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9月1日穿越古今的「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將於9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第七堂課「人間佛教的建築觀」,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與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研究所教授段玉明穿越古今,為大家導賞自佛陀時代至今佛教建築制式及弘法內涵的演變。 段玉明同時是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攻中國古代歷史、宗教歷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寺廟與中國文化》、《中國寺廟文化論》等,對寺院文化演變有深入研究,故將藉著對佛光山道場建設的考察,分析人間佛教道場建設未來可能的走向。 慧知法師是佛光山中青代的優秀代表,負責佛光山海內外寺院建築,曾在星雲大師親自指導下建成佛光.....
2018神明聯誼會學術會議 深入探討神明聯誼會之意涵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所有幹部能夠看見神明聯誼會中的人間佛教精神。隨後介紹活動緣起,提及星雲大師在《百年佛緣》〈我與神明〉中提到,六十年前,大師每個禮拜六到城隍廟去講經說法,廟裡的人相當歡迎,且不反對佛教在道教的宮廟場所弘法。2011年12月25日佛館落成,在為期一個禮拜的落成系列活動中,隆重地歡迎了各地神明共襄盛舉。各路神明引領著各自的信徒,一路敲鑼擊鼓、浩浩蕩蕩地來到佛館,與佛陀結緣。「在尊重與包容下,各路神明與佛館開始有了交流、對話。」 而後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將人間佛教的思想普及,2014年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成立,串起了大師六十年的弘法、串起了社會、也串起了世界和平。法師並表示,此次研討會讓每.....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堂課」,11月1日播出的第九堂課「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從理論與踐行這兩部分,解析人間佛教正是當代文明困境的一帖良方妙藥。這場線上講座由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翟本瑞教授主講,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段玉明擔任主持及與談人。 翟本瑞教授從韋伯所著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二書談起,韋伯比較了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儒教、道教、佛教等世界宗教,提出「只有基督新教能夠自發地展開現實世界的合理化,包括現代資本的開展、民主、法治、社會組織合理化的發展。」認為佛教「遁世、消極、與社會脫節,不能也無法與現代資本主義相容」。但亞洲四小龍掘起,讓學者重.....
佛教三寶節首場論壇 探討佛陀的神、人定位
1949年發生國共鬥爭,慈航法師遭人密告附匪而蒙冤下獄;1952年遭逢白色恐怖,印順法師因《淨土新論》而遭到無情圍剿;1955年證光法師遭人誣指藏匿叛徒,也成為白色恐怖下的亡魂。 處於政治動盪不安、佛道教混淆不清的年代中,28歲的大師寫下了《釋迦牟尼佛傳》,目的就是希望能正本清源,讓大家明白佛教與道教、神壇、民間信仰的不同,從而堅定佛教的信仰,引導人人通往正確的方向,同時也為自己及他人樹立奮進的目標與學習的榜樣。「更重要的是,要還佛陀一個本來面目。」 透過修行 斷煩惱生死之流 「大師曾提到,要認識佛教,就要先認識佛陀,佛陀是人不是神的身分定位,對於修行有何重要意義?」對於如常法師的提問,心保和.....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社會學論壇團體照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人間社記者 張曉藝 上海報導 圖說: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何蓉教授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圖說: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李峰教授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圖說: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段玉明教授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圖說:清華大學哲學系聖凱法師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圖說:福州大學社會學系甘滿堂教授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本次論壇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中國社會學會宗教社會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來自.....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 今佛館開幕
召開,不但是佛光山盛事,也是文學界的盛事。舉辦此文學會議,對佛光山而言是無上光榮。 主辦單位代表之一的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涂險峰表示,中國宗教文學走過近百年歷史,但中國宗教文學理論體系並不夠完善,佛教及道教文學有深入探討的必要。他強調,中國宗教文學最具文學特色,有利於突顯中國傳統文學,然而中國宗教文學領域有無限探索的潛能,從冷門學科到今日有百位學者參與此次研討盛會,這是百年來無數前輩傳承的結果,一定會推出文學成果,更多的文學成就。 中央研究院李豐楙教授則談及,大師自年輕即對宗教研究及文學創作有所涉略, 另今日所有參加的學者都在創作宗教文史,我們在佛光山創造歷史,正如同大師在荒山創建人間佛國,這就.....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人間社記者 姜桂芹 四川報導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10月26日舉辦「《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論壇」,探討《全集》在大陸出版的重要意義。由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偉主持,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陳兵、佛教與社會研究院教授段玉明、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閔麗,以及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教授李利安、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院教授王雪梅擔任與談人。 陳兵說,佛教在明朝時衰落,20世紀以太虛大師為代表進行復興運動,到現代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發展。從《高僧傳》史料中,發現很少有僧人能將佛教推向社會,關注社會人生,而星雲大師在台灣推動人間.....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是脫苦、救苦的,是追求幸福安樂的宗教。 此外,與會學者並就人間佛教各個面向,請教星雲大師,如「持戒與契約的釐清」、「對大陸人間佛教有何評價和寄託」、「中國基督教未來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大宗教,佛教、道教應如何做來面對」等各種問題交流。 隨後由賴永海教授以「星雲大師與現當代人間佛教」進行第二場主題演說。賴教授強調,當代的佛教,不管是佛教界還是學術界,所具有的共識就是:1)人間佛教是現、當代漢傳佛教的主流;2)星雲大師是現、當代人間佛教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教授並表示,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不但讓佛教復興,起死回生,對於兩岸和平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 研討會負責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程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