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代開始萌芽的、宣傳女性 觀音身世的妙善公主的傳說,經元代的加工完善而定型,並迅速普及, 女性觀音信仰成為漢傳佛教觀音信仰的主流,與此同時,中國式的 “三十三觀音”等造像作品紛紛出現,中國的觀音主道場普陀山逐漸 成為朝拜的中心,觀音信仰成為民間宗教的一個主要崇拜對象,漢傳 佛教觀音信仰的外在表現體系最終形成。 4 第五、民國以來為轉型期,主要特點是觀音信仰與現實人生的結 合更加密切,於是從原來純粹依靠觀音的被動型修行實踐發展成依賴 觀音的同時效法觀音的精神與行為,人人爭作觀音的主動型修行實踐, 觀音宗教文化和觀音世俗文化得到進一步弘揚。 三、兩重文化結構.....
型學者來本院進行專題研究,特訂定本辦法。 二、研究範圍 歡迎從不同主題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內涵,例如: 1、義理內涵與思想體系 2、建築理念與空間規劃 3、修持實踐與解脫道 4、文學理論與講演特色 5、早晚課誦與法會儀軌 6、人間佛教生活禪 7、生活行儀與人生儀禮 8、多元宗教信仰交流 9、生死學與生命觀 10、以音樂、藝術、蔬食、體育或科技等弘法方式 三、申請資格 (一)訪問學人:國內外大專院校之專(兼)任助理教授級以上,或專任講師職務二 年以上,或研究機構之專任助理研究員(或等同職務)以上。 (.....
第九集佛光山的故事 【大佛城1】
線上閱讀 大師說:「開山初期,我住在西邊的房子,有一天晚上,大約九點鐘的時候,坐在屋頂的陽台上透氣、乘涼,突然東山地區一道金光出現。心想,哪裡來的光,佛菩薩指引我要到那裡去開發,讓佛光普照!」想了解大佛城興建因緣,請點閱:https://reurl.cc/N49GQx 第九集佛光山的故事 【大佛城1】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4月1日「金剛經的無住觀」線上播出
者。先是在天主教信仰為主的巴西弘法14年,籌建了南美第一大寺巴西如來寺,並推動「如來之子」,如今,在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弘法,每年舉辦的東禪寺過年燈會,參觀人數逾百萬人,而2月20日更曾前往阿富汗進行人道救援,悲心濟眾的心願體現無遺。 李四龍教授專長於中國佛教史、中國佛教哲學,長期關注佛教在世界各地的發展,並有《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學術形象與佛教源流》、《美國佛教──亞洲佛教在西方社會的傳播與轉型》等著作,是一位重視理論與實踐並行的人文學者。 對於《金剛經》的無住觀,要如何才能解行相應,透過二位主講人的對談,將會有精彩的實證體悟分享和學理剖析,精進道業的法緣大眾,屆時敬請準時收看。 2022.....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聲聞弟子與菩薩,共同討論大乘菩薩的思想與修行法門,特別著重在「不二法門」上。《維摩詰經》所倡導的「唯心淨土」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具有重大的影響與啟發。 與談人永富法師,現任香港佛光道場住持,同時也是港澳深總住持。在佛光山經歷佛光山叢林學院學部主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佛光山梵唄讚誦團團長、以及各寺院住持等職。永富法師熱心佛教教育,擅長講經說法、戒會儀軌、淨土法門,尤其梵唄唱誦、音聲美好,度眾無數。 另一位與談人龔隽教授,現任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對中國佛教思想史及中國哲學史有很深造詣。龔教授在禪宗思想史、《大乘起信論》研究、佛教哲學等方面的.....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線上論壇3月1日開播
薩觀、制度觀、建築觀、生死觀、念佛觀、淨土觀;以生活化、大眾化、現代化的方式,提供社會大眾認識理解人間佛教思想。 第一堂課將於3月1日開播,主題為「人間佛教的修行觀」,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及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程恭讓教授,依據〈佛陀教法思想之根本宗旨是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之辯證統一--《雜阿含經》義理辯證之一〉,探討人間佛教同時重視現世、後世的安樂及究竟解脫的思想。請大眾務必把握機會,前往YouTube、騰訊平台收看,相關訊息密切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網頁。 圖說: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線上課程,將於3月起每月1日播出,邀.....
7月1日「《阿含經》的修行觀」線上播出
「《阿含經》的修行觀」,邀請慧讓法師、陳永革教授主講,主持人慧功法師。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阿含經,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報導 7月1日「《阿含經》的修行觀」線上播出 想知道佛陀如何指導弟子們從掃地中修行、生活中覺悟嗎?請讀《阿含經》。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7月1日(五)晚上7:30開播第五堂課:「《阿含經》的修行觀」。邀請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以及浙江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陳永革教授主講。主持人為佛光山三好體協副秘書長慧功法師。本場論壇將從經文與實例,帶領大家走入《阿含經》的修行法門。 《阿含經》是佛門最早結集的經典,.....
9月1日「《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線上播出
覺容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李芝瑩教授主講 經典十堂課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妙慧童女經 人間佛教研究院 9月1日「《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線上播出 9月1日「《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線上播出 想知道佛陀如何以深智妙慧來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嗎?《妙慧童女經》中有答案。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9月1日晚上7:30首播第七堂課:「《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由佛光山惠中寺監院如瑄法師主持,佛光山歐洲教區總住持覺容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李芝瑩教授主講。 《妙慧童女經》出自《大寶積經》第九十八卷,經文敘述妙慧童女的故事。妙慧八歲時,向佛陀提出十個攸關人生修行的大哉問.....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教菩薩觀》等專著的李利安教授將圍繞中國觀音信仰的體系,剖析涵蓋半個亞洲的觀音信仰,其歷史發展演變、蘊藏的文化結構,並依據《法華經》、《華嚴經》等內容,介紹觀音信仰的各種不同形態。 覺培法師則強調「菩薩道」是一條覺悟有情的修行之路,而人間佛教的菩薩觀,必須在生活中實踐、印證,調伏剛強難化的各種習氣煩惱。就如星雲大師開創佛光山及佛光會,奮鬥一生,將佛教帶入五大洲,正是以菩薩願力,帶來今日佛教國際化之成就,這就是大眾修行菩薩道的楷模。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以線上論壇方式進行,每月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進行異地連線,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讓大眾可以突破疫情的隔離,超越時空同堂共修,以學佛.....
9月1日穿越古今的「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將於9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第七堂課「人間佛教的建築觀」,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與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研究所教授段玉明穿越古今,為大家導賞自佛陀時代至今佛教建築制式及弘法內涵的演變。 段玉明同時是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攻中國古代歷史、宗教歷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寺廟與中國文化》、《中國寺廟文化論》等,對寺院文化演變有深入研究,故將藉著對佛光山道場建設的考察,分析人間佛教道場建設未來可能的走向。 慧知法師是佛光山中青代的優秀代表,負責佛光山海內外寺院建築,曾在星雲大師親自指導下建成佛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