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席指導。慧傳法師道出大師開創佛光山、佛光會的理念與宗旨,希望僧信二眾共同努力推動人間佛教,促進世界和平。佛光山開山50周年時,大師提出未來展望,明確指出佛光山未來50年,要重視文化、教育、學術、藝術、音樂、體育和資訊等七大項目。大家齊聚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發展,正符合大師的心願,持續推動其心念與理念。 寬嚴大和尚表示,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一句「家國為尊」直指人心,人間佛教要表達的莫過於不忘佛教利樂有情、饒益眾生的初心;莫過於擔當「不為己求安樂,為眾生皆幸福」的使命。本著大師的慈心悲願、佛法的光明智慧,同心協力復興中華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前九屆的人間佛教座談會以促.....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的特點,同時,星雲大師美學思想中的人間性並非對現實中日常生活的簡單回歸,而是作為一種表像,在最終的審美境界中與超越性相結合,共同構成星雲大師的美學思想。 佛光祖庭大覺寺職事知傳法師發表題為《星雲大師“音樂弘法”之研究》,她通過對佛光山星雲大師音樂弘法的歷程梳理,以星雲大師音樂弘法的形式、效應以及對後世的影響等視角,較為全面的歸納星雲大師音樂弘法的狀況。 佛光大藏經藝文藏妙端法師的發表題目是《從星雲大師<參學瑣憶>談善知識的精神與實踐意涵》,她將《參學瑣憶》作為研究物件,探究星雲大師的弘化過程,及其落實弘揚人間佛教的精神與理念。她在說明《參學瑣憶》參學精神的基礎上,探討星雲大師參學善.....
佛教海線絲路研究 中文場講座線上共讀
斯特教授跟整個團隊累積多年的經驗,透過科技人文考古藝術,呈現出的展示手法。 過去實體有文物,現在從畫面上可看到360度光度技術,新科技展示手法,如何透過新媒體將石窟建築的藝術,拉到現場如親臨實境,包含音樂及現場環境的聲音,全部收錄在展廳裡面。展廳裡面透過三個,第一個是影像,第二個是照片,第三個是軟體,就是GIS定位軟體將地理信息跟環境整個收集,所以佛教海上地圖非常重要;點點滴滴的考古資料的文獻,串聯出這樣結果及展覽,展出至2026年。 緊接著由黃心雅教授,一一將海上絲綢之路以及內亞的商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成為了佛教弘傳的大圓環,是誰在主導佛教的廣布流傳作提要說明。這本新書翻譯所牽涉到的研究領域.....
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圖說:開幕大合照。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人間社記者 顏峻、黃凱 上海報導 圖說: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上海大學音樂學院狄其安教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左起:上海文學院院長張勇安、佛教在線總幹事安虎生。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王志遠。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開幕式貴賓。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圖說: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 圖/上海星雲文教館提供 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
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討會 共研國際傳佈
家的共同努力下,人間佛教能在世界進一步落實,為生命帶來歡喜和光明。法師也感謝陳劍鍠教授自上任以來的種種貢獻,以及梁院長協力推動佛教學術研究,並邀請與會者出席8日「維也納佛光青年愛樂團」在中大演出的新春音樂會,從音樂藝術感受人間佛教的實踐成果。 人民大學張風雷教授表示,人民大學的重點是研究佛教,並且是唯一受國家委託、培訓宗教領袖人才的高等教育學府。12年來已培訓出近700名宗教負責人;他非常認同人間佛教的精神,經過數代高僧大德的努力,已成為六祖惠能大師後的佛教新標誌。武漢大學何燕生教授指出,武漢大學的「禪文化研究中心」於去年5月成立,感謝佛光山的鼎力支持,成立典禮和一周年紀念典禮均邀請到佛光山副.....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版第六冊壓軸出版 多元主題呼籲實修
讓人懂,並能自然地落實在生活中。〈以音聲作佛事〉闡明透過梵唄、歌唱等方式,可以讓佛法更容易琅琅上口;〈說唱弘法〉強調無論用什麼曲調,只要有人喜歡,能聽到佛法,都可作為弘法說唱的材料,並從說唱擴大到各種音樂和體育項目。〈春聯祝賀〉、〈佛化婚禮〉等篇章皆是佛法與生活結合的實例。 《佛法真義》英文版六冊內容豐富,橫跨佛教義理、思想、佛教常識及行事等主題,探討社會及信仰議題,帶領讀者透過人間佛教視角,建立積極樂觀的態度,成為擁抱生命、解決生死、落實生活的佛教行者。第1-2冊著重在信仰和教理,3-4冊探討佛教修持的實踐面,去年推出的第5冊則穿越時空,探討佛教修持的歷史;甫出版的第6冊,則顯現星雲大師呼籲.....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教授李慶本,此次提出論文〈人間佛教光大中華文化〉,他認為中華文化和佛教文化可以等同看待,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是星雲大師就親身經歷,將佛教從古至今的發展做了一番梳理,讀來備感親切。上海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狄其安發表〈佛陀在人間、人間有佛教─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二章有感〉,他表示,所謂「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其根據出於原始經典,是透過原始經典,闡明人間佛教就是佛教。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亞洲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芬妮說,相較歐洲存在許多的宗教紛歧,中國文化以其融合的胸襟,認為不同的宗教皆有其可取之處,人間佛教也是秉持相同的看法,這是大家應該學習的精神。史芬妮認為.....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宜興大覺寺開幕
間佛教傳承、開發佛教的真精神,為社會帶來正能量,這才是對錯誤理解佛教文化的最好回應。 此次活動將安排五場論文發表會和一場綜合座談,除了論文研討,主辦單位還為青年學子安排茶話會、參觀大覺寺以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等精彩活動,期為參與發表會的青年學者提供充分交流學習的機會。 圖說:開幕致辭中,程恭讓教授鼓勵青年在國家實現文化復興之路上要有所擔當。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以筆為力 培育佛教好苗子 「傳承中華文化—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開幕式,12月30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暨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雲湖書院教務主任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