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維摩詰經,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社記者 宋滌姬 報導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想瞭解什麼是「不二法門」嗎?您一定不能錯過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11月1日晚上7時30分將開播的第九堂課:「《維摩詰經》的不二觀」。這場講座由佛光山澳洲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主持,與談人照例有二位:佛光山港澳深總住持永富法師、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隽教授.....
3月1日首播「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以經典為主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從浩瀚如海的佛經精選10部經典,包括:《六祖壇經》、《金剛經》、《般若心經》、《八識講話》、《阿含經》、《法華經》、《妙慧童女經》、《勝鬘經》、《維摩詰經》、《華嚴經》,透過佛光山法師和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對談,傳達各部經典思想精華的智慧結晶,希望帶領人們以佛法智慧應對變局,順利營造精采人生。系列論壇從3月起每月1日晚上7:30-8:30播出,歡迎上線收看,深入經藏,汲取如海智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在2021年成功推出「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學者與行者的線上論壇之後,佳評如潮,創下全球五大洲近20萬人線上聽經聞法的佳績。2022年將繼續推出.....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大眾圓滿自在的普世生活價值觀。 綜觀各主題所依經典,遍及空宗、有宗、如來藏的思想,含括如來一代時教,如《六祖壇經》、《金剛經》、《心經》、《八識講話》等,談論空性無住無我的解脫啟發,以及《華嚴經》、《維摩詰經》、《勝鬘經》對於重重法界圓融無礙與不二佛性的精彩發揮,另外,斷惑證真的修行是以《阿含經》為主,但要談到菩薩道的善巧方便及成佛的平等性,則《法華經》、《妙慧童女經》是最能提供論據。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2022年3月起,每月1日晚上7:30至8:30(台灣時間)線上播出,首場於3月1日開播,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及百家講壇主講人董平教授,以「六祖壇經的解脫觀」為題對談,聞法殊勝,不容錯過.....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7) 2.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2020/7-2021/7) 3.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講師(2020年2-7月) 姓 名 林家妃 研究領域 聲韻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梵語 申請計劃 《佛說維摩詰經》譯注計畫 重要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 博士論文 梵漢對比視角下的《維摩詰經》語法研究 主要經歷 擔任研究計畫助理: 1.「《維摩詰經》詞彙研究──以梵文複合詞為主」,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專案研究計畫「維摩經與東亞文化」總計畫下子計畫/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中文系廖湘美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陳淑芬教授(2015/8-2016/7)。 2.「《維摩詰經》中梵漢詞彙對比研究:以梵文「前置詞為.....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淵默如雷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邀請永富法師、龔雋教授主講,知理法師主持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淵默如雷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淵默如雷 佛光山澳洲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 永富法師說明:尊重他人的人格是不二的價值觀;也是融和的幸福人生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經典十堂課,《維摩詰經》 文/宋滌姬高雄報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製作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
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 開拓多元視野
國際學者,提供最專業與豐沛的服務」。主任謝大寧教授希望能夠於十年之內,「會聚各路英雄好漢,建構國際性漢傳佛教的研究平台」。 而在漢傳佛教的範疇內,慧開法師也進一步指出,中國歷代祖師大德判教,「無不判《維摩詰經》為殊勝」。於今推動學界對《維摩經》的重視,聚焦探討《維摩經》與東亞文化種種交涉,顯示了重要的現代意義。 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期許透過研究計畫,達到學界的「群聚效應」,讓漢傳佛教的研究「從邊陲到中央」,帶動質與量的提升,對於與會學者在颱風重創校園、風雨不止之際,仍歡喜地參與佛教學院的研討盛會,以清代學者孫星衍語「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來表達謝忱。 他也提及西方大學的淵源是修道院,中.....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性生身」的概念,談論早期二身論與後來三身、四身論之間的過渡,並分析其可能受到《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影響。最後,福建大學楊祖榮教授以敦煌文獻為論域,在〈敦煌佚名《維摩經義記》文獻學研究〉中,分析學界對《維摩詰經》注疏文獻的整理與觀點。研討會第一天議程涉及多位學者對佛教經典、思想體系的深入探討,為學界提供了不同角度和新視角。 第二天的發表首先圍繞淨土經典展開,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肯副研究員則以〈蕅益智旭《阿彌陀經要解》「執持名號」的解經意向〉為題,闡釋蕅益智旭對《佛說阿彌陀經》的詮解,以及對「執持名號」念佛修持的要點。由此得見解經學對佛法修持的直接影響,而不只是理論層次。 此後的場次專注.....
達拉斯講堂人間佛教論壇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不僅是經典中的教導,更是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實踐工具,尤其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佛法具有強大的指引作用,「人間佛教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主持人趙辜懷箴提問:「最喜歡佛說的哪一部經典?」妙光法師回答《維摩詰經》的「隨其心淨則國土淨」給他力量,當內心充滿歡喜與能量時,外在的世界也會隨之變得更加美好。趙元修則分享對《金剛經》的深刻體悟,認為這部經典是覺悟之法,並強調「佛法即是非法」,佛法的智慧在於超越常規的二元對立,從而達到真正的解脫。 「何謂人要的?」妙凡法師指出,現代人追求成功與財富的同時,應保持道德良知,達到「取之有道,用之有道」。他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應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人間佛教可以解.....
佛心企業 移地教學的自覺式管理文化
提到,法水寺以其得天獨厚的環境,栽種美麗的櫻花與牡丹,創造落成五年即榮獲日本百大景點與伊香保十大名勝之譽。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管理學,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思想。 佛教經典如何運用於管理學?妙凡院長講說《維摩詰經》管理學,說明市場、通路,就如經云:「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群眾在那裏,成就就在那裏,以直心、深心面對人事物,才能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課程特別邀請跨國際企業的立明集團總裁劉招明賢伉儷,談「從商之道與人間佛教的共融」,分享夫妻共創事業經營之道。談到自身成功的經驗是秉持著做生意與做人一樣的道理,要有情有義對待客戶,並以廣結善.....
《勝鬘經》的佛性觀 認識如來藏
勝自己的怯弱及貪欲,將修行和人間生活聯繫在一起。 慧東法師期勉大眾在「苦、集、滅、道」的修持中,轉煩惱為菩提,在生活中,無私奉獻,攝受正法,培養自性的如來藏,成就自己的無上菩提。11月1日第九堂課「《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由佛光山港澳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中山大學哲學系龔雋教授主講,佛光山澳洲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主持,歡迎收看。 「《勝鬘經》的佛性觀」,影片連結:https://youtu.be/SV5vH_f3RiI 主持人渥太華佛光山住持永固法師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程恭讓教授 《勝鬘經》的佛性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經典十堂課,《勝鬘經》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製作的「2022人間佛教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