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7月1日「《阿含經》的修行觀」線上播出
浙江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陳永革教授主講。主持人為佛光山三好體協副秘書長慧功法師。本場論壇將從經文與實例,帶領大家走入《阿含經》的修行法門。 《阿含經》是佛門最早結集的經典,既是三乘共法,亦是人間共學、共修、共行之法。「阿含」意指:傳承佛陀教法的聖典。北傳的《阿含經》有四部:《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內容包含世界觀、人生觀、修行實踐的方法綱目等。從灑掃應對進退,到孝養父母,到對治貪瞋痴三毒,都包含在《阿含經》的內容中。閱讀《阿含經》,就會感受到佛陀在身邊諄諄教誨,不曾遠離。 主講人慧讓法師,現任佛光山宗務委員、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畢業於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擔任會.....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教國際化之成就,這就是大眾修行菩薩道的楷模。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以線上論壇方式進行,每月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進行異地連線,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讓大眾可以突破疫情的隔離,超越時空同堂共修,以學佛的新模式,為浮躁的社會人心注入正能量。自3月1日開播至今,已先後播出「人間佛教的修行觀」、「人間佛教的教義觀」、「人間佛教的般若觀」及「人間佛教的佛陀觀」等議題。 妙凡法師表示,線上系列論壇開播4個月,累計觀眾已遍及兩岸三地與歐、美、澳、非等地,藉由雲端的平台,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繼「人間佛教的菩薩觀」之後,尚有制度觀、建築觀、生死觀、念佛觀、淨土觀等議題,將依序於每月1日推出,.....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行者)及專家(學者),以論壇方式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大眾認識理解人間佛教如何推進佛法生活化、大眾化、現代化,儼然形成一股學佛的新旋風。在疫情等外在因素導致人心不穩的今日,這種超越時空距離的共修方式帶來的正能量,對當今社會更是彌足珍貴,歡迎觀眾前往YouTube平台,重溫往期論壇的精采內容。 YouTube 人間生活禪 你想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畫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4堂課「人間佛教的佛陀觀」,將於6月1日晚上19時30分至20時30分播出,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與香港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廣興教授進行對談,佛光.....
主題座談「拭目以待的挑戰與機遇:人間佛教如何面對AI時代的降臨」
間佛教提供發展契機。她提出三大路徑:一是技術批判與價值引領,即佛教倫理可為科技發展提供“覺知框架”,避免演算法淪為異化人性的工具;二是修行方式的現實增強,即借助AI擴大“利他半徑”,如虛擬宇宙中的全球共修,但要堅持“自覺觀照”的修行核心;三是居身道場的意義重建。人間佛教通過物理空間、儀式實踐(如早晚課、齋堂用膳)及社會互動,構建“身心合一”的體驗場域,消解技術時代的身心二元對立。因此,王教授認為AI時代的終極追問在於“智慧與意義何者為人之本”。她強調,人間佛教的中道智慧可成為對抗異化的精神資源——以“佛性”喚醒人的主體性,以慈悲利他重塑社群聯結。論壇尾聲,她援引佛光山“讓每個走進道場者找到生命.....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人間通訊社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人間社記者 文慧、智群 澳洲臥龍崗報導】 為了感謝全球一千人訂閱,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Youtube頻道於6月21日透過直播進行論壇,以「危機就是轉機」(Finding Our Way Out of Crisis)為主題,由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3位與談人,分享如何透過「八正道」將危機化為轉機。.....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唐忠毛表示,研究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鼓勵大家經由此學術活動,觀察佛教文化和現代社會之間的流動關係。妙凡法師則希望可以在這書香味濃厚的環境中,創造一個不一樣的開題氛圍,希望大家積極學習,在3天2夜的共修共學中結一場善美的因緣。 開幕式之後緊接著進行了2場共11名學生的開題,內容涉及星雲大師的祈願文創作、情感觀與文學實踐、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形象的塑造、教育理念及教育實踐、講經策略、星雲大師體育弘法等,也有以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制度為例探討佛教參與社會教育,從藏經版本發展史的路徑切入研究《佛光大藏經》的編撰與星雲大師的編藏思想等多個議題。諸位指導老師從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和文獻輔助等方.....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士紳、信眾的護持,例如,李決和居士還鼓勵女兒學佛,就是後來出家的慈莊法師。李決和的二個外孫也在佛光山出家,分別是慧龍、慧傳法師。 大師在宜蘭的在地弘法有兩個主要面向,一是家庭佈教,一是下鄉佈教。除念佛共修外,還成立青年弘法隊、青年歌詠隊、兒童班、助念團於宜蘭各地弘法。星雲大師契理契機入世佛法;別出心裁的弘法設計,改變過去大眾視佛教為消極、經懺宗教的印象,為人間佛教奠基鋪路。 闞教授總結說:佛光山是當代中國佛教教團中,將漢傳佛教全球化、國際化成功的案例,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尤為其中靈魂人物。大師出家、求學於中國大陸;弘化有情、實踐人間佛教理念於臺灣;深耕宜蘭十年,奠基佛光山人間佛教基礎,大步邁向人間.....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座談會基調講演 闡明佛光宗學之十大貢獻
涵「十大貢獻」列舉,此為首次使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理念深刻和系統化呈現,故將「系統建構人間佛教思想理論體系」列為第一大貢獻。第二大貢獻「深廣推進人間佛教實踐層面的建設事業」,是從佛光山「文化、教育、慈善、共修」梳理分析。其中,第十大貢獻「指明人間佛教的修行方法」,則指出理論學說、弘揚佛法的同時,必需回歸當下生活的修行與實踐。此套書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總監修,慈惠法師總指導,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多位大師弟子的集體創作,以學術方法為基礎立論,已經具備佛光宗學的理論範式,並提出般若智慧與善巧方便不二融和,是理解大師人間佛教深層義理金鑰的延展思考。 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李瑞騰、.....
達拉斯講堂人間佛教論壇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謂人要的?」妙凡法師指出,現代人追求成功與財富的同時,應保持道德良知,達到「取之有道,用之有道」。他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應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人間佛教可以解決此一現代文明的困境。「透過佛法、戒律以及共修,人們可以實現心靈的淨化。」妙光法師說明,皈依佛、法、僧三寶是淨化心靈的根本,而「我是佛」的觀念則是自我淨化的最佳方式,因為這種信念使人不斷向內覺悟,並保持心靈的純淨。 論壇最後階段,三位與談人分享了對「善美」的看法。妙凡法師指出,能促進世界和平與安樂的事物皆屬於善美,而佛性、善行和淨土是最高的善美體現。妙光法師強調,心的寬廣能決定一個人的世界有多大,放下執著,才能達到真正的自在。趙元修最後引.....
北美英語弘法人才培訓 培養本土化尖兵
誠攝 圖說:英文檀講師Ina Denton 表示《金剛經》義理深奧,大師在書中用深入淺出的解釋配合生動的故事,將深奧的佛法融入生活中。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本次研討會採用佛光山本土化委員會所編輯的英文共修唱誦版本,做為研討會期間2次共修法會的課誦依據,程序包括唱〈三寶頌〉、《心經》、〈讚佛偈〉、念佛、繞佛、靜坐、開示、誦念星雲大師〈為弘法善知識祈願文〉、三皈依、回向,將英文共修法會唱誦內容標準化。 ●熟練導讀技巧 豐富授課元素 提高學習興趣 北美英語弘法人才培訓 培養本土化尖兵 ●僧信平等 本土應用 共同弘揚「人間佛教」 圖說:英文共修唱誦版本做為研討會期間的課誦依據。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