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普照三千界」的願力,以推動文化教育的方式,將佛法回傳印度。 邱教授說明中國從唐代開始,就有佛教回傳印度的紀錄,但這些回傳還不夠圓熟。邱教授又將當代斯里蘭卡的摩訶菩提會以及印度安貝卡「新乘佛教」運動,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傳印度做比較。摩訶菩提會雖在地理、文化、語言上有優勢,但弘法經驗較為欠缺。安貝卡帶領民眾大規模集體皈依,40年間,佛教徒增加了 612萬人,但這是為了提高印度低種姓的地位而採取的政治社會運動。星雲大師回歸佛陀對人間的深切關懷,實踐佛教文化的現代轉型和全球傳播,以豐富的弘法經驗,推動契理契機的佛教,將人間佛教回傳印度,落實本土化,是漢傳佛教當代圓熟後的現象。 邱教授認為「本土化」是.....
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開幕式貴賓。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圖說:青年博碩士生學習觀摩。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由上海大學文學院和台灣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10月28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盛大開幕。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主持,上海大學副校長段勇、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王志遠、中國.....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 她強調,人間佛教應積極關懷人間社會事務,包括文化、教育、環保,乃至政治方面,推動社會的淨化。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從一則富有哲理的故事展開,生動展現了佛教哲理的深切思考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社會關懷,人間佛教的社會理念即為佛陀本懷的社會關切。 作為宗教學與社會學的交叉學科,宗教社會學不僅是古典社會學的重要領域,在當代中國也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透過對中國佛教及其信仰方式變遷的考察,以此為線索,重新檢視佛教思想變遷、社會實踐、組織互動、信仰規則,既可豐富宗教社會學理論的中西對話,也能為宗教的社會治理提供解決方案。本次論壇的討論共持續一天半的時間,與會學者的學術論文主要集.....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關鍵所在,她提及為什麼高薪無法留住企業員工,如何幫助員工做好生命管理,才是公司經營的成功之道,把員工照顧好,才是公司最大的紅利。 學員代表青樺視覺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青樺與先生都是虔誠信仰的佛光人,為響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法生活化,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五和塔「喜慶之家」服務三年。蔡青樺表示,能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聆聽頂級名師的教誨,期許自己把握因緣,努力精進。 學員代表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董事長賀惠山提到創業三十年,時常思維如何藉助佛陀的般若智慧,提升教育理念,把佛陀的慈悲與方便運用在教學和管理當中。賀惠山長期待通過課程學習,掌握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為社會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學員代表廣東.....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圖說: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開幕,兩岸三地學者專家齊聚一堂。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人間社記者 顏峻、黃凱 上海報導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由上海大學文學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6月2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盛大開幕。本次會議主題為「人間佛教與人生修持」,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教.....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中華文化與人間佛教」論壇 武漢大學文學院召開
師透過「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與「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四給」,來幫助人們促成「自心和悅、家庭和諧、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五和」人生。 王先霈教授首先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實踐對文學理論學科建設的啟示」進行發言。王先霈教授指出,星雲大師是佛教大師也是成功的文化傳播者,他的文化傳播經驗對於我們的學科發展有啟示作用。主要表現在三方向:一、學科建設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融合眾說、力求圓通、力避褊狹,不要一貫的追求片面的深刻。二、人文主義學科應該以人為中心,佛學不是神學,而是人學,人學幫助人們安頓自己的心靈,星雲大師的佛學具有人學的意味。我們的人學就更應該有鮮明.....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師隨後播放了播放了星雲大師談論人間佛教的精彩視頻,希望學子能夠借此開示,在寫作中豐富生活與智慧,做一個對社會有承擔力的知識份子,讓這一代年輕人變得更好,讓中國變得更好。 開幕式結束後,程恭讓教授作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專題演講。程教授通過回顧他研習人間佛教思想的學術歷程,結合自身多年研究的心得體會,分享了他對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深度解讀。他認為,佛教經典的研究離不開當代人的世界觀、知識結構與現實問題。以此研究古典,就產生了這樣一種可能性:當代人研究的問題,是不是古典中真正討論的問題?對於佛教經典的研究,應當遵守語言學、思想史等的嚴格方法,同時不能帶著妄念解讀古代問題。程教授隨後分享了.....
日本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開啟東亞佛教研究新里程
文良教授表示,當年深受木村教授「東亞佛教視野」理念所啟發,萌生了三個理想:第一、搭建一個讓中日韓聯手推進大乘佛教研究的平台;第二、推進東亞佛學人才的共同培養;第三、中日韓三國學者聯手撰寫東亞佛教史。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國際化理念支持之下,理想得以實現,期許未來東亞佛教研究能到達新的高度。 青山學院大學陳繼東教授長期關注近代佛教的研究,高度肯定研究中心的成立對於日中佛教交流具有劃時代意義,「以漢傳佛教為基礎的研究中心,能夠在日本成立,這在近代佛教史、日中交流史中,可謂前所未有」。陳教授更表示,在退休之前,願意積極投入中心的運作,協助研究中心建立穩固的基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座談會基調講演 闡明佛光宗學之十大貢獻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座談會基調講演 闡明佛光宗學之十大貢獻 結集人間佛教十大貢獻,開創佛光學現在與未來的鉅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5月10日正式發布和舉行座談會基調講演。晚間於雲來集,與會學者探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思想脈絡與貢獻,也肯定此套書展現佛光弟子集體創作力量,衷心表達人間佛教法脈能如燈火相續而不滅的期盼。 基調講演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持人,發表學者依序為南.....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激盪智慧火花
圖說: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圖為開幕式。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人間社記者 妙普 江蘇宜興報導 圖說: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歡迎各位學者與會。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圖說: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程恭讓教授。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圖說: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圖說: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