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中國後所發展出的人間佛教特質。更藉由文化出版、教育辦學、弘法活動、慈善事業與國際弘法等面向,彰顯當代人間佛教多元且豐富的發展,以及所蘊含的社會實踐特性。星雲大師依此以彰顯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是每一個人生命的淨化、昇華。 智顗大師重視觀照自身每一當下的一念心,藉由「一心三觀」以如實觀照「一念三千」一切法。星雲大師從謹守身口意而推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理念與行動,實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其中更蘊含了佛教在人間弘化的理論承傳與實踐開展! 智顗大師與星雲大師皆重視人間實踐的悲智願行,並依之以暢佛本懷;內在佛教弘化過程中,不但透顯了迄今仍然流傳的天台教觀與佛光山人間佛教之間承傳的理論依據與實踐開.....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教的馬丁‧路德、佛教的創意大師、制度建立者。」但星雲大師說:「我並非佛教的改良者,只是將傳統佛教與現代融和,並給予制度化、現代化、國際化。」星雲大師遵循佛陀的本懷,以合理的經濟生活,重視家庭和諧,開創人生的理念,把佛法落實在人間,融入生活,進而開發內心能源的佛法教化,讓佛教普及世界各地,面對現代世界,是能真正解決當前全球困境的大智慧。 主持人段玉明教授總結翟教授把人間佛教放在世界的高度,接受西方社會科學的檢驗。現代很多社會問題,基督新教、資本主義很難解決,但人間佛教可以開出新藥方。不僅是理論,還有踐行部分。在理與行方面都讓人深具信心。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b3.....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析、把握的過程,是一個傳統和現代有效對接的過程,更是現代人在現實中彰顯佛教精神的過程。 首先,由妙凡法師對星雲大師的佛陀本懷思想進行介紹。妙凡法師介紹了《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的緣起,又從宇宙觀、人生觀、社會觀三個方面對本書的書名進行了詮釋,接著從弘法觀、教義觀、佛陀觀三個方面強調人間佛教的思想史是繼往開來的過程,最後強調回歸佛陀本懷,就是去繁瑣化和神秘化,從遠離世間到回到人間,把未來成佛回歸到當下覺悟的過程。 同時,妙凡法師也強調佛陀本懷是彰顯佛法的人間性關懷、詮釋佛法積極陽光的面向宣導、展現直下承擔的行動力、重建現代人的精神信仰四個方面。反映在現代弘法上應當朝向「僧眾與信眾共有、行持與.....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重逢得見智慧花開。 妙凡法師認同嚴師出高徒的重要性,老師們對同學的嚴厲批評實際上蘊含著愛與慈悲。作為青年學者,有更多的人指導和點評才是進步與向上提升的重要基礎。同時認為學術研究應與生活緊密相關,應將個人生命與學術合一。鼓勵大家依靠自己的慈悲、智慧和努力,活出自己的光芒。 2025年3月29日至30日,2025年度(第十屆)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來自海內外21所高校的35位入圍同學分六場次逐一報告研究計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文良教授、西北大學哲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等師長擔任評議老師。.....
2025年度(第十屆)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開幕
進善緣。 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致辭時,首先講述一塊石頭的故事。她說一塊相同的石頭,在菜市場、百貨商場、拍賣會等不同的場景中會賣出不同的價格,這體現出位置差異對石頭價值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思考人生的「位置」。他也用另一個故事繼續激發大家的思考:「如果蓮花開放的數量每天都成倍增長,並在第三十天開滿池塘,那麼蓮花開到一半的日子,實則是第二十九天。」他以此鼓勵青年,堅持與積累是成功的關鍵。 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分享年輕時參與學術會議的故事,並表示理解青年學者在學術生涯初期的躊躇。他鼓勵青年學者積極參加學術活動,注重與會的過程與體驗,鍛煉學術能力,提升學術水準,不斷建立學術自信。 西北大學哲.....
蘭卡斯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 英文原文版 8月推出
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 英文原文版 8月推出 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編輯出版,今年8月推出英文原文版,明年再版中文譯本,期待能與中文讀者共享這份珍貴的智慧。 蘭卡斯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 啟發人生智慧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中,人們該如何應對生老病死的生命課題?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教授(Dr. Lewis R. Lancaster)新著 Buddhist Encounters: Finding a Home in the Human Condition(《邂逅佛教》英文原文版),為此提供智慧指引的心靈讀本。透過五大主題、十七篇文章,蘭卡斯特教授以佛法智慧深入.....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佛教對當代社會問題的因應。5、人間佛教的實踐對社會的影響。 「人間佛教座談會」邀請畢生提倡與實踐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闡述看法,大師提及,佛教是要帶給人幸福、安樂、自在、解脫和安身立命,奉行佛法才能獲得人生的圓滿,放下才沒有負擔、才能輕鬆自在,猶如皮箱,出門要提起,回家後要放下。 活動期間,主辦單位特別安排學員體驗佛門「五堂功課」中的早課與午齋過堂。北京大學博士生米媛分享,早課時看到莊嚴的觀音菩薩,內心有很大的觸動,感到磁場氛圍很好,大家都很認真讀誦經文,真心參與其中。 武漢大學博士生張曬表示,首次參加早課與過堂,深深感受佛教力量的偉大。許多人回應:這樣的修持安排可以更實際瞭解人間佛教。午齋過堂.....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一堂課 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璀璨的燈塔
以各種方式,持續性的在世界各地發揮影響力,「期待經由這場講座,不僅緬懷、紀念大師的精神,進一步認識人間佛教,更希望與會者共同發願推動人間佛教,實現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五和人生。」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全球十一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協辦的「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系列講座,首堂課「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璀璨的燈塔」3月1日晚間七點半登場,採線上Zoom會議室直播方式進行,吸引逾七百名學術研究者與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共同與會,展現學界與教界對此議題的高度關注。.....
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學者齊聚祖庭分享碩果
處就能看出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體現,並將其歸納成三個結論,即宗教要和諧、社會要和諧、人我要和諧,作為弟子們,要努力將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於人間。 「人間佛教是融合的、歡喜的、幸福的;讓我們在悠悠歲月的人生裏,就像是在美麗的花園自由自在地散步。」妙凡法師則轉達大師對大家的關心,並感謝眾位學者,透過大家的筆,為人間佛教的思想留下重要歷史,在人間留下美好的善緣。 宜興市統戰部副部長、宗教局局長王立明表示,宜興佛教文化源遠流長,相信星雲大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理念將會帶來清新、脫俗、拓實的風氣,值得大陸佛教界學習、借鑒。 主題演講有賴永海、洪修平、董平、程恭讓以及佛光山依空法師發表,內容精彩、各具特色。另.....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變。更重要的是效法佛教寧靜的革命,以慈悲為最大的力量,為世界帶來改變。 最後,覺凡法師用智慧語分享,隨時自我提醒,用內心平和與慈悲,面對及接受危機,作為自我修行。覺瑋法師強調,用3C尋找危機出口,創造人生彩虹,妙光法師用「我是佛」,勉勵大家要有相信自己,給人信心與希望,共創人間淨土。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Youtube頻道 (Fo Guang Shan English Dharma Services)於台灣時間每周六晚七點半 (北美洲東岸EST早上七點半),播放全英文共修,並搭配15分鐘英文開示,希望全球佛光英語人士在疫情期間仍舊有聞法修持的機會。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Youtube頻道鏈接: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