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最近期論定學說
《貧僧有話要說》是星雲大師二○一五年創作並出版的一部著作。這部著作在大師迄今近三千萬字的著述中,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這是大師因應近期台灣媒體對於慈濟功德會的指責,奮起為當代佛教護教的著 作,著述的特殊因緣使得這部著作具有鮮明的主題,具有高度的現實性及針對性。其二,這部著作也是大師臨近九十高齡口述記錄的一部著作,它非常系統地記錄了大師最近期的學思,因而是可以反映及體現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最近期論定學說的一部重要著作。
論《法華經》如來使及其對於人間佛教建設的意義
在當代人間佛教的實踐中,對於佛教思想史的資源,仍然有諸多可以進一步發掘之處,比如,《法華經》中的如來使精神就是推動人間佛教深入發展的重要思想資源。從學術史的角度看,就大陸當代的佛教學術研究而言,對於「如來使」的研究,較早出現的研究文章是由心皓法師撰寫的〈《法華經》的「如來使」〉一文2,王雷泉教授撰有〈「如來使」精神與慧思的新法華學〉3,他是對如來使精神這一主題關注較多的一位學者,他的如來使的研究和宣講,對社會影響更大。關於將如來使與人間佛教聯繫起來思考的主題,大陸方面,曾經在2014 年10 月7 日,由太倉同覺寺舉辦過一次以「《法華經》如來使精神與人生佛教」為主題的交流會,主講者僅有四人,聽眾為該寺的居士信眾和常住僧眾。這是比較自覺地探討如來使精神與人生佛教或人間佛教的一種嘗試,筆者也參加了這次交流會,也是因為這個因緣,促使筆者思考這一主題。本文以諸譯本《法華經》和法華學史上對於《法華經》的如來使思想的相關解釋為依據,來探討經中的如來使的含義,如來使的弘經三軌、四安樂行體現的基本精神品格,在此基礎上,思考如來使思想對於人間佛教建設的意義。
人間佛教與華嚴思想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漢傳佛教在近現代佛教面臨各種危機、挑戰和機遇背景下,一次成功的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創新。星雲大師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宗旨來推動人間佛教,以制度化、生活化、現代化、大眾化、藝文化、事業化、國際化、人間化的方式,使佛教深奧的義理為普羅大眾所接受。
人間佛教與當代公共哲學的建構
「公共性」的探討在近些年的學術界成為一個熱門課題,關於「公共性」的跨學科考察被稱為「公共哲學」。「公共哲學」雖是源於歐美的一個現代學術概念,但關於「公」與「私」的思考與討論,自人類社會產生以來就以各種形式而展開,未有暫斷。歐美學界的「公共哲學」理論是在總結自亞里斯多德、霍布斯、洛克、盧梭一直到康德、費希特、黑格爾關於「公共性」思想基礎上,結合歐美當代的社會現實而創立的思想體系。
歡迎索閱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
閱《人間佛教學報.藝文》 3月16日《人間佛教學報.藝文》出版【懷念一代宗師──與星雲大師交會的時光】:「般若.永遠與大師同行」、「法同舍.與大師交會的時光」、「合十人生.專題報導」。內容包含人間佛教思想要義,以及來自各界文章,帶領我們認識大師為人處世的風範。 索閱登記:https://forms.gle/sxXwc6FWcqzmjjTPA 3/16人間佛教學報.藝文出版【紀念一代宗師──與星雲大師交會的時光】。內容包含人間佛教思想要義,以及來自各界文章,帶領我們認識大師為人處世的風範。 索閱登記.....
推薦序—創造時代的佛教人間化理論與實踐──喜讀程恭讓教授《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鴻文
第四章 星雲大師青年時期人間佛教思想的幾個核心理念
第六章 試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特徵
第四章 四聖諦、四弘誓願與人間性、神聖性的思想動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