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9月1日「《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線上播出
通人事,也曾擔任宗務堂執行長,協助宗長處理佛光山各項決策,星雲大師讚歎覺容法師理路清晰,是難得的行政人才。 另一位主講者李芝瑩教授,現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對於「人間佛教研究與文化、當代佛教傳記研究及生命教育論述、阿含經與佛教生命觀」有深入研究。長期擔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碩士學分班指導教授,在杏壇勤懇耕耘,充滿教育熱忱。 兩位主講人將從經文與實例,深入淺出,剖析《妙慧童女經》的內容精要與生活中的運用。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9月1日晚上7時30分首播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 「《妙慧童女經》的平等觀」影片連結 https://reurl.cc/4Xy4O3 由佛光.....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人間佛教思想第九堂課 9月1日線上播出
大師「人間佛教性格與建立人間淨土」、「念佛修持方法及其體證」、「四聖諦、四弘誓願與人間性、神聖性的思想動向」、「『同體共生』思想與人類福祉」、「佛光山的管理思想」、「文字般若、文藝創作與禪境修持」、「生命教育的禪法修持與靈性發展」、「人間佛教的布教型態及方法」,在「結論」部分,引用星雲大師法語:「人間佛教不只是世俗諦,也是第一義諦。」並說明「證入第一義諦」才是人間佛教的心法與終極目標。 主講及叢書作者陳劍鍠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禪淨修持與靜坐體認》、《禪淨何爭?——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圓通證道:印光大師的淨土啟化》等十部專書,發表學.....
2023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十堂課12月1日登場
叢書作者南華大學前學務長尤惠貞教授主講,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林志欽擔任與談人。 主講人尤惠貞教授,東海大學哲學博士。歷任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學生事務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與專長為天台宗的哲學思想與實踐觀行、大乘佛學與心理學的對比與互補、佛教經典詮釋與生命教育、身心療癒與自殺防治等。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一書從多元而寛廣的人間佛教的視角,探討天台智顗大師與佛光星雲大師的佛教詮釋所蘊含的佛教人間化,進而論述其與現實社會的互動及產生的影響與作用,乃至所開展的生命教育,以此暢通佛陀救度一切.....
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然後從儒家內部梳理了權變概念的主要思想,並通過佛教翻譯過程中「權巧方便」與「善巧方便」的抉擇,考察中華文化攝受印度佛教問題,進而探究權變與善巧方便概念的儒佛異同。 在B場的研討中,台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系尤恵貞副教授發表《佛教經典詮釋的現代意義與生命教育義涵》,結合其從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踐經驗,從生命關懷的角度,探討佛教經典的現代詮釋與生命教育之間的關係。 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發表《從勝鬘經看佛教的社會思想理論》,以印度三世紀中期的大乘佛教經典《勝鬘經》為中心,通過對該經所包涵的豐富深刻的佛教社會思想理論的梳理和研究,探討了佛教傳統經典與人間佛教的互動關係,以及近現代人間佛教在推動.....
分享跨文化思惟 妙光法師台中科大暢談國際觀
會面中,他體會到如何重視每個因緣,向對方展現「尊重與包容」。善知識無處不在,學會看見對方的優點,自己便已成長。 妙光法師進一步分享,「走出去」是為了把因緣帶進生命裡。他以歐美各大學講座、菲律賓及印度的生命教育為例,在當地弘法,同時把各國青年帶回佛光山參加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提供國際交流平台,擴展青年的國際觀及人脈。此外,在菲律賓徧鄉弘法時遇上菲律賓宿霧聖嬰節,邀請聖嬰節第一名的團體來台,參加佛陀紀念館的世界神明聯誼會。妙光法師總結時指出,人生是一成的遭遇加上九成的態度,勉勵大家透過行動擴大因緣,創造夢想人生。 兩小時的講座現場反應熱烈,師生們全神貫注聆聽。觀眾表示,講座精彩緊湊,期待將來參訪佛.....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想的現代意義」,與諸多學者傾囊交流。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萬金川開場主講「漢傳佛教經典與東亞文化共同體的形成」。來自中國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台灣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鬫正宗、台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副教授尤惠貞、中國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李利安等人,分別在「人間佛教—以佛光山為中心」的會議場次中,發表各自長期努力的論文。各大學者不只融入古今歷史、政治方針、人文教育、文化震撼、以及經律論述等,更發表自身對該領域的觀察及瞭解。 不只在學術層面的體會,李利安教授更將星雲大師這份人間佛教的宗風深植於心,並分享在寺院參訪時,處處讚嘆佛光山「給人歡喜」,更提及佛光人的正知與共識,讓各地道場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