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殖民初期日本佛教各宗從軍僧來台(1895-1896)
日本佛教僧侶的從軍布教始於中日甲午戰爭(1894,日本稱「日清戰爭」),在此之前從未聞有所謂的「從軍僧」(或稱從軍布教師、布教使),也就是說,「從軍僧」是日本明治維新後,軍隊國家化的第一場國家戰役下所產生的,目的是「軍隊慰問」、「戰死者追弔」及對「清韓順民布教」。1
詮釋的現代模式 —以星雲大師對《心經》內容與實踐的解讀為例 從彼岸到此岸 —星雲大師對《阿彌陀經》的理解與運用 星雲大師的幸福之道新解 —以《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為例 青年星雲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鑑 末那識的雙重主體性意義 —兼論星雲大師的主體性理論 星雲大師對儒家孝親觀的繼承和超越 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與智者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共鳴 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緣起性空」 —從太虛到印順再到星雲 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 李 鑫 張 文 蔡冰硯 王若賓 王翔群 呂 闊 谷 龍 閆孟珠 劉航濤 002 026 058 088 120 162 2.....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授評議,四位同學發表。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張丁報告的題目是《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以“本土化”為核心》,文章從人間佛教與日本的前緣開始,對當代佛光山人間佛教的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與日本佛教界的交流進行整理,她認為本土化的考察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即語言本土化、風俗本土化、習慣本土化、教育本土化,並探討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了佛光山將人間佛教理念融入當地社會的多種方式。 日本龍谷大學文學研究科在讀博士生王若賓報告的題目是《青年星雲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鑒》,文章通過對《星雲大師全集》的爬梳,試探初登臺灣的青年星雲如何看待日本佛教,及其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鑒。認為青年星.....
存在空間,增加佛教信仰的人口,就是現代佛 教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緊迫任務。二十世紀以來,世界佛教各系 國際化發展的步驟明顯加快,如藏傳佛教的全球擴展,南傳佛教的 國際化進展,以創價學會等為代表的日本佛教的國際化,以一行禪 師、「越南佛子家庭」等為代表的越南佛教的國際化等等,都是其 中的顯例。 在漢系佛教中,星雲大師所領導的佛光系統的全球弘法,則可 謂是其中成就最為突出者。佛光系統在1976年前後開始向美國弘 總論──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 67 法,1988年加州洛杉磯西來寺落成,標誌佛光系統的全球弘法已 經取得重大的突破及進展。迄今為止,佛光山不僅已經在全球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