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出版了不少英文及其他語文的經典及佛教叢書。而現在因應時代的變遷和大眾的需要,佛光山組織專業團隊,希望透過網路平台的運用,建構起超越時間、地域的現代譯經場,讓人間佛教的思想在全球傳播無遠弗屆,實至名歸的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景。 覺瑋法師則說,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佛光山豐富的資源,南天大學能夠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梁,把南天寺背後蘊含的人間佛教思想,傳達給澳洲及所有的西方國家。作為全球首位人間佛教研究生課程的研發者,南天大學要具備足夠的英文學術類的研究論文資料,供師生研究使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究論文集》是一本專注於與人間佛教有關的學術文章的期刊,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帶領,南.....
懷念星雲大師 未來的佛教必然是人間佛教
親自導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程教授首先以沉痛心情,悼念星雲大師,語重心長地提出:「星雲大師的離世,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是一部專注研討當代人間佛教思想家、理論家、實踐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著作。本書有5大重點,首先,確立星雲大師弘法的時間軸;第二、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特質取向;第三、提出星雲大師十大貢獻主張;第四、論析星雲大師為佛教現代化第一人;第五、提出星雲大師思想具有般若與方便不一不異之內涵。 在這場論壇中,程恭讓教授從「人間佛教研究的方法論」、「人間佛教合法性的理論探索路徑」、「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張力特質」、「人間佛教未來的展望」四個面向來.....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陳兵說,佛教在明朝時衰落,20世紀以太虛大師為代表進行復興運動,到現代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發展。從《高僧傳》史料中,發現很少有僧人能將佛教推向社會,關注社會人生,而星雲大師在台灣推動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並成功將人間佛教推向世界五大洲。《全集》是研究中國現代佛教發展史最重要的資料,其中社會活動、宗教活動、社會交往的記錄和編撰,是21世紀研究佛教的重要文獻。 李利安從文化史的角度,梳理宗教與文化的關係變化,指出,在科技發展後現代的背景下,宗教填補科技與理性的冷漠,得以滿足人類的細膩情感需求。他將《全集》匯歸為三個重要跨領域,跨越宗教的界限,進入人生各個領域;跨越政教關係,受到國家社會的肯定和接.....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以90篇論文,祝賀大師90大壽。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說:近200位與會者參與徒眾論文發表會。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說:傳燈會執行長妙香法師感謝大師提供機會,讓大眾共同交流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心得。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圖說: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於開幕典禮中開示。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由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的「佛光山研究—2015年徒眾論文發表會」,9月11至12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 開幕典禮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人間佛教」是修行的主題,透過論文議題帶出問題、發現問題、並解決.....
程恭讓細說星雲大師貢獻 善巧方便弘傳人間佛教
圖說:南京大學教授程恭讓在傳燈樓大會堂,以「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為題,發表其對大師從無到有,把佛教發揚到全球五大洲,推動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研究。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攝 人間社記者 陳德啟 大樹報導 程恭讓認為大師「真心誠意、卓有建樹地積極推動兩岸和平」,同時也「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探索到根本的出路和正確的方向」。面對台灣佛化與神化之間的問題,大師除了建立正信佛教外,更包容民間信仰,指引出佛教的康莊大道。大師成功的現代化經驗與全球遍布弘法據點,可作為大陸經驗,「為大陸佛教的改革和發展,提供重大的啟示與參照」。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
人間佛教座談會 認識佛光山
典推出APP版本,2014年佛光大辭典新版亦會有電子書。 佛光山以教育起家,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說,辦教育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有,其教育方針以人格及品德養成為主,而僧伽教育亦為佛教培養各種弘法的人才,實踐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運動,讓世界更美好。 慈善院妙仁法師則介紹佛光山的慈善事業,從兒童福利、老年安養、日托、社區溫馨的送餐服務、監獄布教、雲水義診、到偏遠鄉鎮為兒童配眼鏡,乃至救災、和災後重建、教育、產業、文化、經濟,從文化與教育深根服務,落實慈善中有文化與教育。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壓軸登場,暢談佛光會組織與功能,他表示,佛光會的組織是讓在家居士從出生到往生,都能在佛化家.....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人間通訊社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人間社記者 知淳 大樹報導】 為鼓勵佛光山徒眾將研究與實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佛光山教團的歷史和未來,以及人間佛教對社會發展的實踐價值等的感悟付諸於文字,為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留下見證。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於6月9至10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佛光山研究‧2014徒眾論文發表會」,由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 此次共有23篇論文通過初審,參與發表,禮請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圖說:出席嘉賓左起:明杰法師、許夕華局長、賴永海教授、妙士法師、妙凡法師、程恭讓教授。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人間社記者 妙普 宜興報導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19至20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兩岸多所著名大學41位學者共分4場次研討。開幕式有中國佛教協會綜合研究室主任明杰法師、宜興市文廣新局局長許夕華、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嘉賓近200人出席。 賴永海教授表.....
人間佛教首度英文研討會 探討佛陀本懷
活化及人間化。星雲大師還原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以此應用十方,傳揚國際。 法國法華禪寺慧聖法師以第三章〈人間佛教的核心概念〉,討論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法師強調從傳統至現代的佛教,最重要的是佛法在生活上的實踐。美國波士頓覺謙法師探討第四章〈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認識歷史背景有助了解人間佛教的來龍去脈,人間佛教適於社會各階層,從政治人物至平民百姓,都有相互關聯及影響。 妙西法師及知悅法師討論第五章〈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為使人間佛教深耕於西方國家,得考量其人道主義、文化交流及本土化。尤以本土化,為其特別量身打造的弘法方式,才能達到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宏願。 最後由美國覺皇法師.....
我見我思《星雲大師全集》 具體展現人間佛教
「經義類」、「人間佛教論叢」是教法根源,亦可作為人間佛教的「體」,之後的十類,可歸類為「應跡教化」,亦可作為人間佛教的「相」、「用」。透過《全集》可發現人間佛教不離佛陀本懷,且契合人心所需,而內容就是實踐人間佛教的思想依據。 「這套《全集》,它示現了大師內心自悟的佛學、哲學、文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等,圓融真俗二諦,是一位悟道者的本來面目。」蔡孟樺說,《全集》記錄了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與思想,使人間佛教成為一宗法門,讓佛法的真義回歸到佛陀本懷。為人間佛教的思想正本溯源、為人間佛教的開展確立方向、為人間佛教的行者「教化示範」、為人間淨土的實踐「擘劃藍圖」。 圖說: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座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