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及和元 明時期的變化,一直延續到今天。漢傳佛教的觀音信仰體系,是中國 歷史上僧俗佛教信仰者尤其是觀音崇拜者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社會 2 環境下,繼承印度佛教有關觀音經典的說教,並根據大乘佛教的基本 原理特別是大乘菩薩信仰的基本教義,對印度佛教觀音類原典進行進 一步的發揮演繹,從而形成的一種獨具特色的佛教信仰體系。 藏傳佛教觀音信仰自前弘期便傳入西藏,中間經過一段沉寂後, 在後弘期始得源源不斷地從印度傳入藏地。由於這時印度逐漸興起了 密教,而原來的顯教觀音信仰也在佛教密教化的過程中,逐漸地改造 演化成密教的觀音信仰體系。傳入西藏的觀音信仰基本上就是印度密 教的觀.....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法師,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主講,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擔任主持人。這堂課程將深入經藏,透析諸佛菩薩的各種善巧方便。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八品,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天台宗的根本經典。《法華經》成立於西元一世紀左右,是當時西北印度最優美的文學作品,在中國有多種譯本,現今流傳最廣的《法華經》由鳩摩羅什翻譯,文辭優美,展現佛陀「三根普被」的教育方法,運用各種譬喻,巧妙的闡釋大乘佛教的甚深教義。 主講者慧屏法師自幼學習佛法,熱心公益,15歲時帶動全班吃素食便當,性格像觀音菩薩一樣,有求必應、恒順眾生,為人幽默風趣,是一位正面、陽光、積極利他,令人尊.....
人間佛教的教義觀 4月1日播出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第二堂課「人間佛教的教義觀」,將於4月1日19:30播出,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文良教授對談,依據〈「大乘」觀念的嬗變與人間佛教的圓融特質〉,探討大乘佛教思想的演變過程,指出中國佛教的特質、底色是超越大、小乘佛教的圓教思想,人間佛教的開放性和圓融性,正是能夠與世界各地文化相融和,而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的根本原因。 3月1日的第一堂「人間佛教的修行觀」,首播即掀起熱潮,一周內觀眾累計萬餘人次,遍及兩岸三地與歐、美、澳、非。此線上弘法新模式,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以論壇方式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每月1日晚上19:30-20:30進行.....
10/1線上開講《勝鬘經》的佛性觀
如來之性。勝鬘是中印度舍衛國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女兒的名字。勝鬘自幼受父母薰陶,皈依佛法,敬禮讚歎如來,獲得當來作佛的授記。故《勝鬘經》的特色是以在家女眾勝鬘夫人為說法者,與維摩居士所說的《維摩經》並為大乘佛教在家佛教的代表作。 此次對談人之一的佛光山美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北京出生,為中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士以及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埃德伍玆分校企業管理碩士,擅長青年教育、情緒管理、親子關係及溝通,弘法足跡遍及各級學校。 程恭讓教授現為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院長,多年來致力推動兩岸佛教文化交流與人間佛教研究,著作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
【觀音論壇】10月8日舉辦「有形可感:觀音信仰的形象與神韻」
人間佛教研究院,觀音信仰,論壇 人間佛教研究院 【觀音論壇】10月8日舉辦「有形可感:觀音信仰的形象與神韻」 「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觀音菩薩在大乘佛教中受到民眾普遍而廣泛的信奉,在佛經記載的諸佛菩薩中,也是影響社會最深遠且時間最長久的一位大乘菩薩。 2022年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論壇,自3月以來,已陸續從經典、歷史的視角,帶領人人走入人間佛教的觀音信仰,確立對觀音信仰的正確理解,也獲得廣大的迴響與支持。 第三場觀音信仰論壇「有形可感:觀音信仰的形象與神韻」,將於10月8日下午兩點於藏經樓法寶堂舉辦.....
