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的藏傳佛教觀音信仰體系,並在整個藏傳佛教信仰體系中佔 據了主導的地位,以至認為觀音菩薩就是整個藏族人民的祖先,曆世 達賴則被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布達拉宮也被看作是觀音菩薩所居的 宮殿,觀音的六字真言更是至高無上,幾乎成為藏傳佛教的一個象徵, 有關觀音類經咒、儀軌、法門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形式的造像極為豐 富。與漢傳佛教觀音信仰不同的是,藏傳佛教觀音信仰以各種真言、 印契和與之相關的觀想等宗教義理與規範為主體,所以,儘管在觀音 信仰的基本理論上,與漢傳佛教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由於實踐體系 的不同,以致在造像、儀軌及具體修持方法等許多方面都產生了重要 的區別。 除了以上兩種正規.....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師、董群教授主講,覺居法師主持。 經典十堂課,人間佛教研究院,法華經,善巧方便 人間社記者 宋滌姬 高雄報導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什麼是「成佛的《法華》」?《法華經》善巧方便的真實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8月1日晚上7:30開播第六堂課:「《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由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主講,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擔任主持人。這堂課程將深入經藏,透析諸佛菩薩的各種善巧方便。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八品,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天台宗.....
5月1日「般若心經的空有觀」線上播出
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主講,主持人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帶領大家走入心無罣礙的入場券。 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的《般若心經》僅260字,闡述般若真義,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也是漢譯大乘佛典中流傳最普遍的經典。「般若心經的空有觀」的課程,將從「般若經與《心經》的關係」、「《心經》的主題與結構」、「《心經》的核心思想」、「《心經》的教義思想在修行、弘法的運用」、「星雲大師如何體現空有不二」等面向,探討《心經》的思想內容,以及如何運用《心經》來解脫煩惱,讓生活幸福,生死自在安然。 主講人慧知法師,是佛光山優秀中青代的代表,師範大學體育哲學.....
6月1日「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線上播出
光明覺性的重要門徑。「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的課程,從「八識的基本關係和相關理論」、「轉念的修行」、「八識與無我的關係」、「星雲大師的無我觀」等面向,破除世間幻象的迷惑,放下人我的虛妄分別,體會空有不二、真空妙有的生命哲理。 主講人佛光山大陸地區都監妙士法師,自小在佛門成長,歷經佛光會社團、寺院住持弘法。在大陸弘法二十餘年,承擔建設佛光祖庭大覺寺的重任,在星雲大師的指導下,將大覺寺建設成鳥語花香的歡喜淨土,供養人間社會。 另一位主講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專長唯識思想、部派佛教、佛學日文、梵文。陳一標教授本來就讀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後來人生大轉彎,專攻哲學、佛學。 兩位主講者將從理論與實際.....
《華嚴經》的圓融觀 12月1日線上開講
邱高興教授主講。這場講座將帶領大眾一窺《華嚴經》的佛法富貴,並提供如何在生活中理解與實踐經典的方法。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有《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不同譯本,內容揭示「一真法界」、「圓融無礙」的境界,並指出成佛之道,信、解、行、證的歷程,因此有「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的說法。 主持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推動兩岸、全球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主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論文》等相關內容,以及策劃傳播人間佛教相關論壇、講座。 主講者如常法師是佛陀紀念館館長,也是《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總主編,佛光山南華大學副教授。佛陀紀念館從無.....
【論壇預告】 12月1日人間佛教的淨土觀
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在淨土與諸上善人一起生活、一起修行,這是每個學習佛法的人心中的盼望。但是,我們對淨土究竟了解多少?淨土要往生之後才能去嗎?除了去西方極樂世界,還有其它選擇嗎?淨土的真義又是什麼?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所規劃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將於12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第十堂課「人間佛教的淨土觀」。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台灣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與西北大學哲學院王雪梅教授結合經論及實踐,為大家介紹佛教淨土思想的源流與演變過程。 西北大學王雪梅教授同時也是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攻中國宗教文獻、中國宗教史及相關宗教文化研究,主.....
2023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十堂課12月1日登場
?就不能錯過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壓軸的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將於12月1日線上登場。邀請叢書作者南華大學前學務長尤惠貞教授主講,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林志欽擔任與談人。 主講人尤惠貞教授,東海大學哲學博士。歷任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學生事務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與專長為天台宗的哲學思想與實踐觀行、大乘佛學與心理學的對比與互補、佛教經典詮釋與生命教育、身心療癒與自殺防治等。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一書從多元而寛廣的人間.....
【佛陀紀念館實10周年紀念專書──歷史篇第2章】佛陀紀念館建蓋的緣由及其社會資源
恭奉佛陀真身舍利是否是佛館設立的關鍵因素?本章所欲了解的是,為何星雲大師要為「佛牙舍利」建佛館?雖然是希望讓大家都可以瞻仰佛陀真身舍利,但供養舍利不一定要蓋這麼大的場域,而且台灣社會不一定會認同、接受。 因此,在佛牙被迎回台灣之後,到佛陀紀念館建成時,中國傳統的舍利信仰如何在台灣社會被接受,而台灣人民又如何看待佛陀真身舍利?這些牽涉到佛館設立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如何將勝義諦融入世俗,而重新詮釋神聖之後,是否也提升了佛館的地位與影響力,進而達到佛國淨土的落實,這是本章所要討論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