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程恭讓細說星雲大師貢獻 善巧方便弘傳人間佛教
生、自利利他。 圖說:南京大學教授程恭讓在傳燈樓大會堂,以「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為題,發表其對大師從無到有,把佛教發揚到全球五大洲,推動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研究。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攝 兩岸人間佛教學術研究 程恭讓當下承擔 目前擔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的程恭讓表示,大師不僅探索佛教理論,更是落實者,可謂「深廣地推進人間佛教實踐層面的建設事業」。對於僧信二眾,不但「創建高素質、規模化的人間佛教僧團」,「更加重視、積極發揮信眾對於佛教弘法的重要作用」。讚嘆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僧團的創立者,1200位的僧團組織,相信是漢傳佛教中最大的教團,在全球各系統佛教中心裡,深信也是名列前茅。僧團組織化、規.....
人間佛教座談會 認識佛光山
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及多位法師相談甚歡,互動熱絡。 「感謝各位學者受邀到佛光山,今天看到大家參與有很深的感受,希望一年能辦1-2次」。慈惠法師表示:以座談會的方式舉辦「人間佛教座談」,就是希望不要拘泥於學術研究或論文發表的形式,讓大家透過座談會盡心如意、暢所欲言。讓論文內看不到的精彩處,透過座談呈現出來。 慈惠法師談及佛光山的行政組織中,都監院職責甚為繁重,目前文化院、教育院、慈善院和佛光會及全球各道場皆由都監院統籌管理。而讓慈惠法師津津樂道的是,現任都監院長慧傳法師是當年星雲大師在宜蘭創辦慈愛幼稚園的學生,園長即是慈惠法師,如今慧傳法師一家四人皆在佛光山出家。 慧傳法師表示,感謝慈惠法師,都監.....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理解大師教導的做人及出世道理,肯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部份,能為香港社會帶來和諧。沈校長表示,宗教給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無論任何時代或環境,宗教都是教育重要的一環,「佛教的寬容有助社會變得更和諧,佛教學術研究和教育,對大學生及年輕人都有幫助。」 「在科學進步的年代,沒有手機不知怎樣活下去!」李綽芬笑談現代生活的境況,指出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人類文明的進程,21世紀科學進步、物質豐富,但是人的貪瞋癡也與時並進,人類未來的發展堪虞,認為「21世紀人類社會需要佛教」,藉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回歸佛陀本懷,建設人間淨土。此次國際研討會集中在人間佛教在東南亞的發展,她期待陳教授統籌探討人間佛教在歐美.....
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專題討論當代人間佛教
沿革。他強調未來僧團教育「探索平衡點」的重要性,包括「傳統僧團教育與現代教育」、「佛學院與佛教研究系所」、「佛教研究與宗教研究」、乃至「修行與行政」等各方面的平衡。 覺謙法師表示,佛光山一直重視及參與學術研究,此次出席代表更來自台灣、澳洲、美國、比利時及加拿大等地;透過會議,接觸及了解在世界各地從事佛教各領域研究之學者,也希望藉此機會,讓更多人認識人間佛教,進而從事更多的研究,留下文字記載,以免「人間佛教」被歷史所淹沒或遺忘。 人間佛教 現身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備受佛教研究學者關注的國際佛教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簡稱.....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宜興大覺寺開幕
梅教授、雲湖書院教務主任妙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妙願法師,受邀出席此次發表會。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人間社記者 石露 宜興報導 圖說:王雪梅教授認為,此次論文發表不僅是寫作獎學金的結束,更應是今後學術研究的新起點。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圖說:程恭讓教授介紹,大師為傳承中華文化和佛教文化,培養佛教人才,創設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意義深遠。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圓滿 發揮弘法正能量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宜興大覺寺開幕 圖說:「傳承中華文化—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開幕式,12月30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人間佛教新思維
是一個前瞻性的活動,為日後人間佛教文獻的累積做出實質貢獻。 佛光山退位心定和尚在課間也應邀為參與題報的青年開示,勉勵學子從研究中進一步肯定人間佛教為佛陀弘法的本質精神的落實,以及將認識佛教基本義理視為學術研究基本功的重要性。同時也透過改編的梵唄唱誦,帶領青年人從「佛光山工作信條」及「佛光四句偈」中認識人間佛教於生活實面的落實。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為期3天,課程中除了讓青年輪番上陣題報,更安排專題演講及學術論壇等精彩課程,讓參與題報的青年從當代學者的論述中,攝取更昇華的研究知識、嚴謹完整的研究方法以及鮮明脫俗的思考理路。 圖說:程恭讓教授。 人間社記者楊小萱攝 圖說:人間佛教寫作獎.....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會在台日漸盛行,從南朝發展的法會儀軌和藝術圖像,其歷史意義、在台演變,值得深入研究,感謝佛光山提供研究平台,尤其這次邀請到研究漢傳佛教的韓、日、美學者與會,兼具道場儀軌、藝術展示和國際視野,一定可以為學術研究帶來新契機。 「這場會議的議題,不僅有學術、藝術價值,更具現實政治意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田青感性指出,西方國家正因巴黎恐怖攻擊事件,出動軍機轟炸反擊,勢必傷及許多無辜百姓;相較之下,眾人此時此刻齊聚佛光山共同研討以度化眾生為目的的水陸法會,格外能感受佛教的溫暖與慈悲。 田青表示,恐怖攻擊出於複雜的宗教衝突,更能彰顯佛教的慈悲救世思想。他認為,只有佛教可以拯救生靈塗炭的世界,.....
開創佛學數位革新 《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正式發布
20個國家地區,近200名中外學者、教界代表、英譯計劃成員等線上出席。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開創佛學數位革新 《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正式發布 吳疆教授強調,數據集是佛學數位化的骨幹與靈魂,對於學術研究很有助益。 《佛光大辭典》英譯計劃自2014年底開始啟動,歷經十年耕耘,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7月30日隆重推出「《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發布會」,發布會上首度對外開放《佛光大辭典》英譯版,推出5000條精選英譯辭條提供測試,並邀請《佛光大辭典》英譯計劃最高學術顧問蘭卡斯特教授談及英文版翻譯緣起及過程,共15個國家、近200名中外學者、教界代表、英譯計劃成員等線上出席。 在總召集人佛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