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光大辭典英譯技術 中研院佛典高科技會議發表
創辦人蘭卡斯特之邀,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執行長妙光法師、有在法師於3月7日前往中央研究院,出席2017年網格與雲端國際研討會(ISGC),並在「佛教數據數位化分論壇」發表《佛光大辭典》英譯工具和數據電子化相關技術。 現場有50位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人文數據電子化專家,以英文為官方語言,針對古蹟文物數位化保存及文獻搜索功能等技術提出近期研究及發展成果,包括佛典研究或是數位典藏,現場來自10餘國的科技專家,針對古蹟數位保存技術、佛典手抄本數位化、大數據的檢索、摘錄,以及佛典翻譯技術等最新成果發表。 同時為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召集人的妙光法師,向與會大眾說明如何透過雲端科技整合全球英譯人才,透過.....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佛教文化的優異價值。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圖說:學子認真聆聽指導。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圖說: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唐忠毛表示,研究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鼓勵大家經由此學術活動,觀察佛教文化和現代社會之間的流動關係。 人間社記者鑒真圖書館攝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圖說:鑒真圖書館執行長妙圓法師希望大家能夠充分運用鑒真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在研究上。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傳承中華文化─2019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5月24日在揚州鑒真圖書館開幕。本次開題會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雲湖書院、鑒真圖書館、北京光中書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承辦。上海大.....
佛光山與馬大設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訊社 佛光山與馬大設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人間社 李成友 馬來西亞吉隆坡報導】 馬大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與佛光山設立的「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於11月21日正式揭幕,將進一步促進相關歷史、文化、正信佛教和人間佛教的研究和交流。 該中心設在文學院4樓,與中文系同層,主要提供平台供學術人員進行交流,彙集佛教界、文教界各種資源,打造多個管道和平台推動校內合作項目。 馬大助理校長林愛蓮、馬大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拿督黃子堅、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洪慧珠及佛光山新馬印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主持聯合揭幕儀式。 儀式上簽署了兩項合作備忘錄,第一項是由林愛蓮、黃子堅和台灣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線上).....
中美文化講壇系列 紐約佛光人共享佛法傳遞的喜悅
提到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他引用《佛遺教經》中「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勉勵與會者修持忍辱,並強調在生活中應保持清淨心。 妙凡法師指出,修持「生忍」、「法忍」和「無生法忍」能帶來無比的力量,這種力量源於戒、定、慧的修持,在面對人生苦難時能保持穩定,勇敢向前。他提到,許多人渴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人間的苦難重重,而在這些苦難中,最大來源往往是「恐懼」,這是人們的習氣。受用星雲大師「無我」的啟發,他因此無所畏懼,學會接受現實,勇敢面對苦難,這種心態使得他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和希望。 「欲淨其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妙光法師引用《維摩經》四句偈語.....
人間佛教思想講座 與中研院精彩交流
主教活動,但也認為佛教的慈悲、智慧在生活中相當實用,因此認識佛教後,會持續學習佛教知識,在兩個宗教之間的參與並不牴觸。 第二場次由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與AI應用」,首先說明該計畫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包含數位化的過程、從紙本人工處理到數位版的改變,並談到新世代對於閱讀數位化資料的習慣,使得佛經數位化成為弘法的重要策略。妙光法師強調,AI人工智慧的出現,造就了眾多翻譯的工具和平台,如:DeepL、ChatGPT、Gemini、Copilot等,但翻譯的品質卻大不同;同時也強調人工翻譯和AI翻譯在精準度上各有所長。因此,佛光山與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的合作更顯重要,期.....
奧斯汀香雲寺中英文講座 尊重慈悲待人好
香雲寺監寺覺繼法師(右1)感謝大家的蒞臨。 奧斯汀香雲寺中英文講座 尊重慈悲待人好 人間社 智定 美國奧斯汀報導 奧斯汀香雲寺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及知悅法師和知桐法師一行三人,9月28日為信眾做兩場中英文精彩演講。上午主題為「節欲是解脫根本」的英文演講,共計90位本土信眾參加,以及下午主題為「佛教帶給我們的喜悅」的中文演講,共有70位佛光人出席聽講。 曾在2009年拜訪香雲寺的妙光法師,讚揚香雲寺在監寺覺繼法師的帶領下生機盎然,各項活動豐富多彩,本土信眾興旺,寺院氣氛歡樂祥和。 接著演講從何謂五欲及其過患開始,到如何正確面對及平衡自己的欲望,用奉持五.....
中美文化講壇 佛法帶給我們的喜悅
十六個字闡明佛教的教義及戒定慧。 最後環節談到關於星雲大師給予最大的啟發時,妙凡法師提到印象最深的是大師的「接受教育」。並從大師身上學到,多聽多看少說,持包容、開放、不排斥的心態,不斷地學習,要有接受和承擔的勇氣。讓自己活在慈悲,活在勇敢裡,活在智慧裡,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人生要自己放光,啟動內心慈悲喜捨智慧的光,人生再暗都不怕。 當天出席講座的貴賓有台灣駐休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蕭伊芳,斯坦福市議員譚秋晴,休士頓市主計長Chris Hollins,休士頓大學德州超導中心首任主任朱經武。現場法喜充滿,反應非常熱絡。 9月28日在中美寺的佛學講座,題目是佛法帶給我們的喜悅,吸引近百名與會者聆聽。.....
日本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開啟東亞佛教研究新里程
回顧2012年底「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之際,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明確指出,人間佛教研究機構的成立宗旨,在於「為人間佛教在當今時代做出的貢獻留下歷史」,致力於人間佛教文獻的結集、佛陀本懷的發揚和佛教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透過教育、學術會議的舉辦,和學術刊物的出版和翻譯,促進國際佛教學術交流。 過去,佛光山在香港、美國、澳洲、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成立了十二所佛教研究機構;日本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但象徵第十三所佛研機構,更是與設在總本山台灣佛光山寺總部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並列為目前唯二設在寺院的人間佛教研究機構,對於佛教學術重鎮的日本,意義殊勝。 佛光山日本教區總住持滿潤法師在揭牌.....
現代社會中的「人間宗教」 學者論壇即將登場
「人間宗教」的多種樣貌。 論壇最後一天,安排一場綜合座談「人間佛教與社會」,禮請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與召集人齊偉先副研究員,與學者一起座談交流。最後,邀請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分享世界神明聯誼會和佛館的宗教交流實踐經驗,為此次論壇畫下圓滿的句點。期望藉由此次論壇,增進學者與佛光山教團之間的交流,並透過論壇發表人分享田野調查內容與研究成果,促進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對於不同宗教現象的關注,從中思索宗教如何能以此形式存在於人間。 為尋求現代人類文明宗教互鑑的可能性,以增進人們對不同宗教現象的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多元宗教與社會」研究小組成員合作,將於5月1至3日在佛光.....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宜興舉行
良教授、西北大學哲學學院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員參加與談,海內外30餘位碩博研究生及線上一百多位聽眾參加此次論壇。 妙凡法師首先邀請李利安教授介紹百年來中國佛教的歷史定位和基本歷史進程解讀。李利安教授從世界史與世界佛教史視野觀察百年中國佛教史,指出人間佛教是世界近代歷史轉型背景下發生的佛教領域的重大轉型,是世界佛教史第三期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繼漢宋佛教、元明清佛教之後中國佛教史的第三歷史階段。其次李利安教授將百年中國佛教史進程分成三期,即民國時期、1949年至改革開放時期、改革開放時期至今,而這三期彙聚為同一個進程,即是人間佛教的發展進程。其中第2期之後的中國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