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說的,尋聲解救眾生的當下之苦,又像《心經》所說的,最終還是通 過般若智慧教化眾生,使眾生獲得覺悟,從而“遠離顛倒夢想,究竟 涅槃”。這種信仰也可以簡稱為覺悟信仰。 其三是“淨土往生型”。隨著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信仰在中國的 廣泛流傳, 觀音在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方面的能力和意願為信徒 所接受, 人們相信觀音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兩大弟子之一 (另一是大勢至菩薩) ,其法相極其莊嚴, 法身清淨微妙, 法力無邊 無際, 心念大慈大悲, 其職責就是協助阿彌陀佛接引虔誠念佛者往 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種信仰在流傳過程中逐漸發生了一些變異, 在部 分信徒中又出現了念觀音名號亦可往生西方.....
生命的尊嚴與超越 —星雲大師的生命關懷思想及實踐價值 2023 上冊目錄 人間佛教經典詮釋的現代模式 —以星雲大師對《心經》內容與實踐的解讀為例 從彼岸到此岸 —星雲大師對《阿彌陀經》的理解與運用 星雲大師的幸福之道新解 —以《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為例 青年星雲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鑑 末那識的雙重主體性意義 —兼論星雲大師的主體性理論 星雲大師對儒家孝親觀的繼承和超越 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與智者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共鳴 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緣起性空」 —從太虛到印順再到星雲 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 李 鑫 張 文 蔡冰硯 王若賓 王翔群 .....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東亞研究所博士李玉珍教授。她對佛教女神信仰和台灣佛教女性修道者研究,已累積多年田調經驗與成果,將於本次會議中發表觀察到的台灣佛教現象。身兼大會發起人的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本身為彌陀淨土思想的追隨者與研究者,近年著力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思想研究,已經開設多年課程,取得不少企業家回響。 面對21世紀的科技發展,佛教應當如何運用數據資料庫,建立更快速的弘法效應。本次亦邀請長期致力於台灣佛教圖書館編目管理的香光尼眾佛教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分享圖書館資源如何共享與合作,以達佛教國際化。 座談會議題多元,探討層面廣泛,歡迎有志深入人間佛教研究者報名線上觀察員,共同發揚人間佛教思想.....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經》做出現代化的內容與實踐的解讀,代表了人間佛教經典崇拜的新模式,指明了未來經典詮釋、經典實踐乃至於整個佛教發展的方向。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張文同學的報告題目為《從彼岸到此岸:星雲大師對<阿彌陀經>的理解與運用》。文章指出,星雲大師對《阿彌陀經》的理解與運用在繼承傳統解經的同時,有較大的個人創新,使一種神聖而遙遠的信仰充滿了人間的溫情和生活的智慧,呈現出強烈的人間性、實用性、現代性、世俗性和圓融性的特徵,體現了人間佛教對傳統神聖資源的拓展性理解與多元化運用。 張文良教授依次對以上四位同學的發言進行了評議,並給出了切實的修改意見。張老師對同學們以佛教經典為研究物件表示歡喜,並希望.....
《阿彌陀經》寫給奶奶的一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