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7月1日「《阿含經》的修行觀」線上播出
浙江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陳永革教授主講。主持人為佛光山三好體協副秘書長慧功法師。本場論壇將從經文與實例,帶領大家走入《阿含經》的修行法門。 《阿含經》是佛門最早結集的經典,既是三乘共法,亦是人間共學、共修、共行之法。「阿含」意指:傳承佛陀教法的聖典。北傳的《阿含經》有四部:《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內容包含世界觀、人生觀、修行實踐的方法綱目等。從灑掃應對進退,到孝養父母,到對治貪瞋痴三毒,都包含在《阿含經》的內容中。閱讀《阿含經》,就會感受到佛陀在身邊諄諄教誨,不曾遠離。 主講人慧讓法師,現任佛光山宗務委員、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畢業於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擔任會.....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教國際化之成就,這就是大眾修行菩薩道的楷模。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以線上論壇方式進行,每月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進行異地連線,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讓大眾可以突破疫情的隔離,超越時空同堂共修,以學佛的新模式,為浮躁的社會人心注入正能量。自3月1日開播至今,已先後播出「人間佛教的修行觀」、「人間佛教的教義觀」、「人間佛教的般若觀」及「人間佛教的佛陀觀」等議題。 妙凡法師表示,線上系列論壇開播4個月,累計觀眾已遍及兩岸三地與歐、美、澳、非等地,藉由雲端的平台,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繼「人間佛教的菩薩觀」之後,尚有制度觀、建築觀、生死觀、念佛觀、淨土觀等議題,將依序於每月1日推出,.....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6月1日播出
(行者)及專家(學者),以論壇方式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大眾認識理解人間佛教如何推進佛法生活化、大眾化、現代化,儼然形成一股學佛的新旋風。在疫情等外在因素導致人心不穩的今日,這種超越時空距離的共修方式帶來的正能量,對當今社會更是彌足珍貴,歡迎觀眾前往YouTube平台,重溫往期論壇的精采內容。 YouTube 人間生活禪 你想認識人間佛教嗎?請聽學者與行者的對話!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畫的線上佛法課程──「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4堂課「人間佛教的佛陀觀」,將於6月1日晚上19時30分至20時30分播出,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與香港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廣興教授進行對談,佛光.....
佛光山 2020 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
僧事百講 4:集會共修
僧事百講 4:集會共修  One Hundred Lessons on Monastery Languages and Affairs: Cultivation and Gatherings
隨堂開示錄 4:集會共修
隨堂開示錄 4:集會共修  Collection of Talks from Dharma Services: Cultivation Gatherings
說與經教,即是人間佛教的最佳詮釋,在大師 晚年指導佛光山弟子著手整理了《星雲大師全集》,後增訂為395 冊。大師構建的佛法體系,立基於回歸佛陀本懷,以「文化弘揚佛 法、教育培養人才、慈善福利社會、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建 立起一套菩薩行的弘法與修學實踐體系,推進佛法生活化、人間 化、大眾化,讓人間佛教在全球每一個角落,綻放出佛法的光芒。 為了使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為廣大群眾深入理解,佛光弟子 在弘法的同時,亦思考如何整理與呈現大師的思想精髓。如今,由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在長老慈惠法師指導下,並有佛光山人間 佛教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程恭讓教授協助,帶領佛光子弟自《星雲大 師全.....
他體會佛陀證道後,步履不停,教化四方的悲願,遂發心弘法 五大洲,隨順各地文化、種族、思想,弘揚佛陀的本懷──人間佛 教。為此,他在世界各地興建道場、安僧辦學、成立佛光會,推動 教育、文化、慈善、共修,乃至藝術、音樂、戲劇、體育等多元佛 教事業。 從大眾受用歡喜的回饋中,師父印證所行,無一不契合佛法, 亦確信這正是當今社會所需的佛教。因此,他更積極推動人間佛 教,使佛教從山林走入社會,從寺院走入家庭,從僧侶走向信眾, 甚至他踐行佛陀囑咐舍利供於十字路口,令眾生有得度學佛的因 緣,將道場設於城市大樓,使士農工商皆能隨時隨地親近佛法。 序二──人間佛教的弘揚是繼承佛陀的本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