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歸佛陀本懷》為中心”於揚州鑑真圖書館舉行,由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擔任主題座談的主持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西北大學哲學學院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研究員參與座談,線下30餘位碩博研究生及兩岸四地39位聽眾線上參加了此次論壇。 李利安教授認為回歸佛陀本懷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理論評估、分析、把握的過程,是一個傳統和現代有效對接的過程,更是現代人在現實中彰顯佛教精神的過程。 首先,由妙凡法師對星雲大師的佛陀本懷思想進行介紹。妙凡法師介紹了《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的緣起,又從宇宙觀、人生觀、社會觀三個方面對本書的書名進行了詮釋,接著從弘法觀、教.....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開幕 獎勵青年學子 提倡佛教優秀文化傳統
家在參加獎學金的過程中能虛心學習、認真聆聽、提升研究水準,同時也期待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圓滿成功。 鑒真圖書館執行長妙圓法師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強調了星雲大師建設鑒真圖書館的用意,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人間佛教研究。王雪梅教授指出人間佛教青年寫作獎學金不僅僅是一個研究項目,而是一個學術共同體,願大家能收穫友誼、共同進步。夏德美老師對本屆青年學者的新想法和新思路給予肯定,強調佛教是一種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文化。妙凡法師希望大家能在與歷史的交匯中綻放出智慧和慈悲的光芒,也希望本次獎學金活動能為各位同學的學術生涯帶來更多智慧資糧。 2024年4月12日,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
2025年度(第十屆)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開幕
故事繼續激發大家的思考:「如果蓮花開放的數量每天都成倍增長,並在第三十天開滿池塘,那麼蓮花開到一半的日子,實則是第二十九天。」他以此鼓勵青年,堅持與積累是成功的關鍵。 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分享年輕時參與學術會議的故事,並表示理解青年學者在學術生涯初期的躊躇。他鼓勵青年學者積極參加學術活動,注重與會的過程與體驗,鍛煉學術能力,提升學術水準,不斷建立學術自信。 西北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回顧曾為博士生時參加學術會議的場景。她介紹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的發展歷程,並感謝主辦方長期以來為年輕學者搭建的平臺。她表示本年度是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的第十年,意謂「十全十美」的期許,期許本年的獎學金活動能夠圓.....
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7國60位學者齊聚探討人間佛教
示,星雲大師對台灣當代佛教開展與大陸佛教進展有重大意義,為此,人間佛教研究院近3年策劃一系列活動,最重要是人間佛教座談會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人間佛教座談會暨今年6月首次舉辦30位學者參與,到此次60位學者參加研討會,從人數及論文數增多的數據,代表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認識與理解,在學術界達到更多共識。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賴永海教授遠從大陸趕到座談會,他提及,與海內外學者歡聚研討人間佛教,特別是人間佛教實踐的理論,可謂因緣殊勝機會難得。人間佛教在大陸不論是學界、教界,甚至是政界,人間佛教儼然是當代佛教的主流,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最具影響力及代表性的領袖人物。他以宜興大覺寺舉.....
佛光山長老口述史 見證星雲大師70載弘法足跡
領下,採訪團隊先以佛光山開山長老為主要採訪對象,經邀請獲得慈惠法師、慈容法師、心定和尚、蕭碧霞師姑等四位長老的同意,開啟為期2-3年口述歷史計畫。同時,也得到慈莊法師慈悲應允,並榮幸邀請到依空法師一同參與此計畫,採訪撰寫慈莊法師。 除了採訪長老,採訪團隊亦走訪長老的家鄉、學佛的發源地宜蘭,尋訪大師當年帶著青年歌詠隊、弘法隊走過的足跡,同時積極查找文獻,建立口述歷史資料庫,以最嚴謹的態度,還原歷史的軌跡,完整建構大師的弘法史。 2023年11月20日,首度發行出版《心定和尚訪談錄:行佛——以師心為己心》、《蕭碧霞師姑訪談錄:跨世紀的追隨——我生命裡的良師》。從書中可看到心定和尚侃侃道出如何走進佛.....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佛光山簽署合作協議,攜手開發佛教AI翻譯軟體
佛教文本英譯的效能與品質,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6月4日前往美國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BAIR)與MITRA項目主持人Kurt Keutzer教授簽署合作協議。 參與合作協議簽署儀式者有佛光山北加州總住持如揚法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佛學研究中心主任Robert Sharf教授、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副研究員Sebastian Nehrdich博士、資訊組主任藍效農先生及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編輯知悅法師等10 人。 結合 MITRA(法之善友AI翻譯)的技術及其300萬餘條梵、巴、藏、漢文藏經平行文本(Parallel Corpus)、以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佛光大辭典英譯線上培訓 妙用AI指令提升翻譯效率
校Sebastian Nehrdich博士應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邀請,4月23日於晚間的《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培訓中,講解「如何應用AI提示」,共有來自7個國家地區近40位翻譯人員線上參與 佛光大辭典英譯線上培訓 妙用AI指令提升翻譯效率 【人間社 黃馨玉 高雄大樹報導】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Sebastian Nehrdich博士應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邀請,4月23日於晚間的《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培訓中,講解「如何應用AI提示」,讓譯者更能應用AI指令(prompt)增進翻譯效率與品質。本次培訓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菲律賓等近40.....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二堂課 人間佛教與AI之覺醒與共生
類對工具的依賴,也反襯出人們對終極智慧的追尋。我們該如何在AI帶來的變革中保持覺醒,並與其共生發展?第二堂課將透過深度探討,引領大眾思考佛教與AI之間的互動與融合。4月1日晚間7:30,誠邀您一同線上參與,在科技與般若智慧的激盪中,共創更加智慧與和諧的未來。 Zoom會議連結:https://reurl.cc/O5NKxr 會議ID:899 3699 0838 密碼:123456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全球十一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共同協辦的「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系列講座,即將迎來第二堂課「當人間佛教遇到AI--危機中的覺醒與共生」。本場講座將於4月1日晚間7點半舉行,特邀西北大學佛教.....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二堂課 AI時代下的挑戰與實踐
中的覺醒與共生」,4月1日晚間七點半於線上舉行。此次課程邀請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主講,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黃凱與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持,吸引近五百人線上參與,共同探討在AI時代下佛教的挑戰與實踐。 李利安教授指出,AI的崛起是人類文明的重大轉折,從日常生活到精神領域,無不改變了社會各個層面。他舉龍泉寺的賢二機器僧和日本的Hotoke AI機械佛等為例,說明佛教雖能藉由智慧技術提升弘法事業,但AI仍不具備覺悟與覺察的心性,甚至可能產生錯誤或創造虛假的佛經內容。 AI崛起 社會應有的反思 李教授也提醒,AI高效便捷的特性,可能使佛法學習變得速食化,削.....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回家後要放下。 活動期間,主辦單位特別安排學員體驗佛門「五堂功課」中的早課與午齋過堂。北京大學博士生米媛分享,早課時看到莊嚴的觀音菩薩,內心有很大的觸動,感到磁場氛圍很好,大家都很認真讀誦經文,真心參與其中。 武漢大學博士生張曬表示,首次參加早課與過堂,深深感受佛教力量的偉大。許多人回應:這樣的修持安排可以更實際瞭解人間佛教。午齋過堂儘管人很多,但大家都很整齊有序,很有威儀,讓人感動。 學者開講 立論精宏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兩岸佛學 承先啓後 圖說:程恭讓講述「論星雲大師對佛教的貢獻」。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大師:奉行佛法 人生圓滿 「兩岸文化交流─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