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現在,星雲大師強調回歸佛陀本懷,關注人間,關注生命,極具時代意義。在後疫情時代,人類急切地需要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質和存在,從佛教中汲取智慧,思考並尋求現實生命的人間佛教應對措施,尤為重要。作為正在發生的歷史文化現象,人間佛教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潛力。本次論壇將有諸多青年學者對此進行深入探討,體現了他們緊跟時代話題、學術前沿的敏銳性。李利安教授希望年輕學子們關注人間佛教,傳承中華文化,也通過論壇的機會進行學術訓練,開拓智慧,在現實和學術中提升才華,增進品德。 接著,三位嘉賓依次致辭。程恭讓教授認為,本次論壇舉辦有「舉辦、寫作、疫情和線上發表」的「四不易」。但是,就像人間佛教獎學金創立之初星雲大師所指.....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寺院空間形態的完美結合,展現了宗教場所空間設計的多元化理念。 佛光祖庭大覺寺職事知聞法師報告的題目是《星雲大師大陸弘法從藍圖到實踐——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中心的考察》,文章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考察中心,從歷史的角度,試圖分析大師早年在大陸的弘法經歷,以及對大陸弘法的藍圖規劃及其具體實踐。認為星雲大師通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動交流,對推動兩岸關係及合作交流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佛光教團在江蘇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對復興中華文化,弘揚人間佛教,頗有成效,具有指標意義。 王雪梅老師針對同學們的論文,表達了她對同學們的肯定與鼓勵,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議,並提醒同學們注意文章的相關細節,只有注意文本的發掘,才能使.....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的萬金川教授,長期致力於漢語系大藏經的比對研究,以及佛經語言學、梵漢藏佛典校勘等。 同時,佛教思想史專家邀請到大陸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主要從事中印宗教思想史,特別是佛教歷史與思想的演變發展。另有,長期鑽研天台哲學、華嚴哲學及詮釋學的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郭朝順教授,近年更創新性與西方心理學結合,將佛教與心理學作跨域的研究探索,也是本次會議發表的亮點。來自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教授,畢業於斯里蘭卡肯那尼亞大學巴利文暨佛學系,碩士是印度普納大學的梵文學研究所。他是少數鑽研南傳佛教語言學,又能兼研漢傳佛教思想史、佛教禪修理論,並關懷當代佛教與現代性議題的學者。 另外.....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釋祖道 Ma Hla Kyu 研究領域 緬甸佛教文化、南傳佛教止觀禪修理論 申請計劃 緬甸禪修中心的興起與發展 重要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 博士論文 緬甸孟族佛教文化變遷研究——以孟文碑銘與出土文物為中心 主要經歷 1. 國立成功大學外語中心兼任講師(2019/8-2021/7) 2.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21/11/1-2023/10/31) 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陳登翔 研究領域 社會學、社會心理學 申請計劃 宗教與文化的跨界傳播:佛光山在德國.....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員分別對各場發言進行了學術評議。 第一場論壇由西北大學中國宗教史專業博士生廖文慧同學主持,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評議,共有四位同學發表。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呂賀同學以《AI大語言模型 ChatGPT在人間佛教弘法中的應用與未來展望》為題,認為對人間佛教而言,AI大語言模型在理論與實踐上具有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人間佛教需要夯實經濟基礎,應重視AI與弘法的有機融合。同時,也需妥善處理與各方社會力量的互動關係,以應對AI的挑戰。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姜美如同學做了題為《“佛光雲宇宙”的技術建構與情感認同研究》的發表.....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開幕 獎勵青年學子 提倡佛教優秀文化傳統
人間佛教青年寫作獎學金不僅僅是一個研究項目,而是一個學術共同體,願大家能收穫友誼、共同進步。夏德美老師對本屆青年學者的新想法和新思路給予肯定,強調佛教是一種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文化。妙凡法師希望大家能在與歷史的交匯中綻放出智慧和慈悲的光芒,也希望本次獎學金活動能為各位同學的學術生涯帶來更多智慧資糧。 2024年4月12日,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鑑真圖書館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擔任學術協作的2024年度(第九屆)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於揚州鑑真圖書館開幕。.....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師長擔任評議老師。 首場選題論證會共有五位同學發表研究報告,朱藍探討《釋迦牟尼佛傳》的弘法實踐,需深化學理分析,並結合星雲大師思想體系。代剛研究星雲大師文學轉型,建議精准定義概念,優化時段劃分,並結合歷史背景深化探討。杜研分析“禪畫”演變,需確認概念合理性,並結合美術史與佛光山藝術實踐研究。陳凡玉探討星雲大師的蘇東坡敘事,建議調整題目用詞,擴展引用文獻,並優化邏輯結構。賀瀟瑩對《玉琳國師》進行符號學闡釋,需慎用理論,並探討大師創作模式的普遍性。論證會強調選題精准、學術規範與研究深度,為論文完善提供方向。 學術研討之余,主辦方組織青年學者參訪中華藝術宮,觀摩“星光雲水——星雲大師的筆墨情懷”書法.....
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7國60位學者齊聚探討人間佛教
的發展。」 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從全球化解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全世界的意義,他表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看到全球化發生,世界各地商人到歐洲及北美洲經商,但真正全球化的發生,是星雲大師掌握歷史關鍵,把佛法帶到全世界,看到佛法的復興,今晚要討論對於人間佛教全球化發生的理解,在座各位肩負重大責任,討論人間佛教下一步及人間佛教未來該怎麼走。蘭卡斯特教授期待學者踴躍提出對人間佛教的建議,也期待未來新世界的發展與改變,希望可以看到人間佛教發展的下一步。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也分別針對佛光山四大宗旨探討海內外弘法發展、佛陀紀念館20.....
佛光山長老口述史 見證星雲大師70載弘法足跡
《佛光山口述歷史》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佛光山長老口述史 見證星雲大師70載弘法足跡 承載著星雲大師一生弘法度眾的全新系列叢書《佛光山口述歷史》,即將於11月20日起陸續出版。 為緬懷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創佛光教團歷史,同時為人間佛教的行者撰寫記錄,保留人間佛教發展重要的口述史料,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3年推出《佛光山口述歷史》,在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下,採訪團隊先以佛光山開山長老為主要採訪對.....
主題座談「拭目以待的挑戰與機遇:人間佛教如何面對AI時代的降臨」
發展。AI對人類和社會都將帶來巨大衝擊。我們在這樣特殊的時代裡研究和觀察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也將抓住時代的機遇,迎接挑戰,並調整其自身的發展方向。這都是AI時代下需要思考的議題。 首先,李利安教授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引出話題。李利安老師講述了人間佛教產生於中國近代社會轉型時期。那時的西方文化蜂擁而至,給中國社會帶來文化層面的巨變,這使得中國傳統佛教必須重新調整自身的角色,這引發了人間佛教的改革。AI時代的到來,人間佛教需要敢於面對並迎接挑戰,這是這個時代的佛教改革議題之一。其次,李老師介紹了“第三次浪潮”的理論,他說第一次浪潮是原始社會一萬年前的農業革命;第二次浪潮是機器產生的工業革命;第三次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