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7國60位學者齊聚探討人間佛教
展有重大意義,為此,人間佛教研究院近3年策劃一系列活動,最重要是人間佛教座談會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人間佛教座談會暨今年6月首次舉辦30位學者參與,到此次60位學者參加研討會,從人數及論文數增多的數據,代表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認識與理解,在學術界達到更多共識。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賴永海教授遠從大陸趕到座談會,他提及,與海內外學者歡聚研討人間佛教,特別是人間佛教實踐的理論,可謂因緣殊勝機會難得。人間佛教在大陸不論是學界、教界,甚至是政界,人間佛教儼然是當代佛教的主流,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最具影響力及代表性的領袖人物。他以宜興大覺寺舉辦首屆素博會為例,當時他問大師要不要組團來.....
賀!陳登翔助理研究員論文獲刊《臺灣社會學刊》第76期(TSSCI第一級核心期刊)
https://www.tjs.org.tw/page.php?menu_id=7&blog_class2_id=123&blog_id=516 賀!陳登翔助理研究員論文獲刊《臺灣社會學刊》第76期(TSSCI第一級核心期刊) Abstract|The Objective Hermeneutics, a methodology pioneered by the German sociologist Ulrich Oevermann, and the Sequence Analysis process based on this methodology, req.....
論《佛教叢書9‧藝文》的選文標準及思想內涵
《佛教叢書》由星雲大師編纂,希望人們能通過這套代表性叢書完整了解佛教的思想體系,其中《藝文》是佛教文學選本。與歷代的佛教文學選本相比較,《藝文》有鮮明的特點,星雲大師的選文標準體現了他的佛學思想和文學觀念。本文擬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藝文》的文獻來源,其中的作品大部分出自僧侶之手,還有不少非僧人作者,但作品被收入佛教典籍;另外有一部分作者既非僧人,作品也未被收入佛教典籍。二、《藝文》的選文標準整體而言體現了佛法世法的圓融,大部分作品展現佛理;少部分關乎世俗倫理;藝術價值、能否流傳也是他的選文標準。三、《藝文》作品體現的人間佛教思想,通過具體文本,分析其中涉及的苦、忍辱、孝等人間佛教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