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佛教幸福觀是成立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建設五和人生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北京大學碩士生汪康的〈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選擇將星雲大師講述慈悲的代表篇目〈佛教的慈悲主義〉與隋代高僧淨影慧遠的名作《大乘義章》中關於四無量心的部分進行對比,以顯示前者鮮明的人間佛教特色。西北大學碩士生鄭為〈《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性觀與人間佛教女性觀對比研究〉,以《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為立足點,從女性的生理本質、社會角色、宗教生活等幾方面來探討早期佛教的女性觀,同時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分析、對比當下人間佛教的女性觀。 南京大學博士生李幫發表論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人生疾病的診斷與救治〉,認為星.....
2019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
各位護法、朋友們,大家吉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2019己亥年是豬年。十二生肖中,豬,代表一個循環的圓滿和繼起。星雲大師題寫「諸事吉祥」一筆字春聯,祝福大家,身心自在。兩年前,大師腦部手術,在高雄長庚醫療團隊的照護下,復原良好。92歲的大師說:「我沒有痛苦,我沒有生病,只是有點不方便。」心繫兩岸和平及人間佛教的發展,大師說:「我還要更努力。」佛世難逢,大善知識難遇,僧信二眾當奮起飛揚,追隨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腳步。
2020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
心保與佛光山全體宗委暨全球佛光道場別分院住持、當家、僧眾們,在庚子鼠年,祝願大家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三好行道天下,福滿人間。 去年年初本山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有來自全世界近20個國家、地區的戒子受戒。得戒和尚星雲大師以「我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把出家人做好」勉勵大家。
2021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
「人勤一世千川綠,牛奮四蹄萬頃黃。」時序輪轉,歲月更迭,轉眼已是辛丑年,心保與佛光山全體宗委暨全球僧眾祝福大家「花開四季,耕耘心田」:精進勤於耕耘心田,四季常栽智慧之花。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講師:佛光山都監院院長 慧傳法師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溫金玉教授 時間:8月1日(日) 19:30-20:30 CST 台灣時間 語言:中文/國語 海報:JPG版 講義:〈人間佛教制度研究—以《僧事百講.道場行事》為中心〉 網址:YouTube: https://youtu.be/2XRYWSdPIQY (8月1日播放) 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adG7OmN2_u6UnrzJ9vyoWg 線上 第七堂課 第八堂課 第十堂課 講題:人間佛教的生死觀 講師: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慧開法師 國際佛光會檀講師 趙翠慧教授 時間:10月1日(五).....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淨化的、善美的」。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陝西法門寺住持寬嚴大和尚、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列席指導。慧傳法師道出大師開創佛光山、佛光會的理念與宗旨,希望僧信二眾共同努力推動人間佛教,促進世界和平。佛光山開山50周年時,大師提出未來展望,明確指出佛光山未來50年,要重視文化、教育、學術、藝術、音樂、體育和資訊等七大項目。大家齊聚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發展,正符合大師的心願,持續推動其心念與理念。 寬嚴大和尚表示,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一句「家國為尊」直指人心,人間佛教要表達的莫過於不忘佛教利樂有情、饒益眾生的初心;莫過於擔當「不為己求安樂,為眾生皆幸福.....
2023年人間佛教信仰系列【佛教三寶節】「僧」,何處安居──是出家還是回家
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2023/07/29 (六) 10:30於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舉辦「『僧』,何處安居——是出家還是回家」論壇,邀請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主持,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教授主講,經由星雲大師著作《十大弟子傳》緬懷先賢事蹟,長養我們的信心,在佛陀的法海中完成自己的修學。 活動內容: 上午講座 日期:7/29(六) 時間:10:30 — 12:00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經典:《十大弟子傳》 主持人:慧喜法師(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王倩報告的題目是《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研究——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文章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分析了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她認為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不僅是僧眾修行的道場,更是面向大眾開放的公共場威,其既符合宗教神聖性的要求,又是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空間,是人間佛教理念與寺院空間形態的完美結合,展現了宗教場所空間設計的多元化理念。 佛光祖庭大覺寺職事知聞法師報告的題目是《星雲大師大陸弘法從藍圖到實踐——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中心的考察》,文章以佛光祖庭大覺寺為考察中心,從歷史的角度,試圖分析大師早年在大陸的弘法經歷,以及對大陸弘法的藍圖規劃及其具體實踐。.....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來發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發展成“不分你我”,並將護法的重心放在弘法上,提出了引導僧、信二眾共同護法的系列觀點。大師的護法思想體現了其注重僧俗平等和與時俱進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其思想的現代性和人間性。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鄧葶愉發表題為《戰後人間佛教議題在臺灣的開展(1945-1987)——以《臺灣佛教》為中心》的報告。她以《臺灣佛教》這一雜誌為例,分別從戰後臺灣的佛教改革背景、佛教雜誌概況、人間佛教相關議題及實行概況等方面,總結人間佛教思想在進入臺灣初期的討論及其後來發展的狀.....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到人間,把未來成佛回歸到當下覺悟的過程。 同時,妙凡法師也強調佛陀本懷是彰顯佛法的人間性關懷、詮釋佛法積極陽光的面向宣導、展現直下承擔的行動力、重建現代人的精神信仰四個方面。反映在現代弘法上應當朝向「僧眾與信眾共有、行持與慧解並重、傳統與現代融合、佛教與藝文結合」等面向為原則。 接著,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夏德美研究員從中華文化的視野對人間佛教的價值、內涵以及貢獻做出分析。夏老師強調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以隋唐佛學為中國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例說明佛教對文化和社會的影響力。談到佛教中國化應該注重現代化的含義,中國作為佛教的重要傳輸地,不能將佛教和其他外來文化相提並論,佛教已經成為中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