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代開始萌芽的、宣傳女性 觀音身世的妙善公主的傳說,經元代的加工完善而定型,並迅速普及, 女性觀音信仰成為漢傳佛教觀音信仰的主流,與此同時,中國式的 “三十三觀音”等造像作品紛紛出現,中國的觀音主道場普陀山逐漸 成為朝拜的中心,觀音信仰成為民間宗教的一個主要崇拜對象,漢傳 佛教觀音信仰的外在表現體系最終形成。 4 第五、民國以來為轉型期,主要特點是觀音信仰與現實人生的結 合更加密切,於是從原來純粹依靠觀音的被動型修行實踐發展成依賴 觀音的同時效法觀音的精神與行為,人人爭作觀音的主動型修行實踐, 觀音宗教文化和觀音世俗文化得到進一步弘揚。 三、兩重文化結構.....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聲聞弟子與菩薩,共同討論大乘菩薩的思想與修行法門,特別著重在「不二法門」上。《維摩詰經》所倡導的「唯心淨土」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具有重大的影響與啟發。 與談人永富法師,現任香港佛光道場住持,同時也是港澳深總住持。在佛光山經歷佛光山叢林學院學部主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佛光山梵唄讚誦團團長、以及各寺院住持等職。永富法師熱心佛教教育,擅長講經說法、戒會儀軌、淨土法門,尤其梵唄唱誦、音聲美好,度眾無數。 另一位與談人龔隽教授,現任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對中國佛教思想史及中國哲學史有很深造詣。龔教授在禪宗思想史、《大乘起信論》研究、佛教哲學等方面的.....
9月1日穿越古今的「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至今佛教建築制式及弘法內涵的演變。 段玉明同時是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攻中國古代歷史、宗教歷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寺廟與中國文化》、《中國寺廟文化論》等,對寺院文化演變有深入研究,故將藉著對佛光山道場建設的考察,分析人間佛教道場建設未來可能的走向。 慧知法師是佛光山中青代的優秀代表,負責佛光山海內外寺院建築,曾在星雲大師親自指導下建成佛光山藏經樓,深諳佛光山寺院道場空間規劃的理念,對弘法功能具有甚大的影響。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的推出,使大眾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仍可聽經聞法,以正知正見對抗逆境,是疫情時代最佳的心藥方。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此系列課程於youtube及.....
8月1日共同探索人間佛教的制度觀
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金玉進行對談,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 溫金玉受聘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主要研究範圍為中國佛教倫理及制度,其代表著作為《四分律釋譯》。他將依星雲大師的《僧事百講.道場行事》為中心,從佛陀制戒的理念,探討人間佛教的制度特色。 慧傳法師則將分享佛光山全球近300個道場的管理、運作經驗,以具體事例說明大師「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理念,訂定適合全球化、現代化的制度規章,從而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六和教團。 為了讓在疫情下大眾仍然可以聽經聞法,以佛法的正能量來面對生活,人間佛教研究院今年推出共十課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同步於youtu.....
11月1日人間佛教念佛觀 是心是佛話念佛
人間佛教研究院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11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第九堂課「人間佛教的念佛觀」,本次邀請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與佛光山歐洲總住持暨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進行對談。課程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從淨土法門的學術理論出發,印證以星雲大師自宜蘭念佛會建立起的念佛弘法模式,為觀眾展示正確、如法的念佛修持。 陳劍鍠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佛教文學碩士班、人間佛教管理文憑課程,同時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對於淨土法門、念佛法門深有研究,以出版及講授與淨土信仰相關的思想研究而享譽學界。滿謙法師則歷任佛光山於澳洲、歐洲等海內外道場的住持,承.....
2018佛‧商對話 談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
說,人間佛教的管理學是值得研究的領域,從2000多年前,佛陀時代的僧團就已具備很好的管理方法,佛教傳入中國,以及到近代的佛教教團,都發展出適合的管理方法。佛光山在全世界有1000多名出家眾、300多個道場,和各項文化、教育等種種事業,因此很多人好奇星雲大師如何管理佛光教團。星雲大師曾說「規矩要嚴,執行要寬」,這其實很符合人性,因為規矩本應清楚明白,但落實時要考量到人性,更要透過管理,讓大家和諧相處與共事。 「『佛』和『商』對話,極具時代意義。」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分享,企業家注重效率,星雲大師則是以「心」為出發點,管人也要管「心」,以大眾利益為著想。企業界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需兼顧員工的感受和環.....
2020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
心保與佛光山全體宗委暨全球佛光道場別分院住持、當家、僧眾們,在庚子鼠年,祝願大家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三好行道天下,福滿人間。 去年年初本山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有來自全世界近20個國家、地區的戒子受戒。得戒和尚星雲大師以「我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把出家人做好」勉勵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