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2017/10/29
人間社記者 顏峻、黃凱 上海報導
圖說:開幕大合照。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開幕式。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上海大學音樂學院狄其安教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陳永革教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青年博碩士生學習觀摩。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北京大學李四龍教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王志遠。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左起:上海文學院院長張勇安、佛教在線總幹事安虎生。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上海大學副校長。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左起: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王志遠、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圖說:開幕式貴賓。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由上海大學文學院和台灣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10月28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盛大開幕。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主持,上海大學副校長段勇、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王志遠、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佛教線上總幹事安虎生、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張勇安、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以及來自海峽兩岸多所著名大學近40位學者和部分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博碩士研究生等近百人出席。

 

在開幕式致辭中,大會總召集人程恭讓教授回顧「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自2013年第一次舉辦以來的發展歷程,指出以往幾次研討會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各方面、近現代人間佛教的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研討,並取得豐碩成果。這些成果為豐富當代中國佛教的思想論述、深化對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理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屆研討會一方面繼承深度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會議傳統,同時將以「佛教社會化」為主旨,與會的專家學者將就佛教思想信仰的社會性、現代人間佛教與社會的關係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開幕式後,樓宇烈為大會展開《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質》主題演講。他提出佛教有兩個特點,一是主張緣起論反對神創論,一是主張人的命運由人創造。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是因為在發展中逐漸失去自身特色而導致,所以一些佛教學術研究一味追求印度佛教「原意」的做法是不恰當的。中國佛教的研究要「去印度」,這並不是否定印度佛教,而是要弘揚佛教的根本傳統、中國佛教的優秀傳統。

 

那麼,中國佛教的特色是什麼?樓宇烈認為太虛大師「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的判斷非常準確,其實生活中處處有禪,時時有禪。他進一步提出來源於禪宗祖師的三步修行次第,即「做本分事」、「持平常心」和「成自在人」,顯然,禪宗把大乘佛教以來打破出世與入世隔閡的思想,真正落實到生活之中。很多人懷疑人間佛教是不是把佛教神聖性降低了、世俗化了,樓宇烈認為,這是用西方宗教理念認識佛教的結果,西方文化把神聖性和世俗性對立,其實中國是「人聖性」,在生活中達到人聖,達到人聖性和生活化的一體性。所以研究中國佛教,不能離開人間佛教的特色,這才是中國佛教的根本所在。

 

上午第一場研討會分A、B兩場舉行,在A場研討中,四川大學鄧子美教授發表《人間佛教與當代多元文化社會——略論囿于傳統之思維》一文,指出「傳統」是人類價值之源,但是同樣具有不可靠性,導致了當代價值的迷惘和紛爭。進而審視全球各大主要文明,並依據太虛大師、星雲大師的思想,指出「交流」與「教育」兩條解決之道,尤其是可以超越傳統的「佛陀教育」。

 

華東師範大學唐忠毛教授發表《人間佛教的「現代性」與「傳統性」——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提出佛教中存在「人間性傳統」與「超越性傳統」,人間佛教既有現代性,又有傳統性。進而指出,現代性其實可以理解為現代人的根性,人間佛教的現代性特質屬於「理性」,既是中國佛教現代化發展的特質,也是因應現代人的根性。人間佛教隨順理性,要理直氣壯地承認,這恰恰是基於佛陀本懷而做出的隨順「理性」的態度。

 

佛光大學謝大寧教授發表《人間佛教必須要回答的幾個思想問題》,提出中國古代「山林佛教」的產生並非因為教理問題,是受制於各方面的約限而產生。但是當代「山林」從某種意義上說已不存在,即社會整體俗世化。故而人間佛教必然要面對三個大問題:一是悲心是否可以內涵於菩提心,二是佛教如何和理性化、知識化的架構脈絡相融,三是佛教該如何更好地處理情欲的問題。

 

浙江工商大學丁建華老師發表《基於空有之爭維度的人間佛教研究》,詳細梳理了佛教史上的空有之爭,提出在佛教根本教義的探究中,空有之爭呈現出人間與佛教的張力,並指出人間佛教可以視為「空有之爭」在近代的一種呈現方式。

 

揚州大學樊沁永老師發表《權變與善巧方便——佛教漢譯的文化攝受與抉擇》,從文字源流角度梳理了「權變」和「善巧方便」兩個概念的漢語基本意涵,然後從儒家內部梳理了權變概念的主要思想,並通過佛教翻譯過程中「權巧方便」與「善巧方便」的抉擇,考察中華文化攝受印度佛教問題,進而探究權變與善巧方便概念的儒佛異同。

 

在B場的研討中,台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系尤恵貞副教授發表《佛教經典詮釋的現代意義與生命教育義涵》,結合其從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踐經驗,從生命關懷的角度,探討佛教經典的現代詮釋與生命教育之間的關係。

 

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發表《從勝鬘經看佛教的社會思想理論》,以印度三世紀中期的大乘佛教經典《勝鬘經》為中心,通過對該經所包涵的豐富深刻的佛教社會思想理論的梳理和研究,探討了佛教傳統經典與人間佛教的互動關係,以及近現代人間佛教在推動佛教轉型過程中的「社會思想」、「社會理論」和「社會化」問題。

 

南京大學常紅星博士發表《人間佛教兩性平等思想研究》,梳理了自太虛大師宣導人間佛教以來,兩性平等問題在佛教界所引起的關注與討論,以及在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所取得的成績和影響。

 

如實佛學研究中心趙梅軒研究員發表《悲華經》的穢土思想對「人間佛教」的實踐》,通過對《悲華經》所強調的穢土成佛思想的研究,認為《悲華經》可以對人間佛教的發展提供經證與實踐上的引導意義。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王彬副研究員發表《菩薩行的現代轉型——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為中心的探討》,認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現代化」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即「改變疏離大眾型的佛教、落實信仰生活化的佛教」,「改變精英學術化的佛教、推動宣教通俗化的佛教」,「改變封閉局限性的佛教、實現文教開放性的佛教」,「改變性別歧視性的佛教、宣導女眾平等化的佛教」。

 

此次研討會共安排4場次研討,將於10月28日、29日分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和上海大學舉行。除了論文研討,還安排主題演講、茶話會和參觀上海大學等活動,期為與會專家學者提供充分交流學習的機會。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