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北美英語弘法人才培訓 培養本土化尖兵
弘傳,大多藉講經說法的方式,此研討會可以增強讀書會宣講員導讀的技巧,並應用其他輔助方式深入本土化。期勉眾人有所收獲,把所學帶回自己所屬道場。 星雲大師指出,本土化的核心重點是用當地的語言、風俗、習慣、教育去深入。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總召集人妙光法師表示,所謂「本土化」是透過閱讀、辦活動、遊戲、說故事等,不同方式傳達到當地的社區。妙光法師期望透過研討會,激發更多新的傳佈人間佛教方法,讓人間佛教更具時代性和人間性;把學到的佛法應用到生活中,這才是人間佛教的使命和目標。 圖說:寺院巡禮。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圖說:英文檀講師Ina Denton 表示《金剛經》義理深奧,大師.....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弘揚佛法為己任
圖說: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翻譯義工雲端分享討論 人間社記者陳昭良攝 人間社記者 文慧 澳洲臥龍崗報導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弘揚佛法為己任 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與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9月5日線上舉辦「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回顧第三冊《人間佛教學術文獻目錄》的工作報告,並展望及探討第四冊的翻譯方向。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翻譯統籌Michael Murphy及來自澳洲、美國、新加坡及大陸等20位翻譯義工共同在線上討論。 「經過3年的策劃、統籌及翻譯工作,第三冊《人間佛教學術文獻目錄》終於.....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文發表者一起合照留影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 知尊 高雄大樹報導 圖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表示,寫論文必須按其架構閱讀,從中訓練思考、分析、判定。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說: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期許徒眾明年以90篇論文,祝賀大師90大壽。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說:近200位與會者參與徒眾論文發表會。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說:傳燈會執行長妙香法師感謝大師提供機會,讓大眾共同交流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心得。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圖說: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於開幕典禮中開示。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由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
程恭讓細說星雲大師貢獻 善巧方便弘傳人間佛教
21世紀後的鄉鎮城市化、社會組織化、重視民主自由等價值理念,他相信大師「成功實現佛教現代化的重大轉型」,找到佛教生存發展之路,運用歌唱、戲劇、影片等現代技術的弘法方式,以及文學藝文化傳播佛教,透過文化教育重新建構,佛光系統是世界轉型最成功的例子。 他進一步指出,大師的貢獻就是「推進佛教國際版圖的大幅拓展」,在全球五大洲展現規模化、系統化的人間佛教已經超越佛陀時代。 實踐人間佛教 僧信二眾弘法行 程恭讓細說星雲大師貢獻 善巧方便弘傳人間佛教 系統建構人間佛教 融和體相用 推動兩岸和平 大陸佛教改革指標 全新判教思想 佛教現代化轉型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12月15日在傳燈樓4樓與僧信.....
人間佛教座談會 認識佛光山
圖說:「人間佛教座談會」6月14日中午,在佛光山雲居樓六樓舉行茶會。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人間社記者 文桂梅 高雄報導 人間佛教座談會 認識佛光山 圖說:代表教育院的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特別提到,佛光山教育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有,各級層教育以人格及品德養成為主,而僧伽教育為佛教培養各種弘法的人才,實現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讓世界更美好。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為期兩天的「人間佛教座談會」,6月14日午間在雲居樓6樓舉行茶會。來自海峽兩岸知名學者共23位與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及多位法師相談甚歡,互動.....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發表 【人間社記者 知淳 大樹報導】 為鼓勵佛光山徒眾將研究與實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佛光山教團的歷史和未來,以及人間佛教對社會發展的實踐價值等的感悟付諸於文字,為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留下見證。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於6月9至10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佛光山研究‧2014徒眾論文發表會」,由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 此次共有23篇論文通過初審,參與發表,禮請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講評。參與者尚有叢林學院男女眾學部師生、佛光山淨業林及其他各單位徒眾近200人。 開幕式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勉勵大眾,.....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香港少有的大型佛教國際研討交流活動。 「當校長很苦,怎麼辦?」沈祖堯校長致詞時,憶述首次向大師討教的問題。沈校長原先不認識佛教,「但大師把人間佛教很好的道理教給我。」他指出,大師強調佛教就是文化、也是教育,重視佛教的發展及培育佛教人才。沈校長於今年4月在佛光山與大師簽署「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三期合作協議」,在陳教授統籌下,舉辦佛教學術論壇及多場講座。 當時沈校長與大師重會,再次理解大師教導的做人及出世道理,肯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部份,能為香港社會帶來和諧。沈校長表示,宗教給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無論任何時代或環境,宗教都是教育重要的一環,「佛教的寬容有助社會變得更和諧,佛教學術研究和教育,對大學.....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興大覺寺舉行。兩岸多所著名大學41位學者共分4場次研討。開幕式有中國佛教協會綜合研究室主任明杰法師、宜興市文廣新局局長許夕華、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嘉賓近200人出席。 賴永海教授表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把佛教推向全世界,可說前無古人,他為何可以做到?希望此次研討會針對理論與實踐的原因,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 明杰法師認為,人間佛教是當代佛教實踐的代表,星雲模式彰顯出獨特的光芒。中佛協前會長趙樸初曾提出倡導人間佛教,開展各種形式的弘法活動,因此後來湧現出有代表性的道場。兩岸在人間佛教的影.....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發菩提心,立堅固願。」她認為佛教要處理好與政治的關係,所謂「不依國主,佛法難立」,星雲大師在這方面處理得非常圓融。此外,佛教與文教及大眾的關係也特別重要,因此復興中華文化,佛教不可缺席。 現場青年提問教育問題,依空法師表示,「3歲定終生,家庭教育要從胎教開始」,期勉家長要將佛法融入生活,培養孩子的感恩心、慈悲心,才能讓人格教育愈臻完善。 人間佛教座談會 發揚佛教普世價值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14、15日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行,邀請兩岸三地等10個地區的38位法師、學者參與,總共發表37篇論文及兩個主題演講,探討.....
我見我思《星雲大師全集》 具體展現人間佛教
要一有空檔,大師就寫字,後來因糖尿病導致視力模糊,因而在書寫時,一沾墨就要一揮而就,所以叫「一筆字」。一筆字的成就除了辦大學、建寺院、將中華文化帶向世界巡迴展、祝福及啟發世人,更透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成立,推動社會「真善美」的各種活動。 「《全集》翻譯完成後,我內心充滿的不是成就感,而是覺得上了一堂珍貴又美好的課。」妙光法師透過翻譯,從另一個角度深刻感受到大師透過文字給人的力量,最後以「我是佛」為例,發現原來「我是佛」就是做出最好的自己,給人歡喜、不計較。 第五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6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辦第一場論壇「我見我思《星雲大師全集》」,邀請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