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8月1日晚上7:30開播第六堂課:「《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由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主講,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擔任主持人。這堂課程將深入經藏,透析諸佛菩薩的各種善巧方便。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八品,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天台宗的根本經典。《法華經》成立於西元一世紀左右,是當時西北印度最優美的文學作品,在中國有多種譯本,現今流傳最廣的《法華經》由鳩摩羅什翻譯,文辭優美,展現佛陀「三根普被」的教育方法,運用各種譬喻,巧妙的闡釋大乘佛教的甚.....
5月1日「般若心經的空有觀」線上播出
築,其中,佛光山藏經樓的建設,由星雲大師的指導,慧知法師執行,以經典的智慧來與實務印證,踐行佛法,對於《心經》有深刻的體悟。 另一位主講人:佛光大學郭朝順教授,專長天台宗哲學、華嚴宗哲學、佛教詮釋學、佛教文化哲學。對於學術研究、教學、辦學都充滿了熱誠,是一位受到同事、學生愛戴的學者。 這兩位解行並重的主講者將從經典理論與實際事例,帶領大眾深入《般若心經》的堂奧,精彩可期,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5月1日「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三場:「般若心經的空有觀」。 想瞭解《般若心經》的核心思想,在生活中踐行的「空有不二」的大自在嗎?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5.....
10/1線上開講《勝鬘經》的佛性觀
外貿大學學士以及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埃德伍玆分校企業管理碩士,擅長青年教育、情緒管理、親子關係及溝通,弘法足跡遍及各級學校。 程恭讓教授現為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院長,多年來致力推動兩岸佛教文化交流與人間佛教研究,著作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為中心》等重要學術著作。 「勝鬘經的佛性觀」為「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的第8堂課,此課程透過不同的網路平臺,讓全球各地人士透過同步學習佛教經典的要旨。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10月1日將講說「勝鬘經的佛性觀」,邀請佛光山美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以及上海大學文學.....
「望海明珠 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16、17日中英首播
究勘查7個國家,8個物質文化遺產,逾百個佛教遺址。逾百人的研究團隊,最多元的考察視角,包括考古學家、博物館工作者、基因分析家、冶金分析家、藝術史學家等。融貫南北傳佛教型態,呈現「海上佛教地圖」路線上的佛教文化遺址與文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認定「海上絲綢之路」,想了解:佛教海線絲綢之路其背景、意義和重要性嗎?海上絲綢之路與內亞商隊絲綢之路連結,如何成為佛教弘傳的「大圓環」?連結歐亞大陸廣大區域,是誰在主導佛教的廣布流傳?印度當時沒有留下海上航行路線的任何文獻記載,那我們是如何知道海線佛教的呢?佛法由印度沿著大圓環線弘傳過程中,如何傳給不懂得梵語或印度語言的人?佛教於漢朝,透過南方海路傳入中國而.....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座談會開示 有心就有進步的佛教
佛教全球化在地生根 圖說: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在開幕上致詞指出,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不在於理論高深,而是要能夠使人人能懂,可以在生活中受用。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魏道儒專題講座 探討中國人對佛教文化的貢獻 人間佛教走向國際 佛教藝術為媒介 人間佛教座談會學者 談人間佛教未來的展望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1月1日至3日在佛光山展開,主題「人間佛教與未來學」,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邀請德、比、澳、美、日、新加坡及海峽兩岸三地等9個國家地區的學者共30人與會。1日晚間,在佛光山如來殿四樓大會堂舉辦開幕式暨基調講演,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出席開幕式和與會學者及現場近千.....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莫過於擔當「不為己求安樂,為眾生皆幸福」的使命。本著大師的慈心悲願、佛法的光明智慧,同心協力復興中華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表示,前九屆的人間佛教座談會以促進佛教價值觀念、推動佛教文化交流等議題起了很大作用;而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具有指標意義,探討人間佛教對社會的啟發與影響。佛教的智慧可以引領眾人因應全球性的挑戰,攜手共創和諧、慈悲與智慧的世界。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讚歎議題涵蓋很多領域,受邀參加備感榮幸,有感於大師的慈悲與智慧,希望眾人一起推廣人間佛教,讓更多人認識人間佛教;菲律賓光明大學校長陳邁傑分享參觀佛館建設與展覽,讓他感受佛教對世界的影響力,希望大家透過此盛.....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藏編輯知千法師發表題為《星雲大師“待客之道”研究——從“以粥代茶”談起》的報告。她從寺院茶文化談起,認為星雲大師根植傳統待客以茶的同時,創新出以粥待客的文化。粥不僅既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也有強烈的佛教文化情結,更有個人的生命文化體悟,於是以粥代替茶,既有歷史可依的深度,又有題材延伸的廣度,能細膩的傳遞在文化、情感交織下的生命體證與弘法信念。 佛光祖庭大覺寺職事知元法師發表的題目是《星雲大師人情味之研究》。她介紹了星雲大師在與人相處中充滿人情味的示例,星雲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也在他特有的人間味中,走向了全世界,蔚為一種風尚。但“人情味”這個市井間高度孰悉、卻又逐漸消失於生活中的詞彙,如何為佛.....
2023年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開幕
兩岸交流的橋樑。妙士法師希望此次參加青年學者論壇的同學,可以在大覺寺中安住當下,思考研究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的意義所在。 最後,主辦方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辭。妙凡法師認為,佛教學術研究保存佛教文化的精華,學者努力研究的智慧,走向大眾,才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也希望青年學者珍惜學術交流與訓練的機會,入寶山不要空手而歸。至此,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式圓滿禮成。 2023年11月3日,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鑒真圖書館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擔任學術協作的2023年度(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于江蘇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開幕。.....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釋祖道 Ma Hla Kyu 研究領域 緬甸佛教文化、南傳佛教止觀禪修理論 申請計劃 緬甸禪修中心的興起與發展 重要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 博士論文 緬甸孟族佛教文化變遷研究——以孟文碑銘與出土文物為中心 主要經歷 1. 國立成功大學外語中心兼任講師(2019/8-2021/7) 2.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21/11/1-2023/10/31) 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主題座談「拭目以待的挑戰與機遇:人間佛教如何面對AI時代的降臨」
時代,人類應當更加珍視“情”的價值,持續將“情”作為連接個體與世界,超越技術與異化的重要途徑。 此外,張教授結合自身在日本的學術研究經歷,提到近代中國佛教的現代化轉型受到了日本佛教學術界的影響。在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過程中,學者們也在思考AI技術對宗教的影響。他指出,AI的出現不僅是對傳統佛教傳播方式的衝擊,也促使我們重新審視“何為真正的自我”。當AI能夠替代部分思維活動時,佛教如何在技術浪潮中保持自身的核心價值,這將必然成為值得深思的問題。 而後,王雪梅教授圍繞“人何以存在”“人如何存在”等哲學命題展開深度探討,剖析人工智慧技術對人類生存方式及宗教信仰的衝擊與重構。王教授指出,AI技術雖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