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座談會開示 有心就有進步的佛教
是透過不同的歷史視角,觀察星雲大師定義的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多元的國際視野 探討人間佛教的未來發展 圖說: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魏道儒教授發表〈星雲大師的初心與始終─《我不是「呷教」的和尚》讀後〉,表示使他感觸最深的是大師的「讓佛教靠我」。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增進人類未來福祉 人間佛教潛力無窮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座談會開示 有心就有進步的佛教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1月1日至3日在佛光山展開,主題「人間佛教與未來學」,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邀請德、比、澳、美、日、新加坡及海峽兩岸三地等.....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等七大項目。大家齊聚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發展,正符合大師的心願,持續推動其心念與理念。 寬嚴大和尚表示,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一句「家國為尊」直指人心,人間佛教要表達的莫過於不忘佛教利樂有情、饒益眾生的初心;莫過於擔當「不為己求安樂,為眾生皆幸福」的使命。本著大師的慈心悲願、佛法的光明智慧,同心協力復興中華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前九屆的人間佛教座談會以促進佛教價值觀念、推動佛教文化交流等議題起了很大作用;而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具有指標意義,探討人間佛教對社會的啟發與影響。佛教的智慧可以引領眾人因應全球性的挑戰,攜手共創和諧、慈悲與智慧的世界。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企業的『永續經營』有賴於企業主和全體員工的『自覺』,在企業的場域實現『覺他』,彼此成就,達到員工、社會、企業一體的『覺行圓滿』。」這就是「自覺式」管理的核心要旨。 妙凡法師分享四點和大家共勉:「不忘初心、不念舊惡、不變隨緣、不請之友」,期勉學員回到初心,放下成見,以真誠的心與人為善,在能力許可的範圍裡,做一個雪中送炭的人,相信家庭、事業、人際關係,都能暢通無阻。」 此次開學典禮也邀請兩名學員代表分享自身經驗,阿康健康科技集團創辦人王李珏董事長表示,星雲大師的「佛教管理思想」是中華文化與佛法的智慧結晶,在當今紛繁雜亂的社會經濟體系及企業管理領域是一股清流,是一盞明燈,是可踐行的方向。自己在多變.....
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論壇 學界與宗教界對談
映神明聯誼會記錄影片,回顧佛館8年來舉辦9次神明聯誼的盛況,並以星雲大師一筆字「萬家生佛」祝福大家。 「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是向全世界傳播和平的訊息。」妙凡法師表示,並以星雲大師的開示,鼓勵大家具備不忘初心、海納百川、佛館是大家共有、努力奮鬥,向前有路等精神,期許大家共同努力,從台灣向全世界發光,散發平等與和平、歡喜與融和,以達人間淨土現前。 學者們紛紛提出研究成果,無論是世界神明聯誼會的時空場域觀察、社會象徵,或是文化意涵、宗教新面向,甚或表達性藝術治療、神聖信仰空間等議題,都有他們獨特的見解。因為喜歡媽祖而找到觀音信仰的陳玉女表示,對「世界神明聯誼會與區域信仰的移動」做了詳細的田野調查,發現.....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心。妙凡法師認為,年輕人的心應當充滿主動、積極、熱情和生命力。她不僅非常歡迎以研究佛學為主業的同學積極研究人間佛教,也很歡迎來自其他科系的同學,借助不同視角研究人間佛教。妙凡法師分享了《華嚴經》中不忘初心的經典典籍,期待與會學子能夠珍惜此次難得的參與機會,從內心深處發心與發願,將初發心變成等正覺。她勉勵說,很期待此次活動中產生更好的論文。儘管論文寫作自然會辛苦,但更要努力。我們應當不忘初心,不要忘記當初為何參與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更不要忘記自己當初為何投身人間佛教研究。 妙凡法師同時提醒在座的諸位學子,作為從事文字工作的未來學者,應當將寫下的文字視為生命。「文字是學者的生命。將所寫所想落實於文.....
第九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閉幕 學術研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二是提煉核心問題,學會論證,注重行文內在邏輯;三是不怕犯錯,勇於提出結論,以自身之力推動學術研究。 張文良分享與人間佛教的因緣,感恩佛光山人間佛教獎學金對一代又一代青年學者的勉勵。他祝福青年學者不忘初心,將此次青年學術研討會收穫的正能量帶到未來的生活中,學會快樂地做學術。李利安對學子的成果予以肯定,他相信大家此次與星雲大師和人間佛教的善緣將永遠延續,希望青年惜緣感恩,繼續關注人間佛教,傳承中華文化。夏德美表示,人間佛教獎學金平台不遺餘力地培養青年學者,正是人間佛教理念真正的落實,發願未來將繼續助力人間佛教獎學金項目。 妙憫法師指出,歷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的舉辦,正是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博研究生與線上100多位聽眾出席與會。 張文良分享人間佛教研究的方法論,從樹立學術志向、人間佛教的問題意識和人間佛教研究方法論三面向展開。他認為學術研究要樹立堅定的學術志向,哪怕暫時遇到困難,也要不忘初心。其次要在學習中培養問題意識,以「小題大作」為原則,從小處入手,大處著眼,鼓勵同學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找靈感。最後強調在佛教學術研究中,不但要認識佛教的真理與神聖,也要有客觀的學術態度,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在研究過程中全面了解相關研究,對前人的研究進行批判性的考察,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論點。 關於人間佛教當代化的問題,李四龍提出,應當重視佛教在當代中國的實際社會功能,以及佛教在中國轉型中的定位與貢.....
企業家齊聚揚州鑒真圖書館 共修「禪·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
方文化根基上探索商業實踐與心靈成長的平衡之道。 妙凡法師則以自身修學經驗勉勵學員,以「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深入體驗禪修生活與東方管理智慧,在學習中收穫身心洗禮。 妙圓法師回顧星雲大師創辦鑒真圖書館的初心,並寄語學員:「入寶山不空手而歸」,希望大家能將所學落實於生活、事業與家庭,達成自我實現與社會價值的雙重成就。 李達芳老師強調,在浮躁的現代環境中,「自覺式管理」結合「三好」理念(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有助於企業領導找回內心的寧靜與管理的根本。 妙願法師則以《華嚴經》「五十三參」為喻,指出生活處處是修行,勉勵學員以開放心態向同修、向生活學習,在日常點滴中體悟佛法、共修菩提。 由香港中文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