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屆,一直秉持透過中華文化的視角研究佛教、通過人間佛教的視角來看待佛教發展的基本宗旨。溫金玉教授表示,論文寫作對學子們是一個磨練的過程,對審讀者來說,能感受到青年學子在學術研究中的認真,也是一件溫暖的事情。唐忠毛教授對佛光山在文化、教育領域的持續努力,青年學子在論文寫作中的優秀表現表示非常讚歎。妙海法師代表宜興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致詞,歡迎青年才俊來到祖庭。妙凡法師勉勵青年學子在學問和做人上都能成為未來時代的領航者。 開幕式後進行論文發表,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生高琳〈人間佛教慈善理論研究〉,以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慈善實踐,以及從慈善公益昇華到以教化眾生為己任的佛陀本懷為基礎,嘗試進行人間佛教慈善的理論建構.....
從原始佛教對於疫疾問題的理解,談後疫情時代人間佛教的思想方向—兼序《202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2021第八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性社會—複雜體系中之自我挑戰 (三)借鑒澳洲應對當代危機的經驗 (四)重新評估當代的佛教適應 (五)尋求健康幸福的人間之道 (六)化慈悲為行動 會議語言:英語 (開閉幕、基調對談提供中文同步口譯) 詳情報導 ZOOM線上會議室同步串流YOUTUBE 報名連結 將全程在澳洲南天大學(NTI)線上舉行,也是2014年以來,首次在海外舉行的國際座談會。有別於一般研討會,本座談會的目的在於鼓勵跨領域對話,激發創造力,並在當代社會問題的背景下,如何展現其人間佛教的價值性。 本次座談會將扣緊主題:「人間佛教對現代危機的回應」,邀請國際學者及業界專家等23位學者專家共同對話。 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佛光山人間.....
2022年【觀音信仰】論壇
二、聯合主辦: 一、宗旨: 五、播出日期、時間: 2022年3月12日、7月9日、10月8日 下午14:00-15:30,第二場7月9日因疫情調整為線上播出。 四、課程設計: 三、對象: 對佛學教理、佛教文化有興趣者。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FrS_cBZ32T8U96cRyukug 現場地點:藏經樓法寶堂,Zoom及Youtube線上播出 七、課程內容: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叢林學院 第二場論壇 影片 3月12日推出首場「有法可依: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
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注於人類的生命痛苦,開闢了以正見正信為主導的治心之路,尋求人類的幸福。西元後,佛教傳入中國並形成延續至近代的三教並立的文化結構。現在,星雲大師強調回歸佛陀本懷,關注人間,關注生命,極具時代意義。在後疫情時代,人類急切地需要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質和存在,從佛教中汲取智慧,思考並尋求現實生命的人間佛教應對措施,尤為重要。作為正在發生的歷史文化現象,人間佛教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潛力。本次論壇將有諸多青年學者對此進行深入探討,體現了他們緊跟時代話題、學術前沿的敏銳性。李利安教授希望年輕學子們關注人間佛教,傳承中華文化,也通過論壇的機會進行學術訓練,開拓智慧,在現實和學術中提升才華,增進品德。 接著,三位嘉賓.....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人間社記者 楊瑞寶 高雄報導】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人間社記者 楊瑞寶 高雄報導】 雖然疫情仍緊張,人們活動仍大幅限縮,但眾生法身慧命不能間斷,為永續大眾的福慧雙修,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竭盡構思線上佛法課程,繼2021年「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的推出,獲得世界各地觀眾的熱烈回響,2022年再度規劃「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線上系列課程,透過佛說經教的義理探討,尋找人生的真諦和實踐的方向,也讓大眾的「聞、思、修」慧,不受世界劇變的時空隔離。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依循「思想十堂課」的方式,由佛.....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樂、體育和資訊等七大項目。大家齊聚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發展,正符合大師的心願,持續推動其心念與理念。 寬嚴大和尚表示,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一句「家國為尊」直指人心,人間佛教要表達的莫過於不忘佛教利樂有情、饒益眾生的初心;莫過於擔當「不為己求安樂,為眾生皆幸福」的使命。本著大師的慈心悲願、佛法的光明智慧,同心協力復興中華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前九屆的人間佛教座談會以促進佛教價值觀念、推動佛教文化交流等議題起了很大作用;而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具有指標意義,探討人間佛教對社會的啟發與影響。佛教的智慧可以引領眾人因應全球性的挑戰,攜手共創和諧、慈悲與智慧的世界。 香港恒生.....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千法師發表題為《星雲大師“待客之道”研究——從“以粥代茶”談起》的報告。她從寺院茶文化談起,認為星雲大師根植傳統待客以茶的同時,創新出以粥待客的文化。粥不僅既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也有強烈的佛教文化情結,更有個人的生命文化體悟,於是以粥代替茶,既有歷史可依的深度,又有題材延伸的廣度,能細膩的傳遞在文化、情感交織下的生命體證與弘法信念。 佛光祖庭大覺寺職事知元法師發表的題目是《星雲大師人情味之研究》。她介紹了星雲大師在與人相處中充滿人情味的示例,星雲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也在他特有的人間味中,走向了全世界,蔚為一種風尚。但“人情味”這個市井間高度孰悉、卻又逐漸消失於生活中的詞彙,如何為佛教理解、.....
2023年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開幕
鼓勵青年學子以現代學術方法,選擇具有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相關問題展開符合學術規範的科學研究。 其次,主辦方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佛光祖庭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致辭。妙士法師提到,星雲法師是有著家國情懷的偉大導師,大覺寺是星雲大師家國情懷的展現。大覺寺肩負起了民眾的教育、文化的傳承、慈善的延伸等多個角色,是兩岸交流的橋樑。妙士法師希望此次參加青年學者論壇的同學,可以在大覺寺中安住當下,思考研究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的意義所在。 最後,主辦方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辭。妙凡法師認為,佛教學術研究保存佛教文化的精華,學者努力研究的智慧,走向大眾,才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也希望青年學者珍惜學術.....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揮重要作用。人間佛教需要夯實經濟基礎,應重視AI與弘法的有機融合。同時,也需妥善處理與各方社會力量的互動關係,以應對AI的挑戰。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姜美如同學做了題為《“佛光雲宇宙”的技術建構與情感認同研究》的發表。她指出,“佛光雲宇宙”以其虛擬實境交互方面的突出表現,打造了3D虛擬佛光山道場,不僅在技術上有領先優勢,在未來亦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人間佛教需要在科技弘法的基礎上,堅守佛教的超人間性,加強對“佛光雲宇宙”的監管,推進“佛光雲宇宙”的未來發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