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教授從韋伯所著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二書談起,韋伯比較了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儒教、道教、佛教等世界宗教,提出「只有基督新教能夠自發地展開現實世界的合理化,包括現代資本的開展、民主、法治、社會組織合理化的發展。」認為佛教「遁世、消極、與社會脫節,不能也無法與現代資本主義相容」。但亞洲四小龍掘起,讓學者重新反思韋伯的學說。 翟教授研究發現不少西方看似合理論的系統,在東亞社卻出現乖隔。西方經濟學說人的欲望無窮,而資源有限,如何讓欲望合理化、最大化,就是經濟學的重點。然而近來聯合國推動淨零碳排,這是因超限利用地球資源所致,又如貧富差距擴大、壓縮了許多人的生存權.....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人間佛教研究院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人間社記者 陳肯 香港報導】 「永續經營」對現代企業有什麼影響?企業又該如何做到「永續經營」?為企業家提供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以期實現企業的「永續經營」,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佛光山法水寺與佛光山本栖寺協辦的第三届「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於10月20日晚舉辦線上開學典禮,匯聚全4個國家地區、14個城市,18名企業菁英出席典禮。 開學典禮邀請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佛光山.....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八堂課「人間佛教開啓『生權』時代——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
點化了人間佛教的要旨,也就是生命智慧是每一位信仰者、實踐者應自己去把握的生命自由,也是生命主體的自我覺悟、自我解脫與自我神聖。 從近代佛教發展史的視野,人間佛教要和社會密切結合,人間佛教發展的神聖性、現代性、社會性,也在生命的平等、自由、圓滿中得以體現。「生權」圓滿的社會,才是一個理想的社會! 唐忠毛教授說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以服務社會,奉獻人群為志職,所以被現代社會所接受,人間佛教以五乘共法的人乘為基礎,先把人做好,進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最終趨向佛道。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dRl4gKlia_M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研究員參與座談,線下30餘位碩博研究生及兩岸四地39位聽眾線上參加了此次論壇。 李利安教授認為回歸佛陀本懷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理論評估、分析、把握的過程,是一個傳統和現代有效對接的過程,更是現代人在現實中彰顯佛教精神的過程。 首先,由妙凡法師對星雲大師的佛陀本懷思想進行介紹。妙凡法師介紹了《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的緣起,又從宇宙觀、人生觀、社會觀三個方面對本書的書名進行了詮釋,接著從弘法觀、教義觀、佛陀觀三個方面強調人間佛教的思想史是繼往開來的過程,最後強調回歸佛陀本懷,就是去繁瑣化和神秘化,從遠離世間到回到人間,把未來成佛回歸到當下覺悟的過程。 同時,妙.....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過度焦慮,要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繼續成長,這才更重要。 李利安教授充分肯定參會學生的學術熱情與專注態度,同時囑託同學在研究過程中既要深入把握佛教思想精髓,更要注重學術研究與時代需求的結合,推動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滿蓮法師鼓勵在座學子當把握當下體悟無常真諦,祝願學子如蓮蓄力待時綻放,期待來日盛會重逢得見智慧花開。 妙凡法師認同嚴師出高徒的重要性,老師們對同學的嚴厲批評實際上蘊含著愛與慈悲。作為青年學者,有更多的人指導和點評才是進步與向上提升的重要基礎。同時認為學術研究應與生活緊密相關,應將個人生命與學術合一。鼓勵大家依靠自己的慈悲、智慧和努力,活出自己的光芒。 2025年3月29日至30.....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頒發 22位碩博俊彥獲獎
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說:「一支筆可以興國,一支筆可以讓佛教復興,這份獎金也是一份責任,各位碩博士身負研究佛教的重任,希望今後各位為創造一個歡喜人間繼續做好佛教研究工作。」程恭讓教授則舉辦《現代佛教的精神》講座,從佛法化、中國化、全球化三個方面來講述當前佛教研究與發展的現狀。 參加發表會的每位碩博士均提交了優秀的學術論文,他們擁有不同的專業背景,以不同的視角對人間佛教展開深入研究,涵蓋佛學、儒學、社會學、傳播學、文學等多學科領域。在為期一天半的發表會上,程恭讓教授、王雪梅教授對每一位學子的論文仔細評審,除了對其優點給予肯定,也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教授認為,此次獎學金對各位碩博士來講,.....
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7國60位學者齊聚探討人間佛教
賴永海教授遠從大陸趕到座談會,他提及,與海內外學者歡聚研討人間佛教,特別是人間佛教實踐的理論,可謂因緣殊勝機會難得。人間佛教在大陸不論是學界、教界,甚至是政界,人間佛教儼然是當代佛教的主流,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最具影響力及代表性的領袖人物。他以宜興大覺寺舉辦首屆素博會為例,當時他問大師要不要組團來,結果素博會人潮一日5萬人,這是有目共睹的盛況,可見大師有能量成就這番功德,這也是學者建構問題的重要切入點。 中央大學中文系萬金川教授讚嘆佛光山做事非常積極,從上次6月舉辦座談會至今,12月再次舉辦,尤其看見與會學者除了研究人間佛教方面外,另有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專業領域專家,從各面向了解人間佛教發展,.....
蘭卡斯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 英文原文版 8月推出
《邂逅佛教》不僅深刻闡述佛教核心教義,更是一部將佛法義理融入現代生活的思想與實踐指南。教授以充滿智慧與慈悲的文字,引領我們將恐懼轉化為安然。 蘭卡斯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 英文原文版 8月推出 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編輯出版,今年8月推出英文原文版,明年再版中文譯本,期待能與中文讀者共享這份珍貴的智慧。 蘭卡斯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 啟發人生智慧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中,人們該如何應對生老病死的生命課題?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
「MITRA」問世 柏克萊大學與佛光山合作研發AI佛典翻譯利器
翻譯(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時期等各個階段,包含Google翻譯等工具的問世。此外,他簡介MITRA的三大核心功能:1. 機器翻譯:翻譯梵藏漢等古典語言,以及英漢日韓等現代語言。2. 語義搜尋:使用現代語言查詢古典語言資料庫 ,例如搜尋現代漢文,可得到文言文的答案。3. 教育應用:MITRA能分析梵文的語言結構及規則,方便語言學習。 此外,Nehrdich博士對比了MITRA和其他常用的AI翻譯工具。MITRA 的資料庫收藏了梵、巴、藏、韓、英、漢等古典語言及佛學用語,能同時處理不同語言的請求並進行多語言翻譯,例如佛學中文英譯、漢譯藏、或藏譯漢等,特別是藏英和梵.....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佛光山簽署合作協議,攜手開發佛教AI翻譯軟體
多語言佛教文本翻譯,並在BLEU及chrF++等AI評鑑平台上取得出色的評分。 Kurt Keutzer博士更表示,很榮幸有機緣可以和佛光山合作佛典翻譯與AI應用的項目,讓佛法在全世界的流傳更為廣大。現代技術和AI可以明顯提高翻譯效率及準確性,利用優質的數據資源,可以取得比傳統翻譯流程更好的效果。同時它能夠擴大知識和思想的傳播範圍,使更多人能夠接觸重要的佛教資源。 簽約前由Sebastian Nehrdich博士說明MITRA翻譯準確度的評鑑標準、介紹團隊、數據的分析及雙方合作的具體範圍及成果。妙光法師則介紹佛光山翻譯團隊及目前正進行佛光大辭典、《星雲大師全集》的翻譯內容,希望未來利用AI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