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思想講座 與中研院精彩交流
對於不同宗教採取開放態度,讓佛光山更易接引當地人來到道場認識佛教。 「佛光山在巴西弘法的本土化相當成功,現在已經是巴西人度化巴西人。」妙佑法師說明,不僅如來佛學院全部是巴西人,其中更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求授三皈依,另外也由當地人成立了佛光會,使得佛光山南美弘法更進一步。與會學者提問巴西人對於佛教的看法,以及學習佛法的關鍵。妙佑法師回應,巴西人雖會參與天主教活動,但也認為佛教的慈悲、智慧在生活中相當實用,因此認識佛教後,會持續學習佛教知識,在兩個宗教之間的參與並不牴觸。 第二場次由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與AI應用」,首先說明該計畫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包含數位化的過程、從紙本人工處理到.....
奧斯汀香雲寺中英文講座 尊重慈悲待人好
為「節欲是解脫根本」的英文演講,共計90位本土信眾參加,以及下午主題為「佛教帶給我們的喜悅」的中文演講,共有70位佛光人出席聽講。 曾在2009年拜訪香雲寺的妙光法師,讚揚香雲寺在監寺覺繼法師的帶領下生機盎然,各項活動豐富多彩,本土信眾興旺,寺院氣氛歡樂祥和。 接著演講從何謂五欲及其過患開始,到如何正確面對及平衡自己的欲望,用奉持五戒來對治五欲。述說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和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在平時生活中,是如何透過佛法中的智慧,尊重和慈悲的對待每一位眾生。 知悅法師和知桐法師分別在下午的演講中,講述各自學佛的因緣,與星雲大師相處的點滴感動,從觀察大師的一言一行,真正理解人間佛教的智慧。知悅法師.....
中美文化講壇 佛法帶給我們的喜悅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給予的啟發。 在分享學習佛法上最受用的經典時,妙凡法師分享《佛遺教經》中的一句話,「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啟發了他在修行中學會忍耐,並帶給他生命的智慧。在修行路上,忍耐非常重要,忍耐可以成就戒、定、慧。忍耐不是忍耐別人,而是忍耐自己的習氣。忍耐不是傻傻的壓抑,而是三思而後行,讓我們用更好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忍耐可以令人開悟,可以讓我們的慈悲、智慧、包容力會不斷的升級。對於忍耐,趙辜懷箴引用星雲大師說的 「要做事就要忍耐,要成功就要委屈」。讓她非常受用,不要只看到別人站在山頂上,要知道他們也是經過努力付出才到達頂峰的。趙元修分.....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中華文化與人間佛教」論壇 武漢大學文學院召開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王先霈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塗險峰教授、副院長于亭教授、蕭紅教授、楊牧文以及武漢大學文學院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李建中教授、高文強教授、李松教授、劉春陽副教授、袁勁副研究員及師生等共60餘人。 塗險峰教授於捐贈儀式表示,星雲大師是享譽海內外的宗教領袖、人間佛教的開創者,一生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及推進海峽兩岸交流,為人間的文化友誼做出重要貢獻。近年來,佛光山與武漢大學一直保持著頻繁的交流與互訪,而武漢大學與佛學有關的許多學科領域,也預示著未來雙方進一步深入交流存在著更大的潛能,希望未來能與佛光山加強合作。 妙凡法師致辭表示,星雲大師宗教實踐的一生也是他文學創作的一生。大師所.....
「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壇 香港中大演繹
圖說:覺培法師擔任第一場討論「基調談話」主持人,與談人國立屏東大學古源光校長、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及邦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區域執行總監黃經國先生。 人間社記者黃慧莊攝 人間社記者 區麗儀 香港報導 「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壇 香港中大演繹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香港鏡報、佛門網協辦的「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壇一連舉辦兩天,8月26日開幕禮於中大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行,主持人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與談人有中大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討會 共研國際傳佈
圖說:梁元生教授(前排右五)、永富法師(前排右四)、陳劍鍠教授(前排右三)和與會者合照。 人間社記者林靄旎攝 人間社記者 張俊明 香港報導 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討會 共研國際傳佈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國際研討會」6至7日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康本學術園區舉行。開幕禮由中大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佛教及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張風.....
台灣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 開幕研討會隆重舉行
,成立和學院同樣等級的一級研究單位,將透過海外通訊研究員針對漢傳佛教進行跨國學術研究,持續透過國際研討會和發表論文,使佛光大學成爲國際佛學研究的重鎮。 星雲大師進一步說,人間佛教一切以人爲本,就是從出生、修行、說佛、成道皆在人間,就像當年國際佛光會成立的目的,就是將佛教從玄談轉型成爲實際服務。 星雲大師說,中華文化思想除了受到儒家影響,就是佛教對人生和社會的影響最大了。此次學術研討會探討漢傳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意義非常重大。他分析佛教起源於印度,但是藏傳佛教普及不夠,南傳佛教著重供養制度,日韓佛教仍有欠缺,佛教傳到西方也因爲語言問題而有所不足。佛教傳到中國歷史最悠久,從最初的譯經,到後來的.....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 今佛館開幕
大師也分享自身與文學的故事,他不曾進過學校,獲得知識最快的方式就是從文學入門,出家後在寺院有機會讀到一些佛經,寺院裡也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在沒有電視、電影的時代,這許多書成為每天生命時間寄託之處。自古以來,文學可以說是一切學問的基礎,要著書立說,歷史、哲學、奏章,都需要有文學,也是每位讀書人所需要。 圖說: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今佛館開幕,全體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星雲大師暢談人間文學創作的歷程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人間佛教文學創作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議開幕典禮,1月10日在佛光山佛陀.....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人間通訊社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新聞來源:鳳凰網】 在中國綿延了2000多年的佛教,早已融入中華文化和中國人的生活之中,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下,佛教如何影響中華文化?佛教如何融入現代社會的發展中?5月27日,由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主辦的「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在中國西安西北大學盛大召開,海峽兩岸學術界、宗教界、文藝界、企業界代表同時參加此次論壇。 讓佛教走入人間 時勢所趨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講演中曾說,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經過與儒、道兩家的融合發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
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首創佛學碩士班
課程,3月11日舉行簡介會,此碩士班為香港中文大學第一個以研究中心為名、獲得大學審核通過的課程,亦是香港大學唯一的佛學研究碩士班,實屬不易。主禮嘉賓包括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譚偉倫、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教授。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及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知悅法師列席,約百位人士出席簡介會。 心保和尚表示,香港中文大學與佛光山保持非常良好的聯繫,去年中大沈祖堯校長再率團前往佛光山與星雲大師會面。心保和尚感謝中大對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的支持,提供一個結合佛學、宗教和文學的碩士課程。人文或文化有關每個人的身心依靠及身心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