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4月1日「金剛經的無住觀」線上播出
來西亞弘法,每年舉辦的東禪寺過年燈會,參觀人數逾百萬人,而2月20日更曾前往阿富汗進行人道救援,悲心濟眾的心願體現無遺。 李四龍教授專長於中國佛教史、中國佛教哲學,長期關注佛教在世界各地的發展,並有《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學術形象與佛教源流》、《美國佛教──亞洲佛教在西方社會的傳播與轉型》等著作,是一位重視理論與實踐並行的人文學者。 對於《金剛經》的無住觀,要如何才能解行相應,透過二位主講人的對談,將會有精彩的實證體悟分享和學理剖析,精進道業的法緣大眾,屆時敬請準時收看。 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二場,將於4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時間)開播,由佛光山星馬泰印教區總住持、.....
人間佛教的教義觀 4月1日播出
圖說:「人間佛教的教義觀」將於4月1日播出,由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文良教授對談。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官網 新聞來源: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的教義觀 4月1日播出 相關訊息連結如下: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二堂課「人間佛教的教義觀」,將於4月1日19:30播出,佛光山.....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圖說:「人間佛教的菩薩觀」由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覺培法師與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進行對談。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官網 人間社 心曇 高雄報導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五堂課「人間佛教的菩薩觀」,將於7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圖說:「人間佛教的佛陀觀」,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與香港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廣興教授進行對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持人。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官網 新聞來源: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你想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畫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4堂課「人間佛教的佛陀觀」,將於6月.....
人間佛教的般若觀 5月1日中英文首播
的菩薩思想〉,探討般若經典中「菩薩」的意義,而妙光法師將從佛光山的實踐面和經驗觀點來提供回應。 本堂課最大特色是,連同擔任主持的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在內,1小時的內容全以英文進行,對於歐美、大洋洲地區的觀眾而言,是一個大好的消息。而YouTube平台會提供中、英文字幕,Zoom平台則有中文同步口譯,務求使不同語種的觀眾,皆可聆聽法要,有所受益。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藏經樓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所在地,旨在研究、教學、傳播人間佛教思想,此系列線上論壇課程議題依序為探討人間佛教的修行觀、教義觀、般若觀、佛陀觀、菩薩觀、制度觀、建築觀、生死觀、念佛觀、淨土觀。將從學.....
11月1日人間佛教念佛觀 是心是佛話念佛
「人間佛教的念佛觀」,邀請陳劍鍠教授與滿謙法師進行對談。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11月1日人間佛教念佛觀 是心是佛話念佛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11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第九堂課「人間佛教的念佛觀」,本次邀請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與佛光山歐洲總住持暨台北道.....
10月1日人間佛教生死觀 出生入死好自在
圖說:10月1日晚上19:30播出「人間佛教的生死觀」,邀請南華大學教授慧開法師、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翠慧對談生死面面觀。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10月1日人間佛教生死觀 出生入死好自在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你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身為學佛者,應如何擁抱生命、解脫生死、熱愛生活?在疫情蔓延的當今,已成為廣受大.....
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 力求最佳譯文
a(佛經、經典)一詞何時置前置後,並以翻譯《般若心經》為例,有以中文音譯直接翻譯者,有將梵文「般若」在前、英文sutra在後者,或是全為梵文等3種情況,慧峰法師建議,應以能在英文字典查詢到的為主,有利歐美人士學習。 有人提問,有些佛學名相涵蓋多種含意,在漢語辭彙的表達中即已無法全面概括,此類佛學名相在英譯上又該如何解決?蘭卡斯特教授表示,比照中文音譯的原則,直接音譯。 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目前在新加坡、香港、菲律賓、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展開,各地區在當地成立團隊,舉辦翻譯培訓,各區負責人也會回佛光山接受培訓,將新的觀念技巧帶回。 辭典翻譯從語言學、哲學、佛學的角度著手,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其.....
分享跨文化思惟 妙光法師台中科大暢談國際觀
來西亞首相納吉、嚴長壽等名人的會面中,他體會到如何重視每個因緣,向對方展現「尊重與包容」。善知識無處不在,學會看見對方的優點,自己便已成長。 妙光法師進一步分享,「走出去」是為了把因緣帶進生命裡。他以歐美各大學講座、菲律賓及印度的生命教育為例,在當地弘法,同時把各國青年帶回佛光山參加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提供國際交流平台,擴展青年的國際觀及人脈。此外,在菲律賓徧鄉弘法時遇上菲律賓宿霧聖嬰節,邀請聖嬰節第一名的團體來台,參加佛陀紀念館的世界神明聯誼會。妙光法師總結時指出,人生是一成的遭遇加上九成的態度,勉勵大家透過行動擴大因緣,創造夢想人生。 兩小時的講座現場反應熱烈,師生們全神貫注聆聽。觀眾表示.....
台灣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 開幕研討會隆重舉行
時。如今由佛大楊朝祥校長和南華大學林聰明一起推動的佛教研究中心,萬分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重視。 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說,佛光大學以人文社會科學爲特色,還有臺灣唯一的佛教學系博士班,有能力承擔重責大任。他說,歐美對於南傳佛教研究較多,但漢傳佛教的國際學術研究屬於弱勢,佛光大學在佛光山的支持下,成立和學院同樣等級的一級研究單位,將透過海外通訊研究員針對漢傳佛教進行跨國學術研究,持續透過國際研討會和發表論文,使佛光大學成爲國際佛學研究的重鎮。 星雲大師進一步說,人間佛教一切以人爲本,就是從出生、修行、說佛、成道皆在人間,就像當年國際佛光會成立的目的,就是將佛教從玄談轉型成爲實際服務。 星雲大師說,中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