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5月1日登場
度研究」,線上講說這段歷史。 講座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邀請《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作者邱永輝教授主講。邱教授是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南亞學會副會長。這堂課的主持兼與談人李玉珍教授,現任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為台灣著名的佛教性別議題學者。 邱永輝教授以親身田野調查所作客觀的記錄,從國際關係視角見證中印的古往今來,用縱橫比較的方法為佛教回傳印度做歷史定位,寫下首部紀錄佛光山在印度的弘法發展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一書是基於歷史文獻研究,對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歷史和現狀進行綜述。並對佛光山在印度加爾各答、德里和菩提伽耶的三個弘法中心及其弘法實踐進行忠實的記錄。還對斯里蘭卡「摩訶菩.....
「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14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有極高的語言學研究價值。「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一個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漢文佛典語言的國際性學術論壇。首屆會議於2002年由國立中正大學在台灣嘉義成功舉辦。其後由湖南師範大學(2004)、國立政治大學與法鼓文理學院(2008)、北京大學(2009)、華中科技大學與武漢大學(2010)、忠州大學(2012)、貴州師範大學(2013)、南京師範大學(2014)、北海道大學(2015)、中國人民大學(2016)、國立中央大學與佛光大學(2017)、延世大學與慶星大學(2018)和廣西師範大學(2019)續辦,至今已經十三屆,成為有國際影響的學術交流平台。 為了深入了解宗教的傳播與語言變化的關.....
「望海明珠 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16、17日中英首播
月16日及7月17日,特舉辦中文、英文各一場,在線上透過中外學者對話探討、闡述分享,將為大家解開這海上絲路的謎題。 這一場人類史上的奇異之旅,經歷了二千多年的傳播形成的「大圓環」的絲綢之路,涵蓋了東亞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發展。從「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佛學泰斗柏克萊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先生累積40多年,首本研究著作《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中英文專書,詮釋「佛教大圓環」,此研究勘查7個國家,8個物質文化遺產,逾百個佛教遺址。逾百人的研究團隊,最多元的考察視角,包括考古學家、博物館工作者、基因分析家、冶金分析家、藝術史學家等。融貫南北傳佛教型態,呈現「海上佛教地圖」路線上的佛教文.....
星雲大師淨土觀為中心 佛光山監獄布教事業研究 —兼論大陸佛教監獄布教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佛教現代化及其「社會理性」 —基於星雲大師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的考察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改革性研究 星雲大師政治思想研究 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的兩性平等觀 論星雲大師的佛教改革精神 僧團.教團.社團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機制研究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特色及影響力 方盛漢 黨曉龍 代玉民 林 嘯 楊鳳芹 張曉藝 夏亞平 張文婷 王英芝 景天星 趙翠翠 張 倩 下冊目錄 星雲大師善巧方便思想研究 —以《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為中.....
15:20-15:40 20 茶敘 15:40-17:10 90 論壇(一) 主題:從文學與佛學看一筆字 主持人: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 文學院院長 與談人: 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 究所教授 蕭麗華/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覺元法師/佛光山藏經樓堂主 與談人 3 位,每人 25 分鐘 17:30-20:30 180 晚宴及交流 21:00 自由活動 2019 年 4 月 14 日 (星期日) 地點:藏經樓主殿 7:30~8:30 90 早餐 9:00~10:30 90 論壇(二) 主題:從藝術與醫學看一.....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3《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三堂課 主題:《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日期:5月1日(一) 晚上7:30-8:30 主講人: 邱永輝教授/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主持人: 李玉珍教授/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加入 Zoom 會議 https://reurl.cc/2Woq94 會議 ID:852 2740 1773 密碼:123456 YouTube 同步線上播出 :https://reurl.cc/1eEj5D 您想知道佛教為何會在印度衰落,星雲大師又是如何將佛法回傳印度呢?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邱永輝教授將於5月1日,「【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三堂課「人間.....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十堂課「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所宣說之佛之知見,同時更要在人間具體證成《華嚴經》所彰顯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圓融無礙境界,如此即是相應地暢通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佛陀本懷。 星雲大師從生活行儀、社會慈善公益、藝術成就、語言文字、政治關係,乃至與文人的相互往來等面向,具體闡釋佛教東傳中國後所發展出的人間佛教特質。更藉由文化出版、教育辦學、弘法活動、慈善事業與國際弘法等面向,彰顯當代人間佛教多元且豐富的發展,以及所蘊含的社會實踐特性。星雲大師依此以彰顯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是每一個人生命的淨化、昇華。 智顗大師重視觀照自身每一當下的一念心,藉由「一心三觀」以如實觀照「一念三千」一切法。星雲大師從謹守身口意而推行「做好事、說好.....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度普納大學的梵文學研究所。他是少數鑽研南傳佛教語言學,又能兼研漢傳佛教思想史、佛教禪修理論,並關懷當代佛教與現代性議題的學者。 另外,漢傳佛教界較為少人專研的領域,如女性議題與佛教管理學議題,本次特邀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李玉珍教授。她對佛教女神信仰和台灣佛教女性修道者研究,已累積多年田調經驗與成果,將於本次會議中發表觀察到的台灣佛教現象。身兼大會發起人的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本身為彌陀淨土思想的追隨者與研究者,近年著力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思想研究,已經開設多年課程,取得不少企業家回響。 面對21世紀的科技發展,佛教應當如何運用數據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