期望藉由此次論壇,增進學者與佛光山教團之間的交流,並透過論壇發表人分享田野調查內容與研究成果,促進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對於不同宗教現象的關注,從中思索宗教如何能以此形式存在於人間。 為尋求現代人類文明宗教互鑑的可能性,以增進人們對不同宗教現象的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多元宗教與社會」研究小組成員合作,將於5月1至3日在佛光山藏經樓法寶堂、.....
馬丹陽的宗教實踐及其文學創作
《星雲大師全集》主題論壇(二)
星雲大師以佛法為體,文學為用,著書立作逾一甲子,解行並重的推動人間佛教的宗教實踐,學者譽為實用的佛教文學,因此,成就三百六十五冊的《星雲大師》全集,共三千餘萬字,十二大類,五萬條目,種類豐富、論述多元,堪稱人類文化史上最巨大的出版工程。 2017年5月16日,佛光山在藏經樓主殿舉行《星雲大師全集》新書發布會, 並於當日下午,分別於藏經樓主殿及法寶堂舉辦《星雲大師全集》主題論壇,禮請學者專家及社會賢達,談論大師一生的行佛事蹟。本學報特刊出論壇內容,讓讀者從不同領域,了解這套書的特色及對當代佛教與社會的影響,見證大師的智慧與貢獻。
主題演說之二: 佛光山是時代特色人間佛教的典範
人間佛教是太虛大師、慈航法師等一代高僧因應時代提出的主張,近百年來被海內外漢傳佛教普遍接受,不斷弘揚,現在更成為當代佛教思潮的主流。為了闡揚人間佛教,海內外舉行了許許多多學術研討會,追溯歷史,褒貶現實,可以說是汗牛充棟。以我的觀點來看,如果深入追溯歷史,會發現人間佛教思潮在百年之間已經無聲無息地發生了變化;如果客觀褒貶現實,也會發現由於傳播的區域不同,輿情不同,人間佛教的具體內容也在變化。因此,雖應一名,實則百變,籠統而言,有失詳查。且不說大陸的人間佛教與台灣的人間佛教從根本制度上就有很大差別,即便從佛法自身而言,內涵也多有依據和闡揚的不同。
人間佛教的生命關懷與人文療癒──以星雲大師談身心的安住為主的論析
人間佛教傳弘佛陀教化的修行法門,解決人心困惑、乃至關懷社會,對於身處多元而快速變化的社會中的人們,已然成為調適身心靈的重要法門;而其所以能顯現具體之成效,主要根源於人間佛教對於具體生命的關懷與人文的療癒。星雲大師在其論述著作與弘法講演中,時時強調人間佛教以人為本,而每一個人的身心是否能安住為社會安定的根本,因為人人身心安住,才能安身立命、自覺覺他,進而安定社會。因此,憑藉佛法令社會大眾身心安住,乃是顯現或證成人間佛教的實質意義與效能的最直接途徑。 本文以星雲大師所說的《星雲法語3.身心的安住》為主要所依,同時參照大師其他相關之著作論述,主要之關懷在於論析大師對於眾生如何安定自我身心的開示與引導,並由之以彰顯星雲大師弘法利生的慈悲喜捨,進而開展揭示人間佛教所蘊含的生命關懷精神與人文療癒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