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續推動其心念與理念。 寬嚴大和尚表示,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一句「家國為尊」直指人心,人間佛教要表達的莫過於不忘佛教利樂有情、饒益眾生的初心;莫過於擔當「不為己求安樂,為眾生皆幸福」的使命。本著大師的慈心悲願、佛法的光明智慧,同心協力復興中華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前九屆的人間佛教座談會以促進佛教價值觀念、推動佛教文化交流等議題起了很大作用;而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具有指標意義,探討人間佛教對社會的啟發與影響。佛教的智慧可以引領眾人因應全球性的挑戰,攜手共創和諧、慈悲與智慧的世界。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讚歎議題涵蓋很多領域,受邀參加備感榮幸,有感於大師的慈悲與智慧,.....
以上座部佛教視角淺論「一念瞋心起」
在佛教中,「瞋」被視為三毒之一,是一種負面的心理狀態。瞋的表現形式多樣,不僅包括發怒和暴躁,還包括情緒低落或內心感傷。一般認為,瞋心的產生通常源於個人的欲望和期望未能實現,或感受到外界的威脅和侵害。然而,忽視瞋心者自身的「不如理作意」也是不應當的。本文基於上座部佛教阿毗達磨的視角,嘗試闡明瞋的特性、功能作用、表現狀態及導因,並結合當代心理和生理科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正確認識「瞋」對個人及他人所帶來的危害,以維持內心的清明安詳。
一碗慈心粥
一碗慈心粥  A mouthful of humble fare is better than dining on meat and wine.
佛光大辭典英譯線上培訓 人工智能翻譯更上層樓
指導,共有來自美國、佛光大學、新加坡、菲律賓、香港、大陸等地約50位翻譯團隊成員線上參與。教授收到星雲大師圓寂的消息,特別難過,在培訓開始前特地向佛光山大眾致意,並勉勵團隊在這個艱難的時刻要謹記大師的慈心悲願,努力完成《佛光大辭典》翻譯,讓漢傳佛典傳遍西方。 蘭卡斯特教授從《牛津英語辭典》的編輯歷史切入,介紹《佛光大辭典》翻譯,並表示人工智能是件大事,並非兒戲,《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將人工智能導入翻譯流程,讓翻譯人員有更多時間研究和理解佛教辭條的意涵。他希望能教導學生使用人工智能,發揮其最大效益。妙光法師回應,這個時代已離不開人工智能,在使用人工智能時必須訓練自己思考和判斷。 培訓開始前,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